路基边桩放样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740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路基边桩放样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道路工程路基放样装置领域。
目前我国筑路工程在倾斜地面上施工放样,路基边桩的确定大都还采用逐渐趋近法,如图4、图5,即先凭经验在中桩的两侧暂定边桩距中桩的距离L1、L2,再用透明软管作手水准测定暂定边桩与中桩水准的高差h1、h2,然后代入公式(1)、(2),计算出L1、L2,验证计算值L1、L2与暂定值L′1、L′2是否一致,若计算值L1、L2>L1、L2,说明暂定的边桩距中桩太近,应增加暂定边桩距中桩的距离,再重测h1、h2值,再代入公式验算,多次重复工作,直到暂定值与验算值一致为止。若验算的距离L1、L2<L′1′L2时,说明暂定的边桩距中桩太远,需向中桩靠近方向移动,直到验算值与暂定值一致为止,最后定下边桩。
图4形路堤坡脚桩距中桩的距离验证公式 图5形路堑坡顶桩距中桩的距离验证公式
式中m——依据地质情况确定。
采用以上所述的逐渐趋近法筑路放样,需多次暂定边桩及验算才能确定下来边桩位置,施工中放样费时费力,增加放样人员的劳动强度,直接影响了工程进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路基边桩放样尺,放样倾斜地面的路基边桩时,可快速准确的一次测出边桩位置,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方法是该装置设计依据相似三角形理论进行设计,其依据如图6,在图6中,△oab1和△ocd,ab1‖cd,因此∠ob1a=∠odc、∠oab1=∠ocd(同位角相等),故cdab1=ocoa]]>(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设oa=1个单位长度,又知oc=H+B2m]]>,m——依据地质不同确定,其值1m——坡率,所以cd=ab1×oc=ab1×(H+B2m)]]>从而可得出L1=cdcos(arctg1m)=(H+B2m)cos(arctg1m)·ab1]]>注将变量ab1设定为X1。则L1=(H+B2m)·cos(arctg1m)·X1]]>。同理L2=(H+B2m)·COS(arctg1m)·X2]]>
依据△oab1,制造一个相似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标杆及固定在固定标杆上的量角器,螺栓和蝶形螺帽将滑动标尺同固定标杆连在一起所组成。放样使用时,借助公式l=(H+B2m)·COS(arctg1m)·X]]>中的arctg1m]]>角度值,( —坡率),可板出固定标杆与滑动标尺间的arctg1m]]>角度,在此基础上拉动滑动标尺与被测地面接触,将滑动标尺上读数代入公式中X求出边桩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放样使用方法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固定标杆构造及量角器固定位置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标尺构造图;图4是逐渐趋近法测定路坡脚桩(边桩)至中桩示意图图5是逐渐趋近法测定路堑坡顶桩(边桩)至中桩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的相似三角形原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现场测量路堤边桩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现场测量路堑边桩示意图下面结合
图1、图2、图3、图7、图8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及工作情况。
固定标杆(1)选用优质木材或轻金属制成,横截面为方形或长方形,高大于1米至1.4米。从底端沿一个面的宽度中心线,在长1米处,向上取0.3米,向下取0.4米,沿中心线制有一宽度为该面1/3宽的带状长孔(1—1),在它相临的一侧面上,从底端向上取1米作基准刻线(a),在基准刻线(a)与该面宽度中心线垂直相交处为中心,制有与带状长孔(1—1)垂直相通的一个长40m/m×宽20m/m读数孔(1—2)。量角器(3)的中心制有一个与固定标杆(1)上的读数孔(1—2)相同的孔,该孔与读数孔(1—2)的中心线对齐,钉在固定标杆(1)上。在读数孔(1—2)下面,距基准刻线1/2固定标杆(1)宽的位置,钻有一穿螺栓的透孔(1—3)。滑动标尺(2)与固定标杆(1)选用同样材质制造,其长度大于固定标杆(1),取长在1.6米至1.8米,宽度同固定标杆(1)同样,厚度同带壮长孔(1—1)宽。在滑动标尺(2)的宽面,除两端外,沿宽面长度中心线有一1/3宽面尺寸的长带孔(2—1),宽面的另一1/3面上从底端向上刻有cm单位制的刻线。组装时将滑动标尺(2)插入固定标杆(1)中的带状长孔(1—1)内,用螺栓通过螺栓小孔(1—3)将固定标杆(1)与滑动标尺(2)连在一起,最后在螺栓上旋入蝶形螺帽,制成本实用新型。
