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6961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车用车窗,都是通过升降器控制拉线来调整玻璃的启闭。因车用玻璃升降器在出厂时,其拉线即处于紧绷状态,以便使玻璃被调整至使用者欲开启或关闭的高度,因此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因各零件操作磨损导致其拉线过度松弛,致使继续使用中会使车窗在调整时出现抖动、前后倾或操作异响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其可在升降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各零件的磨损等状况而自动调整升降器拉线长度,使车窗在调整时可始终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且维持操作的顺畅。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包括一内部呈中空状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拉线轴杆与调整件;拉线轴杆具有一轴座以及一由轴座延伸而出的轴杆,且一第一弹性体抵顶在轴座与壳体内壁之间,而调整件具有一槽座以及数个活动配合在槽座上的定位块,且一第二弹性体抵顶在轴座与定位块之间;其中,轴杆上设置有数个呈凹凸状的定位部,而定位块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咬持部,且定位块以咬持部夹持在轴杆的定位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件还具有套环,所述第一弹性体一端套设在所述套环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体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弹性体为压缩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部呈锯齿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咬持部为与所述定位部彼此相配合的锯齿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具有一壳体部以及由所述壳体部一端延伸而出的出线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部另一端套设一轴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轴套具有一拉线并穿入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拉线轴杆由所述出线端延伸而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杆由所述轴座一端面延伸出,并在所述轴座与所述轴杆中心贯通一入线孔,所述拉线穿过所述入线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可针对车用车窗升降器长期操作后无法自动调整拉线长度的问题进行改善,根据各零件的磨损量,自动调整升降器拉线长度,使车窗在调整时始终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且保持操作的顺畅,解决传统升降器升降时出现抖动、前后倾或操作异响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正前方仰视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供拉线穿入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供拉线穿入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

1 壳体;   10 壳体部;

11 出线端; 12 轴套;

120 拉线; 2 拉线轴杆;

20 轴座;  200 入线孔;

21 轴杆;  210 定位部;

22 第一弹性体; 3 调整件;

30 槽座;    300 滑动槽;

31 套环;   32 定位块;

320 咬持部;  33 第二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以下结合有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立体组合示意图、以及本实用新型从正前方仰视的立体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包括一壳体1、一穿套在该壳体1内的拉线轴杆2以及一设置在该壳体1内并与该拉线轴杆2作活动配合的调整件3;其中,该壳体1具有一内部呈中空状的壳体部10以及由壳体部10一端延伸而出的出线端11,用以供所述拉线轴杆2及调整件3设置在壳体部10内,再将一轴套12(如图4或图5所示)套设在该壳体部10另一端上,且该轴套12可供一拉线120穿入壳体1内,并通过所述拉线轴杆2由出线端11延伸而出。

该拉线轴杆2设置在所述壳体部10内,并具有一轴座20以及一由该轴座20延伸而出的轴杆21,在壳体部10内设置有一第一弹性体22,该第一弹性体22抵顶在轴座20与壳体部10内壁之间,以将拉线轴杆2朝向壳体部10另一端推抵;轴杆21由轴座20一端面延伸出,并在轴座20与轴杆21中心贯通一入线孔200,以使所述拉线120穿过该入线孔200后,在该拉线轴杆2内被绷紧。

该调整件3也设置在所述壳体部10内,并位于拉线轴杆2的轴座20与壳体1的出线端11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调整件3具有一槽座30、套设在所述第一弹性体22一端的套环31以及数个活动配合在槽座30上的定位块32,且在轴座20与槽座30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弹性体33,该第二弹性体33抵顶在轴座20与定位块32之间,使第二弹性体33配合第一弹性体22,以使拉线120在拉线轴杆2内被绷紧,将拉线120拉持在紧绷状态。第一、二弹性体22、33均可为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所述调整件3的槽座30上,设置有数个所述定位块32,且各定位块32夹持在拉线轴杆2的轴杆21上。其中,轴杆21上设置有数个呈凹凸状的定位部210,而定位块32上则设置有相配合的咬持部320,所述定位部210与咬持部320可为彼此相配合的锯齿状,以供定位块32可通过咬持部320咬持在定位部210上,使拉线轴杆2将拉线120拉持在紧绷状态下并得以维持。

由上述构造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

如图5所示,升降器使用时,第一弹性体22把拉线轴杆2往轴套12方向推,而第二弹性体33同时对各定位块32施力,使各定位块32始终与槽座30贴合。当升降器长期升降后,由于零件磨损,拉线120因过度松弛而相较出厂前变长,尤其当拉线120长度的变长量大于轴杆21上定位部210一个锯齿的距离时,轴杆21即会向轴套12方向移动一个与定位块32上的咬持部320相咬持的锯齿的距离,从而实现自动调整拉线120长度的功能。更进一步,该槽座30上可设置有相对数量的数个滑动槽300,且各定位块32分别设置在滑动槽300内,滑动槽300与定位块32间以斜面配合,使各定位块32始终与槽座30贴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窗升降器的拉线长度自动调整装置,可针对升降器长期操作后无法自动调整拉线长度的问题进行改善,根据各零件的磨损量,自动调整升降器拉线长度,使车窗在调整时可始终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且保持操作的顺畅,即可解决传统升降器升降时出现抖动、前后倾或操作异响等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进行如上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面所述内容,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做出的各种等效变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