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9775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领域,特别适合与道路两侧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渗管、渠等结合使用,具体涉及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路面排水宜采用生态排水的方式。
[0003]路面雨水首先汇入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并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与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或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相衔接。
[0004]排水路缘石就是便于将路面雨水汇入到道路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装置。经过调查分析,现有的路缘石排水系统主要通过在路缘石石体上开设多个排水孔来实现;但由于排水孔过水面积较小,且排水效率低,很容易使路面产生积水;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路面的树叶、纸肩等杂物很容易将排水孔堵塞,工人不容易清理,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排水效率高和清理方便的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其中,排水凹槽的两端与路缘石的顶部、路缘石的侧壁与排水凹槽的底部都采用圆弧顺滑连接,增加了排水凹槽的过水面积,同时弱化了路缘石的棱角,更显美观实用。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路缘石上开有排水凹槽;所述的排水凹槽侧壁与路缘石的顶部,及排水凹槽的侧壁与排水凹槽的底部都采用圆弧顺滑连接;所述的排水凹槽的槽深为10-20cm。
[0007]优选方案如下:
[0008]路缘石的长度为80-120cm,宽度为10_20cm,高度为20_40cm。
[0009]排水凹槽下凹段的底部长度为0-60cm。
[0010]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与正常的路缘石的铺设比例为1:30_50,以便于适合不同的工作条件。
[0011]其中,实验发现排水凹槽下凹段的底部长度L(cm)与汇水量Q(m3/s)成线性关系,相关度R2= 0.9999。据图6所示,凹槽底部长度L(cm)与设计汇水量Q(m3/s)的拟合曲线为:
[0012]L = -26.94Q2+147.1Q-17.475
[0013]Q = q.Φ.F
[0014]因此下凹段长度L(cm)可根据公式:
[0015]L = -2.694X 10 5q2 Φ 2F2+0.1471qitF_17.475
[0016]确定式中
[0017]L:下凹段长度L(cm) (L的取值范围为0-60cm);
[0018]Q:设计汇水量(m3/s);
[0019]q:设计暴雨强度 q(l/(s.hm2);
[0020]Ψ:径流系数;
[0021]F:汇水水面积(hm2)。
[0022]具体操作时,将道路雨水引入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时,根据实际汇水面积、道路纵坡及道路宽度沿道路每隔30-50m设置一段下凹式路缘石,路缘石的排水凹槽底部与路面平齐,使路面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内,多余雨水可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排入市政管道。
[002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排水效率高,不容易堵塞,便于清理;替换现有雨水篦子进行排水作业,减少对道路的影响;使雨水优先排入绿化带,有效减少雨水径流产生量以及径流污染带来的城市水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8]图4为包含平直的路缘石的道路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5为包含弯曲的路缘石的道路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6为凹槽底部长度L(cm)与设计汇水量(m3/s)的拟合曲线图;
[0031]图中,1、路缘石,2、排水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实施例。
[0033]实施例1:
[0034]—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路缘石上开有排水凹槽2 ;所述的排水凹槽2侧壁与路缘石的顶部,及排水凹槽2的侧壁与排水凹槽2的底部都采用圆弧顺滑连接;所述的排水凹槽2的槽深为10cm。
[0035]路缘石的长度为80cm,宽度为10cm,高度为20cm。
[0036]排水凹槽2下凹段的底部长度为30cm。
[0037]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与正常的路缘石的铺设比例为1:30_50,以便于适合不同的工作条件。
[0038]其中,实验发现排水凹槽2下凹段的底部长度L(cm)与汇水量Q(m3/s)成线性关系,相关度R2= 0.9999。据图6所示,凹槽底部长度L(cm)与设计汇水量Q(m3/s)的拟合曲线为:
[0039]L = -26.94Q2+147.1Q-17.475
[0040]Q = q.φ.F
[0041]因此下凹段长度L(cm)可根据公式:
[0042]L = -2.694X 10 5q2 Φ 2F2+0.1471qitF_17.475
[0043]确定式中
[0044]L:下凹段长度L(cm) (L的取值范围为0-60cm);
[0045]Q:设计汇水量(m3/s);
[0046]q:设计暴雨强度 q(l/(s.hm2);
[0047]Ψ:径流系数;
[0048]F:汇水水面积(hm2)。
[0049]具体操作时,将道路雨水引入绿化带及周边绿地内的低影响开发设施时,沿道路每隔30m设置一段下凹式路缘石1,路缘石1的凹槽底部与路面平齐,使路面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内,多余雨水可通过设施内的溢流排放系统排入市政管道。
[005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排水效率高,不容易堵塞,便于清理;替换现有雨水篦子进行排水作业,减少对道路的影响;使雨水优先排入绿化带,有效减少雨水径流产生量以及径流污染带来的城市水环境污染。
[0051]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所陈述的内容,本说明书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进行改进、替换及变化。因此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专利原理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主权项】
1.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路缘石上开有排水凹槽;所述的排水凹槽侧壁与路缘石的顶部,及排水凹槽的侧壁与排水凹槽的底部都采用圆弧顺滑连接;所述的排水凹槽的槽深为10-20c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缘石的长度为 80-120cm,宽度为 10-20cm,高度为 20_40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凹槽下凹段的底部长度为0-6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与正常的路缘石的铺设比例为1:30-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领域,特别适合与道路两侧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井、渗管、渠等结合使用,具体涉及一种下凹式高效排水路缘石;路缘石上开有排水凹槽;所述的排水凹槽侧壁与路缘石的顶部,及排水凹槽的侧壁与排水凹槽的底部都采用圆弧顺滑连接;所述的排水凹槽的槽深为10-20cm。优点:排水效率高,不容易堵塞,便于清理;替换现有雨水篦子进行排水作业,减少对道路的影响;使雨水优先排入绿化带,有效减少雨水径流产生量以及径流污染带来的城市水环境污染。
【IPC分类】E01C11/22
【公开号】CN205100057
【申请号】CN201520516482
【发明人】李福宝, 邴斌, 徐海博, 郭林, 徐磊, 胡帅, 孙元慧, 刘晓东, 孙伟, 马德兴
【申请人】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