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9527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救援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援网,尤其涉及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同时人们各方面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力口,当生活压力不能有效释放,有部分人选择自杀,跳楼自杀是他们选择的一种方式。目前在遇到跳楼自杀时,一种解救方式是对想跳楼的人进行劝导和疏通情绪,再情绪控制后,突击营救,这种方法营救时间长,同时突击营救的人员存在和被解救人员同时坠楼的危险。另一种方法是在想跳楼人的正下方安置消防气垫,由于消防气垫体积庞大,一旦充气后不能快速移动,当想跳楼人在跳楼前移动位置或从高楼纵身跃下时遇到横向气流,会跳出消防气垫。目前国内的高楼越来越高,想跳楼人往往会寻找更高的楼房跳楼,楼房越高采用消防气垫救援的难度越大、准确落入消防气垫的概率越小、被救援人击穿消防气垫的概率越大、被救援人的死亡概率越高。当被救援人从超过30层以上楼房坠落时,消防气垫救援的成功率微乎其微,救援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被救援人非死即残。目前高强度人造纤维所制作的网,在捕捞等行业已经广泛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指的网是采用高强度人造纤维制作的网。自由落体对接触面产生的作用力和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成正比,接触面越硬所受的受力越大,接触面越软所受的冲击力越小。目前无有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检索专利文献无该技术新的技术方案公开,本实用新型由立杆、横杆、上滑套、下滑套、横杆拉环、斜拉索、左拉绳、右拉绳、救生网、组合支架、左组合支架、右组合支架、上滑套拉环、铰链、螺母、螺栓组成,其特征是上滑套的左侧有上滑套拉环,上滑套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螺栓拧入螺母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且穿过上滑套的孔洞,下滑套的左侧有铰链,铰链的左侧有横杆,横杆的左侧上面有横杆拉环,下滑套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螺栓拧入螺母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且穿过下滑套的孔洞,立杆的上端有上滑套且下端有下滑套,上滑套和下滑套的螺栓没有拧紧时能在立杆表面做向上和向下自由滑动,螺栓拧紧时上滑套和下滑套固定在立杆上,横杆拉环和上滑套拉环之间有斜拉索连接,以上配件组合形成组合支架,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之间有救生网连接,左拉绳拴在左组合支架的横杆拉环上,右拉绳拴在右组合支架的横杆拉环上,使用时将左组合支架的立杆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靠窗的左侧,同时将右组合支架的立杆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靠窗的右侧,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上滑套向下滑动至窗的上沿口且拧紧螺栓固定,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下滑套向上滑动至窗的下沿口且拧紧螺栓固定,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横杆从窗向外伸出,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横杆之间以救生网连接,然后将左拉绳从左组合支架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从右组合支架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接近外墙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使用时也可以在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的多个窗安装组合支架,组合支架之间以救生网连接,然后将最左侧的左拉绳从最左侧的左组合支架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从最右侧的右组合支架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接近外墙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达到在想跳楼自杀人所在楼层的下面一层快速搭建救援网,安全解救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无有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想跳楼人的垂直下一层楼板上快速搭建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该救援网成本低,携带方便,搭建速度快,达到在想跳楼自杀人所在楼层的下面一层快速搭建救援网,安全解救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自由落体对接触面产生的作用力和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成正比,接触面越硬所受的受力越大,接触面越软所受的冲击力越小。在被救援人所站立位置的垂直下一楼层设救援网进行救援,被救援人下落的高度最低,救援网是柔性材料,对被救援人产生的冲击力最小。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由立杆、横杆、上滑套、下滑套、横杆拉环、斜拉索、左拉绳、右拉绳、救生网、组合支架、左组合支架、右组合支架、上滑套拉环、铰链、螺母、螺栓组成,其特征是上滑套的左侧有上滑套拉环,上滑套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螺栓拧入螺母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且穿过上滑套的孔洞,下滑套的左侧有铰链,铰链的左侧有横杆,横杆的左侧上面有横杆拉环,下滑套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螺栓拧入螺母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且穿过下滑套的孔洞,立杆的上端有上滑套且下端有下滑套,上滑套和下滑套的螺栓没有拧紧时能在立杆表面做向上和向下自由滑动,螺栓拧紧时上滑套和下滑套固定在立杆上,横杆拉环和上滑套拉环之间有斜拉索连接,以上配件组合形成组合支架,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之间有救生网连接,左拉绳拴在左组合支架的横杆拉环上,右拉绳拴在右组合支架的横杆拉环上,使用时将左组合支架的立杆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靠窗的左侧,同时将右组合支架的立杆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靠窗的右侧,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上滑套向下滑动至窗的上沿口且拧紧螺栓固定,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下滑套向上滑动至窗的下沿口且拧紧螺栓固定,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横杆从窗向外伸出,然后将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横杆之间以救生网连接,然后将左拉绳从左组合支架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从右组合支架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接近外墙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使用时也可以在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的室内的多个窗安装组合支架,组合支架之间以救生网连接,然后将最左侧的左拉绳从最左侧的左组合支架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从最右侧的右组合支架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接近外墙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达到在想跳楼自杀人所在楼层的下面一层快速搭建救援网,安全解救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救生网是采用高强度人造纤维制作的网,各零部件安装牢固,左拉绳和右拉绳必须以人力拉紧,救生网接近外墙一侧必须以人力拉紧。