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24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尤其属于一种便携式小型消防喷水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消防灭火作业时,常常应用到一种小型喷水便携式装置,现有的便携式装置常常采用背负式,即将包括水箱的喷水装置背在相关人员背上,随人移动实现灭火。为了方便移动状态下的喷水,现有小型喷水便携式装置通常自带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多采用汽油发动机等。传统的小型喷水便携式装置包括背负式超细水雾灭火器、背负式脉冲水雾灭火器、背负式风力灭火器,背负式水基泡沫灭火器、背负式高压灭火装置、背负式储压式泡沫灭火器、气动单向流背负式细水雾灭火器、电动背负式细水雾灭火器等,其功能单一,灭火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灭火装置的设计不足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实现喷高压水雾、高压泡沫喷雾、压缩空气泡沫的多用途、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本实用新型配置的附件可互换,实现空气呼吸器与灭火器合二为一,并配置了防化面罩、饮水器等人性化设施。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包括水箱、高压水泵、发动机、高压气瓶、储液瓶和负载承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承重架由人背负的背架和与背架下部垂直连接固定的支架构成;所述水箱固定安装于负载承重架上部;所述高压水泵与发动机转动配合连接后悬挂安装于支架两侧;所述水箱两侧面有凹槽安装位,分别可拆卸固定高压气瓶或储液瓶;所述高压水泵入口与水箱连通、出口与气液混合腔连通,高压气瓶通过减压阀与气液混合腔另一入口连通,气液混合腔出口与灭火喷枪连通。上述减压阀有两个气体输出口,一个气体输出口与气液混合腔入口连通,另一个气体输出口与外置呼吸面罩连通。进一步所述负载承重架垂直放置时,背架两侧的最低点与支架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所述高压水泵与发动机转动配合连接后通过挠性悬挂安装于支架两侧。本实用新型自带发动机作为高压水泵动力,采用开放式负载承重架集中负载安装各设备,包括水箱、高压水泵、发动机、高压气瓶、储液瓶及其连接管件和控制阀门;负载承重架采用背架和与背架下部垂直连接固定的支架构成,其中背架是一平板或与人背形体匹配有利于舒适背负的板状结构,支架与背架垂直连接固定形成T形,水箱固定安装在整体背负装置的上部,高压水泵发动机通过挠性悬挂结构平衡设置在支架两侧,高压水泵和发动机的震动通过挠性悬挂结构得到充分减震,人背负的震动感受大大降低。水箱一侧设置的凹槽可拆卸安装有高压气瓶,高压气瓶通过减压阀提供气液混合灭火介质的气体部分,高压气瓶还通过一独立气体输出口与外置呼吸面罩连通,在需要进行空气隔离防护时,连接独立气体输出口与外置呼吸面罩,保护消防灭火人员完全。水箱另一侧设置的凹槽可拆卸安装有储液瓶,储液瓶可根据需要配置储装泡沫原液,泡沫原液在需要时加入水箱中,通过高压水泵输出形成泡沫灭火液,或与再空气混合形成泡沫一空气灭火剂;水箱另一侧设置的凹槽也可以配置饮用水瓶,为消防人员野外灭火提供饮用水。本实用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在小型喷水便携式装置实现了多功能应用,将高压水雾、高压泡沫喷雾、压缩空气泡沫的多用途、多功能集于背负式灭火装置中,配置的附件可互换,实现空呼器与灭火器合二为一,并配置了防化面罩、饮水器等人性化设施;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结构紧凑,背负舒适性进一步提高,实现功能更全面。

