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进行制氧增氧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092阅读:8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自动进行制氧增氧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康型汽车设计技术,具体地讲是一种可自动进行制氧增氧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可用于各种机动车驾驶室特别是小轿车的供氧增氧。
背景技术
作为运输工具的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小轿车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它是人们外出办事、休闲或其他活动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由于汽车的驾驶室空间很狭窄、轿车的内部空间也十分有限,为了保持车内空气新鲜,在平时季节开车时,为了保证车内空气新鲜,司机或乘车人员都会打开一部分车窗让外界新鲜空气吹入车内,但在夏天炎热气候条件下、或冬天冰寒地冻的季节,为避免外界闷热空气(或冰冷空气)的侵入影响,车内驾乘人员往往关紧车门车窗,另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往往需要紧闭车窗。现代汽车或轿车都安装有车用空调,这对改善驾驶条件无疑十分重要,但驾驶室或轿车内部空间毕竟有限,车内空气质量尤其是氧气含量往往不甚理想,驾乘人员会感觉沉闷,在缺氧情况下驾车十分疲劳(高海拔高原地区即使开窗驾车也缺氧),极有可能使司机因大脑供氧不充分导致手脚反应不灵而引发本可避免发生的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进行制氧增氧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使得能在轿车内部或驾驶室内部形成富氧空间,有利为驾乘人员的大脑充足供氧,使其精神饱满,精神舒畅,并在消除因长时间驾车造成身心疲劳的同时,也有利避免意外的车祸事故,保证交通安全。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包括内装有发动机的车头部分,驾驶室及车体部分,变速箱底盘部分,驱动轮部分和含有发电机和蓄电池的车用电气等部分,其特征是在车体的后车箱或轿车尾部储存(腔)室中配装有一种采用溶氧电极的溶氧电解法制氧机以构成轿车或汽车的车载式制氧机装置,该车载式制氧机装置主要是由机架壳体、低压直流电源、具有多个电解槽的电解池,加液池和起过滤和加湿用的洗氧箱(亦称氧气加湿腔)组成,其中电解池中的每个电解槽皆是由可溶氧的阴极板和金属阳极板拼装组成,它们以串联式间隔排列并安装在机架的底板座上,在每两个电解槽之间皆设有空气间隔层并与外界大气相通,以形成不间断的氧气气源层和散热通风层,所述每个电解槽内盛装的电解液为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解决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一、在所述的每个电解槽上方开设有多个对外供气的氧气导流孔与位于其上方的加液池相连通,在加液池中的液面上方有氧气导流管与洗氧箱(亦称氧气加湿腔)相连通,在洗氧箱上具有输氧管与汽车的驾驶室或轿车内部相接通。
二、在所述的机架壳体内还配设有具有加水口的沉淀用加水池,所述氧气加湿腔(即洗氧箱)和沉淀加水池之间设有连通口以保持两者间具有相同水位,而在加液池与氧气加湿腔之间亦设有补水用的连通管。
三、在机架壳体内还配设有具有电解液加液口的电解液加液箱,在电解液加液箱与电解池之间设有起平衡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用的连通管(平衡管)。
四、安装有车载增氧和加湿的制氧机设备的后车箱或轿车尾部的储存室中设有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的通风换气口,以保证氧气源的充分供应,(对轿车而言,可直接利用其尾部储存腔室中的排水孔作为制氧机的通风换气口)。
五、所述的低压直流电源可以是采用经整流后的车用发电机的电源或车用蓄电池的低压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制氧机装置的制氧增氧工作原理如下接通电源开关(可装接在架驶室的车内控制台上),其直流电源电路提供工作电压,电解槽组的空气间隔层中氧气透过溶氧阴极板进入电解槽的电解液中,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在阴极板的内表面发生溶氧反应(反应式),继而又在阳极板上产生逆反应后释放出氧气(逆反应式),产生的氧气通过电解槽上方的氧气导流孔进入加液池,又通过氧气软管进入起混气过滤加湿作用的氧气加湿腔处理后,最后通过输氧软管输送到驾驶室或轿车车箱内供驾乘人员使用。在上述制氧过程中、溶氧阴极板的作用是有选择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溶氧反应,所用电解液为碱性物质的水溶液(电解液为K2CO3或KOH或NaOH的水溶液,或是它们的任意两种的混合水溶液,其中K2CO3的含量为50~80%;KOH的含量为20~30%,NaOH的含量为20~32%),并与阴极板和阳极板相连接起到溶氧桥梁作用,在整个制氧过程中,电解液仅提供了反应所需的氢氧根离子(OH-),而且在低温下不易结晶,保证电解槽能正常工作,上述的阳极板与空气间隔层接触的一面还起到散热作用(在散热风扇作用下更易散热),降低了电解槽工作温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实质为电解法富集氧气,它不同于电解水法,本实用新型所述溶氧阴极板透气不透水,能选择性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发生溶氧反应而非析氢反应,其产物继而又在阳极板上被逆反应为氧气析出,由于其原理实质为通过电极的催化作用从空气中富集氧气,故不会产生氢气,氧气纯度极高,纯度≥99.5%。