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723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包括设有外螺纹的下刀轴,下刀轴固定套有定位盘,下刀轴上还套有设有内螺纹的移动刀套,移动刀套远离定位盘的一端设有分条下刀,定位盘和移动刀套的外圆面上均设有刻度线。通过对比移动刀套的刻度线和定位盘的基准刻线的相对位置,可使操作人员方便快速直观的控制分条下刀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进而极大的缩小了调整环节所用时间,减少了在线过程中的废品损失。
【专利说明】—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背景技术】
[0002]机组式凹版印刷设备中有大量的产品在印刷完成后需要切成条状,之后上自动包装线实现在线包装,这就要求印刷图案和所切成的条状印品有准确的位置关系,任何因素引起的跑偏都会造成印品成为废品,机器速度越闻,造成的废品就越多,由于承印材料包括纸张和塑料薄膜在印刷过程中要经过高温烘箱和冷却,因此材料必定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不仅会影响印刷间的套色同样会对分条产生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传统做法基本上多采用一级行进间纠偏来进行纠正,纠偏形式主要以跟印刷标线为主,这种做法缓解了材料偏移,适合于有要求但是要求不高的分条产品(分切精度大于±0.5mm),然而随着自动包装技术的发展,分条产品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分切精度小于±0.1mm,行进间纠偏自身为了取得较好的纠偏效果其安装和走料都有至少不小于1.5m-2m的进出料距离,该距离的产生就造成了纠偏和分条之间处于失控状态,而正是该段失控造成了材料在分条前精度的缺失,是其无法满足较高精度分条产品的因素之一。
[0003]因素之二,承印材料经过纠偏后会进入分条环节,传统结构中下刀在支承轴上横向移动,利用顶丝轴向定位,由于缺少高精度的横向控制,当料卷分条出现偏差时全靠操作人员的技能控制,往往反复多次,既不能快速移动下刀也无法判定需要移动多少和已经移动了多少,正是这样的一个不确定性引起所耗费的时间大大增加,增加的时间便造成了大量的废品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以解决现有机组式凹版印刷机,下刀的横向位移距离不能精确控制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包括设有外螺纹的下刀轴,下刀轴固定套有定位盘,下刀轴上还套有设有内螺纹的移动刀套,移动刀套远离定位盘的一端设有分条下刀,定位盘和移动刀套的外圆面上均设有刻度线。
[0006]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7]移动刀套通过锁紧柱与下刀轴固定连接,移动刀套上与定位盘相邻的一侧设有4~6个沉孔,每个沉孔均沿着下刀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沉孔内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钢球和弹簧,
[0008]移动刀套靠近分条下刀的一端设有压盖,压盖与移动刀套螺栓连接。
[0009]定位盘通过锁紧柱与下刀轴固定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比移动刀套的刻度线和定位盘的基准刻线的相对位置,可使操作人员方便快速直观的控制分条下刀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进而极大的缩小了调整环节所用时间,减少了在线过程中的废品损失。【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移动刀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下刀轴,2.锁紧柱,3.定位盘,4.钢球,5.弹簧,6.移动刀套,7.分条下刀,8.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其结构参见图1,包括设有外螺纹的下刀轴1,下刀轴I上通过锁紧柱2固定套有定位盘2,下刀轴I上还套有设有内螺纹的移动刀套6,移动刀套6远离定位盘2的一端设有分条下刀7,定位盘2和移动刀套6的外圆面上均设有刻度线。
[0016]参见图1和图2,移动刀套6通过锁紧柱2与下刀轴I固定连接,移动刀套6上与定位盘2相邻的一侧设有4?6个沉孔,每个沉孔均沿着下刀轴I的轴线方向设置,沉孔内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钢球4和弹簧5,移动刀套6靠近分条下刀7的一端设有压盖8,压盖8与移动刀套6螺栓连接。
[0017]具体使用方法是:下刀轴I为一根同轴度小于0.03mm、直径公差为h7的光轴,按照产品要求,将定位盘3固定于下刀轴I上某一初始位置,使定位盘3作为移动刀套6横向移动的基准位,在定位盘3的最大外圆面上刻基准线,同时在与移动刀套6的配合处加工M100X2-6g的螺纹,要求螺纹与定位盘3内孔的同轴度小于0.02mm,移动刀套6通过螺纹可以沿下刀轴I横向移动,移动刀套6与下刀轴I的配合间隙小于0.03mm,移动刀套6上加工MlOOX 2-7H的内螺纹,并在移动刀套6的外圆面上刻10处参考基准线沿圆周分布,分条下刀7套在移动刀套6上,通过压盖8将分条下刀7固定在移动刀套6上,随移动刀套一 6起移动,移动刀套6与定位盘3相邻的一侧内嵌弹簧5和钢球4,目的是消除螺纹副之间的加工间隙和游动间隙。
[0018]本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的调整步骤为:当分条出现偏差时,操作人员根据实际偏差做出需要调整的距离和移动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刀套6,以定位盘3上的刻线为基准刻线,每转动一格代表刀套在下刀轴I上移动±0.02mm,通过实际调整量除以0.02_,便很快知道当前需要转动多少格,按就近的参考基准调整即可。
[0019]目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在线分条产品采用行进间纠偏对承印材料进行纠正,由于其安装结构等要求纠偏装置和分条之间会存在一段失控长度,造成了无法实现较高精度的分条,同时分条装置中下刀横向移动多为下刀刀套在支承轴上移动,固定时用顶丝顶紧,在印刷分条过程中出现跑偏时操作人员无法快速调整也无法精准移动,因不可能停机调整所以在反复调整中便会出现大量的废品。
[0020]本实用新型利用螺纹传动的结构特点,将关联零件变旋转为横向移动,螺纹螺距采用机械标准螺距,精度大小的实现通过圆周刻线的多少来划分,刻线越多,移动精度越高,同时为了便于对偏移距离有一个准确的控制,在配合零件即定位盘3上刻上基准刻度线,横向偏移距离可达到±0.02mm的移动精度,这样以基准线为标准只需要按旋向转动几个刻度,便可直观的换算出横向移动量,即移动量=转动的格数X0.02mm,可使操作人员方便快速直观的控制分条下刀的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进而极大的缩小了调整环节所用时间,减少了在线过程中的废品损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外螺纹的下刀轴1,下刀轴(I)固定套有定位盘(2),下刀轴(I)上还套有设有内螺纹的移动刀套(6),移动刀套(6)远离定位盘(2)的一端设有分条下刀(7),所述的定位盘(2)和移动刀套(6)的外圆面上均设有刻度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刀套(6)通过锁紧柱(2 )与下刀轴(I)固定连接,所述的移动刀套(6 )上与定位盘(2 )相邻的一侧设有4?6个沉孔,每个沉孔均沿着下刀轴(I)的轴线方向设置,沉孔内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钢球(4)和弹簧(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刀套(6)靠近分条下刀(7)的一端设有压盖(8),压盖(8)与移动刀套(6)螺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动的刀具调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盘(I)通过锁紧柱(2)与下刀轴(I)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26D7/26GK203636889SQ201320681109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0日
【发明者】屈瑶, 郭会元, 刘斌武 申请人: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