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09920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道路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通过在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普通路面直接摊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雨水口高程控制不准确、道路面层平整度较差、道路纵坡施工不规范等原因,常常引起路面积水现象的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排水不畅,会产生沉陷、开裂、松散及坑槽等;而随着水分自裂缝不断浸入路面面层,沥青黏附性减小,并阻断沥青和集料的相互黏结,进一步破坏结构的整体性,不能保证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缩短了道路使用寿命,同时对雨后交通带来诸多不便。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步骤简单、材料成本低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包括PP-R给水管,其特征在于:给水管上每间隔若干距离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给水管上缠绕有封堵通孔的纱网,并在纱网外浇筑有透水混凝土。
[0009]本实用新型在给水管上钻孔,同时确保小孔通畅,纱网绑扎牢固,避免脱落现象,同时在纱网表面浇筑透水混凝土,有效保证透水混凝土与给水管的紧密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方案为:
[0011 ] 所述透水混凝土由水泥和碎石混合制成,其中,水泥和碎石的质量比为1: 7,碎石的粒径为5-10mm,透水混凝土中不掺加黄砂等材料,以确保其渗水效果。
[0012]所述给水管上每间隔20cm均匀设置3个通孔,通孔的孔径为5mm,实现了通孔均匀分布的同时,保证给水管的稳定的连接性。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 I)将PP-R给水管钻孔后,在其表面缠绕纱网;
[0015](2)在沥青底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切槽,将缠有纱网的PP-R给水管以直顺的状态放置于清理干净的沟槽内,并使给水管的末端连通雨水口 ;
[0016](3)往沟槽内浇筑透水混凝土,并对给水管两侧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最后施工沥青面层,完成操作。
[0017]步骤(2)中,沟槽的开挖宽度为10cm,深度为沥青底面层的厚度。
[0018]本实用新型渗水盲沟的施工程序概括为:PP-R给水管钻孔一纱网采用绑丝进行固定一沥青底面层切槽一渗水管安装一透水性混凝土浇筑成型一养护一沥青上面层。
[0019]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简单,所用材料容易购买,成本低,特别适宜在较低洼地形、纵坡小、路面排水要求比较高的工程中使用,可快速有效地将路面边部积水及时的排至雨水口内,从而大大降低了路面积水率,减少了路面边部因长期积水导致产生的维修费用,更为市民在雨天提供了良好的行车环境。
[0020](四)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渗水盲沟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I给水管,2纱网,3透水混凝土。
[0024](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PP-R给水管1,给水管I上每间隔若干距离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给水管I上缠绕有封堵通孔的纱网2,并在纱网2外浇筑有透水混凝土 3 ;所述透水混凝土 3由水泥和碎石混合制成,其中,水泥和碎石的质量比为1: 7,碎石的粒径为5-10mm ;所述给水管I上每间隔20cm均匀设置3个通孔,通孔的孔径为 5mm。
[0026]( I)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施工程序:
[0027]PP-R给水管钻孔一纱网采用绑丝进行固定一沥青底面层切槽一渗水管安装一透水性混凝土浇筑成型一养护一沥青上面层。
[0028](2)组件工作原理
[0029]在沥青底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切槽后,安装带孔的PP-R给水管并浇筑特殊配比的透水性混凝土对减少路面积水,尤其是边部积水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该施工方法便于人工操作,成本较低、减少路面积水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适合人工化施工操作要求。安装完PP-R给水管并浇筑完透水性混凝土后,待上面层施工完毕后,其卓有成效的降水效果将路面积水及时有效的排至雨水口。
[0030](3)具体步骤
[0031]在沥青下面层切槽完毕后,将缠绕有纱网2的PP-R给水管I放置于清理干净的沟槽内,保证其符合直顺度要求,不得产生弯折、堵塞现象;开始浇筑采用水泥:碎石(5-10mm)=l:7的特殊配比透水混凝土,并派专人用小型工具对管材两侧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
[0032]A.控制切槽直顺度。
[0033]B.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即保证能达到设计强度,又不失其渗水效果;表面不宜抹平。
[0034]沟槽开挖宽度为10cm,深度为沥青底面层厚度,现场以两雨水口之间的距离为一施工段,每施工段距离大约为35m,采用连接好的PP-R给水管I放置于沟槽内,便可浇筑透水性混凝土。
[0035]将PPR给水管I每20cm处在不同位置处钻5mm孔眼3个,并用纱网2在通孔处缠绕,防止杂物将通孔堵塞。
[0036]将加工好的PP-R给水管I放入施工槽内,管道连通雨水口内,安放完管道后采用透水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施工沥青面层。
【主权项】
1.一种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包括PP-R给水管(I ),其特征在于:给水管(I)上每间隔若干距离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给水管(I)上缠绕有封堵通孔的纱网(2),并在纱网(2)外浇筑有透水混凝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I)上每间隔20cm均匀设置3个通孔,通孔的孔径为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城镇道路建设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该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包括PP-R给水管,其特征在于:给水管上每间隔若干距离设置有若干个通孔,给水管上缠绕有封堵通孔的纱网,并在纱网外浇筑有透水混凝土。本实用新型操作步骤简单,所用材料容易购买,成本低,特别适宜在较低洼地形、纵坡小、路面排水要求比较高的工程中使用,可快速有效地将路面边部积水及时的排至雨水口内,从而大大降低了路面积水率。
【IPC分类】E01C11/22, E01F5/00
【公开号】CN204919382
【申请号】CN201520658332
【发明人】陈斌, 刘秀杰, 吕全苗, 许茹, 陈丽芬
【申请人】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