符合医用、航空用氧的国家标准,耗电少,理论上不消耗电解质和水,具有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体积小、低噪声、低成本,重量轻,安装简单,可有效增加带空调的密闭的汽车(或其他机动车)驾驰室或轿车内部的氧气供应量(开机后每分钟可增加1升含氧达30%的富氧新鲜空气的供氧量),十分有利消除驾乘人员因缺氧引起的疲劳感,因供氧充足,还有利司机大脑清醒并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装设有车载式制氧机的健康型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载式制氧机的结构框图。
图3是车载式制氧机电解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包括1~汽车或轿车的车体部分,2~车头驾驶室部分,3~内装有发动机和车用发电机的车头部分,4~轿车尾部储存室部分(或汽车后车箱某部分),5~置于轿车尾部储存室中的车载式制氧机,6~制氧机与外界空气交换通道口(通风换气口),7~通往轿车车箱(或驾驶室)的输氧管,制氧机的具体结构包括(见图2、3)8~制氧机固定底座(与车箱连接),9~散热风扇,10~电解槽(电解池),11~电控装置,12~输氧管及电控线路用开口,13~氧气(过滤)加湿腔(洗氧箱),14~水箱盖,15~加水口,16~加电解液口,17加水箱(沉淀加水池),18~电解液加液箱,19~机架壳体,20~水箱固定架,21~平衡电解浓度温度用的平衡连通管,22~气泵,23~车内电路控制台,在图3中,其中制氧机电解槽的零部件又包括,24~金属阳极板,25~阴极板,26~空气间隔层,27~氧气导流孔,28~加液池,29~补水用连通管,30~氧气导流管,31~限位排水管,32~连通口,33~机架底板座。其中,构成电解池的每个电解槽10安装在机架底板座32上,在加液池与氧气加湿腔之间配设有补水用连通管29和氧气导流管30,在氧气加湿腔(洗氧箱)13与沉淀加水池17之间的底部开设有连通口32。
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进行制氧增氧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包括内装有发动机的车头部分,驾驶室及车体部分,变速箱底盘部分、驱动轮部分、含有发电机和蓄电池的车用电气部分,其特征是在车体的后车箱或轿车尾部储存室(4)中配置有一种采用溶氧电极的溶氧电解法制氧机以构成轿车或汽车的车载式制氧机(5),该车载式制氧机装置主要是由机架壳体(19)、低压直流电源、具有多个电解槽的电解池,加液池(28)和起过滤和加湿用的洗氧箱(13)组成,其中电解池中的每个电解槽(10)皆是由可溶氧的阴极板(25)和金属阳极板(24)拼装组成,它们以串联式间隔排列并安装在机架的底板座(33)上,在每两个电解槽之间皆设有空气间隔层(26)并与外界大气相通,以形成不间断的氧气气源层和散热通风层,所述每个电解槽内盛装的电解液为碱性物质的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每个电解槽上方开设有多个对外供气的氧气导流孔(27)与位于其上方的加液池(28)相连通,在加液池中的液面上方有氧气导流管(30)与洗氧箱(13)相连通,在洗氧箱上具有输氧管(7)与汽车的驾驶室或轿车内部相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机架壳体内还配设有具有加水口(15)的沉定用加水池(17),所述洗氧箱(13)和沉淀加水池(17)之间设有连通口(32),而在加液池与洗氧箱(3)之间亦设有补水用的连通管(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其特征是在机架壳体(19)内还配设有具有电解液加液口的电解液加液箱(18),在电解液加液箱与电解池之间设有起平衡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用的平衡连通管(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其特征是安装有车载增氧和加湿的制氧机装置的后车箱或轿车尾部的储存室(4)中设有与外界大气相连通的通风换气口(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其特征是所述的低压直流电源可采用经整流后的车用发电机的电源或车用蓄电池的低压直流电源。
专利摘要可自动进行制氧增氧的健康型轿车或汽车,其特征是在车体中配置有采用溶氧电极的的车载式制氧机,该车载式制氧机装置是由机架壳体、低压直流电源、具有多个电解槽的电解池,加液池和起过滤和加湿用的洗氧箱组成,每个电解槽皆是由可溶氧的阴极板和金属阳极板拼装组成,在每两个电解槽之间皆设有空气间隔层并与外界大气相通,每个电解槽内盛装的电解液为碱性物质的水溶液。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制氧机能选择性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发生溶氧反应而非析氢反应,其产物在阳极板上被逆反应为氧气析出,氧气纯度极高,符合医用、航空用氧的国家标准,耗电少,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可有效增加车内部的氧气供应量(开机后每分钟可增加1升含氧达30%的富氧新鲜空气),有利消除驾乘人员因缺氧引起的疲劳感,有利行车安全。
文档编号A62B11/00GK2828007SQ20052008617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0日
发明者林卓敏, 孙惠玉, 高志榕 申请人:林卓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