与传统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救援网搭建速度快,面积大,救援网可以重复使用,被救援人下落高度小且受到伤害小,救援成功的概率高,达到在想跳楼自杀人所在楼层的下面一层快速搭建救援网,安全解救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支架展开时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支架合拢时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支架的上滑套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支架的下滑套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图7是图6的A-A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多件组合后的救援示意图。图中1.立杆,2.横杆,3.上滑套,4.下滑套,5.横杆拉环,6.斜拉索,71.左拉绳,72.右拉绳,8.救生网,9.组合支架,91.左组合支架,92右组合支架,10.上滑套拉环,11铰链,12.螺母,13.螺栓,14.外墙,15.窗,16.上层楼板,17.下层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实例I,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方法如下:a.本实用新型由立杆(I)、横杆(2)、上滑套(3)、下滑套(4)、横杆拉环(5)、斜拉索(6)、左拉绳71)、右拉绳(72)、救生网(8)、组合支架(9)、左组合支架(91)、右组合支架(92)、上滑套拉环(10)、铰链(11)、螺母(12)、螺栓(13)组成,其特征是上滑套(3)的左侧有上滑套拉环(10),上滑套(3)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12),螺栓(13)拧入螺母
(12)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12)且穿过上滑套(3)的孔洞,下滑套(4)的左侧有铰链(11),铰链(11)的左侧有横杆(2),横杆(2)的左侧上面有横杆拉环(5),下滑套(4)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12),螺栓(13)拧入螺母(12)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12)且穿过下滑套(3)的孔洞,立杆(I)的上端有上滑套(3)且下端有下滑套(4),上滑套(3)和下滑套(4)的螺栓(13)没有拧紧时能在立杆(I)表面做向上和向下自由滑动,螺栓(13)拧紧时上滑套(3 )和下滑套(4)固定在立杆(I)上,横杆拉环(5 )和上滑套拉环(10 )之间有斜拉索(6 )连接,以上配件组合形成组合支架(9),左组合支架91)和右组合支架92)之间有救生网8)连接,左拉绳71)拴在左组合支架(91)的横杆拉环(5)上,右拉绳(72)拴在右组合支架(92)的横杆拉环(5)上;b.使用时将左组合支架(91)的立杆(I)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16)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17)的室内靠窗的左侧,同时将右组合支架(92)的立杆(I)立于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16)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17)的室内靠窗的右侧;c.然后将左组合支架(91)和右组合支架(92)的上滑套(3)向下滑动至窗的上沿口且拧紧螺栓(13)固定;d.然后将左组合支架(91)和右组合支架(92)的下滑套(4)向上滑动至窗的下沿口且拧紧螺栓(13)固定;e.然后将左组合支架(91)和右组合支架(92)的横杆(2)从窗(15)向外伸出;然后将左组合支架(91)和右组合支架(92)的横杆(2)之间以救生网(8)连接;f.然后将左拉绳(71)从左组合支架(91)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72)从右组合支架(92)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8)接近外墙(14) 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实例2,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方法如下:a.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与实例I相同;b.使用时也可以在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16)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17)的室内的多个窗安装组合支架(9),组合支架(9)之间以救生网(8)连接;c.然后将最左侧的左拉绳(71)从最左侧的左组合支架(91)左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同时将将右拉绳(72)从最右侧的右组合支架(92)右边相邻的窗口拉紧,将救生网(8)接近外墙(14) 一侧以人力拉紧,即可防止想跳楼自杀人坠楼。实例3,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方法如下:a.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使用方法与实例I相同;b.然后在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16)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17)的下一层搭相同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实例4,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方法如下:a.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使用方法与实例2相同;b.然后在想跳楼自杀人所站的上层楼板(16)的垂直的下一层楼板(17)的下一层搭相同的解救跳楼的救援网。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救援网,由立杆(I)、横杆(2)、上滑套(3)、下滑套(4)、横杆拉环(5)、斜拉索(6)、左拉绳(71)、右拉绳(72)、救生网(8)、组合支架(9)、左组合支架(91)、右组合支架(92)、上滑套拉环(10)、铰链(11)、螺母(12)、螺栓(13)组成,其特征是上滑套(3)的左侧有上滑套拉环(10),上滑套(3)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12),螺栓(13)拧入螺母(12)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12)且穿过上滑套(3)的孔洞,下滑套(4)的左侧有铰链(11),铰链(11)的左侧有横杆(2),横杆(2)的左侧上面有横杆拉环(5),下滑套(4)的右侧有一个孔洞上焊接有螺母(12),螺栓(13)拧入螺母(12)后再拧紧时穿过螺母(12)且穿过下滑套(3)的孔洞,立杆(I)的上端有上滑套(3)且下端有下滑套(4),上滑套(3)和下滑套(4)的螺栓(13)没有拧紧时能在立杆(I)表面做向上和向下自由滑动,螺栓(13)拧紧时上滑套(3 )和下滑套(4)固定在立杆(I)上,横杆拉环(5 )和上滑套拉环(10 )之间有斜拉索(6 )连接,以上配件组合形成组合支架(9),左组合支架(91)和右组合支架(92)之间有救生网(8 )连接,左拉绳(71)拴在左组合支架(91)的横杆拉环(5 )上,右拉绳(72 )拴在右组合支架(92)的横杆拉环(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援网,属于救生器械技术领域,它由立杆、横杆、上滑套、下滑套、横杆拉环、斜拉索、左拉绳、右拉绳、救生网、左组合支架、右组合支架、上滑套拉环、铰链、螺母、螺栓组成,其特征是立杆上有上滑套,立杆下有下滑套,下滑套左侧有铰链和横杆,斜拉索连接横杆左上方的横杆拉环和上滑套左侧的上滑套拉环,上滑套和下滑套以螺栓固定在立杆上,以上部件组合成组合支架,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之间以救生网连接,左拉绳和右拉绳分别系在左组合支架和右组合支架的横杆拉环上,使用时将救援网安装在想跳楼人所在楼层的下一层且将救援网伸出窗外,达到救援的目的。
文档编号A62B1/22GK202933401SQ20122070208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吴超 申请人:衢州市易凡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