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280阅读:7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器人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消防救生领域,涉及一种机器人头。
我国石化等基础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在生活过程中的易燃易炸和剧毒化学制品急剧增长,由于设备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化学危险品和放射性物质泄漏,燃烧爆炸的事故增多。机器人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机器,在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特别是在危险和极限环境作业中,可以帮助人们从事工作。机器人头可以在电器及传动零件的控制下做各种运动。以往的机器人头结构都较为复杂,它们有靠马达驱动马达齿轮的,有靠传动机架、连杆组等驱动的,都带有复杂的换向机构,因此,制造和装配都很复杂。而且因零件件数多,经常会因一个零件发生问题而影响到整体的运动,甚至不能动作,可靠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减少零件件数,容易装配且能可靠动作的机器人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机器人头里只需要安装两个电机,分别控制一对齿轮或摩擦轮运动,齿轮或摩擦轮运动带动机器人头壳体做各种运动。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结构特别简单,加工、装配容易;2、工作可靠、成本低。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
给出。
附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器人头的剖面图。
下面结合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机器人头由齿轮B(1)、固定机构(2)、电机I(3)、齿轮C(4)、齿轮D(5)、设备台(6)、壳体(7)、空心轴(8)、电机II(9)、齿轮A(10)等组成。工作时,导线将通过空心轴(8)接到电机I(3)和电机II(9)上,给电机供电。空心轴(8)与固定机构(2)连为一体。电机I(3)和电机II(9)固定在固定机构(2)上,设备台(6)和壳体(7)连为一体,齿轮B和齿轮D分别固定在壳体(7)和设备台(6)上。电机I(3)通电后,电机输出轴带动齿轮C运动,齿轮C带动齿轮D运动,因齿轮D固定在设备台(6)上,故设备台(6)运动带动壳体(7)运动;变换电流,电机反转,则壳体(7)做相反方向的运动。电机II(9)通电后带动齿轮A(10)运动,齿轮A(10)带动齿轮B(1)运动,齿轮B(1)带动壳体(7)运动,变换电流方向,壳体(7)可做相反方向的运动。齿轮A、B、C、D还可以是摩擦轮。
权利要求1.一种机器人头,由齿轮B(1),固定机构(2)、电机I(3)、齿轮C(4)、齿轮D(5)、设备台(6)、壳体(7)、空心轴(8)、电机II(9)、齿轮A(10)等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电机I(3)和电机II(9)安装在固定机构(2)上,固定机构(2)与空心轴(8)连为一体,电机I(3)和电机II(9)的轴上分别装有齿轮A(10)和齿轮C(4),齿轮B(1)和齿轮D(5)分别固定在壳体(7)和设备台(6)上。齿轮A(10)和齿轮B(1)相啮合,齿轮C(4)和齿轮D(5)相啮合,设备台(6)和壳体(7)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头,其特征在于电机I(3)和电机II(9)的轴为直通空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头,其特征在于齿轮A(10)和齿轮B(1),齿轮C(4)和齿轮D(5),可以是任意结构的齿轮,也可以是摩擦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消防救生领域,涉及一种可以自由活动的机器人头。机器人头由齿轮B(1)、固定机构(2)、电机I(3)、齿轮C(4)、齿轮D(5)、设备台(6)、壳体(7)、空心轴(8)、电机II(9)、齿轮A(10)等组成,电机I(3)和电机II(9)安装在固定机构(2)上,固定机构(2)与空心轴(8)连为一体,电机I(3)和电机II(9)的轴上分别装有齿轮A(10)和齿轮C(4),齿轮B(1)和齿轮D(5)分别固定在壳体(7)和设备台(6)上,齿轮A(10)和齿轮B(1)相啮合,齿轮C(4)和齿轮D(5)相啮合,设备台(6)与壳体(7)连为一体。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机器人头活动。齿轮也可以是摩擦轮。
文档编号A62C99/00GK2654164SQ03241910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8日
发明者王虎儒 申请人: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