图1是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负载承重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各构件连接原理示意图。图中,I是水箱,2是高压水泵,3是发动机,4是高压气瓶,5是储液瓶,6是背架,7是支架,8是气液混合腔,9是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结合图1至图3。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包括水箱1、高压水泵2、发动机3、高压气瓶4、储液瓶5和负载承重架,负载承重架由人背负的背架6和与背架6下部垂直连接固定的支架7构成。水箱I固定安装于负载承重架上部。高压水泵2与发动机3转动配合连接后悬挂安装于支架7两侧。水箱I两侧面有凹槽安装位,分别可拆卸固定高压气瓶4或储液瓶5。高压水泵2入口与水箱I连通、出口与气液混合腔8连通,高压气瓶4通过减压阀9与气液混合腔8另一入口连通,气液混合腔8出口与灭火喷枪连通。减压阀有两个气体输出口,一个气体输出口与气液混合腔8入口连通,另一个气体输出口与外置呼吸面罩连通。负载承重架垂直放置时,背架6两侧的最低点与支架7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0031 ] 高压水泵2与发动机3转动配合连接后通过挠性悬挂安装于支架7两侧。如图1所示,本灭火装置自带发动机3作为高压水泵2动力,采用开放式负载承重架集中负载安装各设备,包括水箱1、高压水泵2、发动机3、高压气瓶4、储液瓶5及其连接管件和控制阀门。水箱I采用异形结构,与装置下部的高压水泵2和发动机3匹配,也方便管道连接,水箱I的出水口设置在最低点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水源;水箱I两侧设置的凹槽分别用于固定高压气瓶4和储液瓶5,可以通过卡槽结构、固定带扣紧捆扎结构固定高压气瓶4和储液瓶5。如图2所示,负载承重架由人背负的背架6和与背架6下部垂直连接固定的支架7构成。其中背架6是一平板或与人背形体匹配有利于舒适背负的板状结构,支架7与背架6垂直连接固定形成T形,水箱I固定安装在整体背负装置的上部,高压水泵2和发动机3通过挠性悬挂结构平衡设置在支架7两侧,高压水泵2和发动机3的震动通过挠性悬挂结构得到充分减震,人背负的震动感受大大降低。如图3所示,装置连接结构是高压水泵2入口与水箱I连通、出口与气液混合腔8连通,高压气瓶4通过减压阀9与气液混合腔8另一入口连通,气液混合腔8出口与灭火喷枪连通,高压气瓶4还通过减压阀9设置有预留的气体输出口,预留的独立气体输出口可与外置呼吸面罩连通,在需要进行空气隔离防护时,连接预留的独立气体输出口与外置呼吸面罩,保护消防灭火人员完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包括水箱(I)、高压水泵(2)、发动机(3)、高压气瓶(4)、储液瓶(5)和负载承重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承重架由人背负的背架(6)和与背架(6)下部垂直连接固定的支架(7)构成; 所述水箱(I)固定安装于负载承重架上部; 所述高压水泵(2)与发动机(3)转动配合连接后悬挂安装于支架(7)两侧; 所述水箱(I)两侧面有凹槽安装位,分别可拆卸固定高压气瓶(4)或储液瓶(5); 所述高压水泵(2)入口与水箱(I)连通、出口与气液混合腔(8)连通,高压气瓶(4)通过减压阀(9 )与气液混合腔(8 )另一入口连通,气液混合腔(8 )出口与灭火喷枪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有两个气体输出口,一个气体输出口与气液混合腔(8)入口连通,另一个气体输出口与外置呼吸面罩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负载承重架垂直放置时,背架(6)两侧的最低点与支架(7)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泵(2)与发动机(3 )转动配合连接·后通过挠性悬挂安装于支架(7 )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背负式灭火装置。包括水箱、高压水泵、发动机、高压气瓶、储液瓶和负载承重架,负载承重架由人背负的背架和与背架下部垂直连接固定的支架构成;水箱固定在上部,高压水泵与发动机悬挂于支架两侧;水箱两侧面分别可拆卸固定高压气瓶或储液瓶;上述减压阀有两个气体输出口中一个气体输出口与外置呼吸面罩连通。本实用型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多功能应用,将高压水雾、高压泡沫喷雾、压缩空气泡沫的多用途、多功能集于背负式灭火装置中,配置的附件可互换,实现空呼器与灭火器合二为一,并配置了防化面罩、饮水器等人性化设施;本实用新型灭火装置结构紧凑,背负舒适性进一步提高,实现功能更全面。
文档编号A62C15/00GK203154673SQ20132019155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靖, 王念伟 申请人:西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