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6331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生产线,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冲压生产线的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冲压生产线基于半自动化甚至为人工生产。然而实现全自动化,对于产品的输送及定位有较高的要求,故亟需冲压机械手的使用,以实现对冲压线产品的输送及定位,现有冲压机械手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各个主要部件,虽然稳固但是工艺复杂,精度不高,修理不方便,焊接过程中对精度也有影响,不便于机械手的成型与使用,不利于机械手在工业自动化中的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其采用模块化组装而成,制作周期短,精度高且便于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其包括机架主体,该机架主体包括:构成机架主体底板的底板模块;拼装于底板模块的电控箱体框架模块;拼装于底板模块的升降固定板模块,其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控箱体框架模块;拼装于底板模块且用于保持底板模块和升降固定板模块之间垂直度的垂直固定件,其具有一个安装于底板模块的第一直角边、安装于升降固定板模块且与第一直角边相互垂直的第二直角边。

进一步,垂直固定件、底板模块、升降固定板模块、电控箱体框架模块均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机架主体的垂直固定件、升降固定板模块、电控箱体框架模块均通过紧固件而安装于底板模块。

进一步,紧固件为螺丝。

进一步,垂直固定件为直角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空间分布合理而美观,各组件为一体式结构,制作周期短,精度高,外形美观,便于修理与更换,整体结构具有简单,紧凑,稳定的特点,采用螺丝连接,不需再次焊接加工,更好的促进工业的智能化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冲压机械手的机架主体结构,其包括机架主体,整个机架主体采用四个模块化组件拼装而成,改变传统的焊接结构,而四个模块化组件相互独立,提前加工成型,各模块化组件的加工精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且后期组装的精度也得到了保证。

具体而言,该机架主体中构成机架主体底板的底板模块2,其呈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设置有若干用于拼装使用的拼装孔,且该底板模块的底部设置有底脚,该底脚可以与底板模块一体成型,也可以将底脚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模块,诸如采用螺纹结构而将底脚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模块。

该机架主体中还包括拼装于底板模块的电控箱体框架模块4,电控部分安装于电控箱体框架模块的电控箱内部,电控箱体框架模块4采用常用铝型材搭建,可起到增加底板稳固度的效果,电控箱体框架模块4的框架结构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拼装使用的装配孔。

该机架主体中还包括拼装于底板模块的升降固定板模块3,其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控箱体框架模块4。

拼装于底板模块且用于保持底板模块和升降固定板模块之间垂直度的垂直固定件1,其具有一个安装于底板模块的第一直角边、安装于升降固定板模块3且与第一直角边相互垂直的第二直角边,例如:呈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垂直固定件。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主体的垂直固定件1、升降固定板模块3、电控箱体框架模块4均通过紧固件而安装于底板模块2,紧固件包括但不仅限于螺丝。

本实施例中,垂直固定件1、底板模块2、升降固定板模块3、电控箱体框架模块4均为一体式结构,相互之间是各自独立的,在需要组装机架主体结构时再利用螺丝等进行相互拼装。

冲压机械手机架主体结构的组件均为一次性加工成型,不需要二次加工,个体独立性强,使用螺丝固定,维修时可以不用更换整体,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位即可,直接成型精度高,外观完整,使用螺丝连接不需焊接,对精度不会有损坏,制作工艺更简单。

此结构不需要焊接,各主件所需的加工均可一次性完成,电控的配线与各个主体的制作可同步进行不冲突,各个工艺同时进行,互不影响,节省制作时间,制作周期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