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救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631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深井救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深井中、或阳台外、或墙夹缝中救 人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新闻报道,消防战士为营救深井中、阳台外、或墙夹缝中的人,花了很大的力气 才能救出。而且往往需要借助挖掘或者破拆施工才能成功。现在几乎没有专门的设备或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井救人装置,以达到简便快速的救人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类似雨伞的撑伞机构的结构,以直杆状的装置伸 入深井,然后在被救者的下方撑开一个横杆,供被救者踏脚,然后施救者提起该装置和被救 者。即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包含一个(筒状的)主轴杆CI ;一个活动横杆AD,其A端铰连 于主轴杆CI的下部,其中部与斜撑杆EF的E端铰连;斜撑杆EF的F端铰连于升降杆HF的 下部;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平行(并且套在主轴杆C I筒内);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之 间有锁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上述方案和结构可知,在开始施救时,升降杆HF相对 于主轴杆CI处于极限低位,此时,斜撑杆EF和活动横杆AD都收纳在主轴杆CI内部,便于 伸入深井,并且使其A点位于被救者下方;然后,向上提起升降杆HF,通过斜撑杆EF撑出活 动横杆AD,并且以锁定结构加以(自动的)锁定。被救者脚踏在活动横杆AD上,同时手握 住主轴杆Cl,然后施救者向上提起主轴杆CI和被救者。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 用方便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包含一个主轴杆CI ;一个活动横杆AD,其A端铰连 于主轴杆CI的下部,其中部与斜撑杆EF的E端铰连;斜撑杆EF的F端铰连于升降杆HF的 下部;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平行;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之间有锁定结构15。如图所示,主轴杆CI是筒状的,并且升降杆HF套在主轴杆CI筒内。如图所示,锁定结构15如同习见的雨伞上的锁定结构,包括一个固连于升降杆HF 的棘形簧片,和筒状的主轴杆CI筒壁上的一个通透开口。
3[0012]如图所示,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之间,有其滑动的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16。图中未示出,对应于斜撑杆EF和活动横杆AD的区域的筒状的主轴杆CI筒壁,较 其上方的部分厚实。此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强度的同时更为轻便。如图所示,实施例附带有灯具51。活动横杆AD的D端形状,可以是套斗形或锄头形,以便对准阳台外稳固人;也可以 是扇形,以便在墙壁夹缝中稳固人;也可以是踏板形,以便自深井中钩物钩人。
权利要求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包含一个主轴杆(CI);一个活动横杆(AD),其(A)端铰连于主轴杆(CI)的下部,其中部与斜撑杆(EF)的(E)端铰连;斜撑杆(EF)的(F)端铰连于升降杆(HF)的下部;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平行;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之间有锁定结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轴杆(Cl)是筒状的,并 且升降杆(HF)套在主轴杆(Cl)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结构(15),包括一个固 连于升降杆(HF)的棘形簧片,和筒状的主轴杆(Cl)筒壁上的一个通透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杆(HF)与主轴杆(Cl) 之间,有其滑动的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斜撑杆(EF)和活动 横杆(AD)的区域的筒状的主轴杆(Cl)筒壁,较其上方的部分厚实。
6.根据权利要求2 5之任一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横杆(AD) 的(D)端形状,是套斗形。
7.根据权利要求2 5之任一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横杆(AD) 的(D)端形状,是锄头形。
8.根据权利要求2 5之任一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横杆(AD) 的(D)端形状,是扇形。
9.根据权利要求2 5之任一所述的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横杆(AD) 的(D)端形状,是踏板形。
专利摘要一种深井救人装置,属于救生装置技术领域,为自深井中或阳台外或墙夹缝中救人而设计。它包含一个主轴杆(CI);一个活动横杆(AD),其(A)端铰连于主轴杆(CI)的下部,其中部与斜撑杆(EF)的(E)端铰连;斜撑杆(EF)的(F)端铰连于升降杆(HF)的下部;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平行;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之间有锁定结构(15)。并且,主轴杆(CI)是筒状的,并且升降杆(HF)套在主轴杆(CI)筒内。其锁定结构(15),包括一个固连于升降杆(HF)的棘形簧片,和筒状的主轴杆(CI)筒壁上的一个通透开口。其升降杆(HF)与主轴杆(CI)之间,有其滑动的极限位置的限位结构(16)。
文档编号A62B99/00GK201710849SQ20102012130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
发明者邱定武 申请人:邱定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