1路堤边桩现场放样如图7所示,借助公式L1=(H+B2m)·COS(arctg1m)·X1]]>L2=(H+B2m·COS(avctg1m)·X2]]>将本装置的固定标杆(1)立于中心桩O点上,使滑动标尺(2)与固定标杆(1)借助量角器(3)成arctg1m]]>角度。(m依据地质情况已确定),再沿上坡方向拉动滑动标尺(2),使其接触地面。从固定标杆(1)上的读数孔(1—2)及基准刻线(a)处,可读出滑动标尺(2)从地面到基准刻线(a)的距离数,将这一距离数代入公式X1中,经计算,就可以得出上侧坡边桩位置。放下侧坡脚桩时,按上步骤,沿下坡方向拉动滑动标尺(2),使其接触地面,同理可得到X2代入公式,求出下侧坡边桩位置。
2路堑边桩现场放样如图8所示,借助公式L1=(H+B12m)·COS(arctg1m)·X1]]>L2=(H+B12m)·COS(arctg1m)·X2]]>将本装置的固定标杆(1)立于中心桩O点上,使滑动标尺(2)与固定标杆(1)借助量角器(3)成acrtg1/m角度(m依据地质情况已确定),再沿下坡方向拉动滑动标尺(2),使其接触地面,从固定标杆(1)上的读数孔(1—2)及基准刻线(a)处读出滑动标尺(2)从地面到基准刻线(a)的距离数值,将这一距离数值代入公式X1中,经计算,就可定出上侧坡边桩位置。放下侧坡边桩时,按上述步骤,沿上坡方向拉动滑动标尺(2),使其接触地面,同理得到X2代入公式,求出下侧坡边桩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构造简单,便于制造,适于倾斜地面路基放样现场操作使用。借助公式一次就可确定边桩位置,与逐渐趋进法相比,减轻了工作人员在倾斜地面放样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及放样准确度。
权利要求1一种借助相似三角形及其推导公式L=(H+B2m)·cos(arctg1m)·X]]>设计的路基边桩放样尺,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标杆(1)及固定在固定标杆(1)上的量角器(3),螺栓和蝶形螺帽将滑动标尺(2)同固定标杆(1)连在一起所组成。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边桩放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标杆(1)横截面为方形或长方形,高大于1米至1.4米,从底端沿一个面的宽度中心线,在长1米处的上下,制有一宽度为该面1/3宽的带状长孔(1—1),在它相临的一侧面上,从底端向上取1米作基准刻线(a),在基准刻线(a)与该面宽度中心线垂直相交处为中心,制有一与带状长孔(1—1)垂直相通的矩形读数孔(1—2),量角器(3)的中心制有一个与固定标杆(1)上的读数孔(1—2)相同的孔,该孔与读数孔(1—2)的中心线对齐,钉在固定标杆(1)上,在读数孔(1—2)下面,距基准刻线(a)1/2固定标杆(1)宽的位置,钻有一穿螺栓的透孔(1—3)。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基边桩放样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标尺(2)长于固定标杆(1),厚度同固定标杆(1)上的带状长孔(1—1)的宽,宽同固定标杆(1)一样宽,沿宽面长度中心线除两端外,制有占宽度1/3的长孔(2—1),长孔(2—1)的边框上从底端向上制有长度刻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道路工程路基放样装置,主要解决倾斜地面路基边桩放样难的问题。借助相似三角形及其推导公式设计而成,其特征在于它由固定标杆(1)及固定在固定标杆(1)上的量角器(3),螺栓和蝶形螺帽将滑动标尺(2)同固定标杆(1)连在一起所组成。其优点是构造简单、适于倾斜地面路基放样的现场操作使用,与逐渐趋进法相比,一次放样成功,减轻放样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及放样准确度。
文档编号E01C23/00GK2228925SQ9424423
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28日
发明者高林, 唐善松, 郝红卫 申请人:河南省鹤壁市公路管理总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