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及其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14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及其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及其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所述悬挂器有一个由杆体制成的螺线管,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最小横向尺寸,所述螺线管内的横向尺寸与所述防坠绳索的横向尺寸相应。所述杆塔从下到上分布有一列如上面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所述悬挂器配置有防坠绳索,所述防坠绳索通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所述防坠绳索的下端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述防坠绳索的上端固定在杆塔的上端部。本实用新型可只用一只手握住防坠绳索经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使悬挂器与防坠绳索形成索道,另一只手可牢牢地握住杆塔上的脚钉,避免作业人员失手坠落,保证人身安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攀登杆塔的保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及其 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 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及其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

【背景技术】
[0002] 高空作业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安全问题是首要的问题。仅在攀登杆塔(主要包 括电线杆和电塔)的过程中就存在着坠落的危险性。现有技术中有单人攀登杆塔和多人攀 登杆塔两种方式。
[0003] 单人攀登杆塔的方式是,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安全带配有两个大型挂钩,每一个 大型挂钩分别通过长带与安全带位于胸前位置的挂环连接。作业人员在通过脚钉攀登杆塔 时,先将一个大型挂钩挂在杆塔低处的横撑上,再攀登上3米左右的地方,将另一个大型挂 钩挂在杆塔高处的横撑上,然后,还要攀登下3米将杆塔低处横撑上的一个大型挂钩摘下, 继续攀登上6米左右的地方,将刚摘下的那一个挂钩挂在杆塔更高处的横撑上。按照上述 攀登的方式反复进行,一直攀登到杆塔顶部进行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完成后,下杆塔的攀登 方式与上述攀登方式相反。这样,可以确保在攀登杆塔的进程中始终有一个大型挂钩与杆 塔的横撑连接,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这样的攀登杆塔方式所用的时间比徒手 攀登杆塔的方式所用的时间增加了一倍至两倍的时间。由于只有大型挂钩才能挂在杆塔的 横撑上,这样的大型挂钩重量很重,使用轻型材料制成的大型挂钩,其重量一般也在2. 7kg 左右,所以,大大增加了作业人员的负重。
[0004] 多人攀登杆塔的方式是通过防坠绳索攀登杆塔的。防坠绳索是第一个攀登杆塔的 作业人员装设在杆塔的。装设防坠绳索的步骤如下:
[0005] 1、首先在铁塔底部固定防坠装置,防坠绳索穿过防坠装置。
[0006] 2、作业人员将防坠绳索的绳头通过挂钩挂在作业人员安全带胸前的挂环上,然后 按照前面所述单人攀登杆塔的方式攀登杆塔。在攀登塔过程中,从下到上每隔3米左右,在 脚钉处用随身携带的专用织带环包住防坠绳索,防坠绳索将专用织带环分为双环,将双环 依次套在脚钉上(参见图1 )。为了防止专用织带环从脚钉上脱出,还要用捆绑带将专用织带 环捆绑在脚钉上。当到达杆塔顶部时,作业人员摘下挂在胸前上的防坠绳索的绳头,并将绳 头挂在杆塔顶部的横撑上,杆塔下的作业人员将防坠绳索拉紧并固定在杆底部的横撑上。 这样一个由防坠绳索、脚钉和专用织带环构成的索道就安装完成了。
[0007] 3、其他作业人员可配备两个具有长带的小型挂钩借助索道攀登杆塔。在攀登杆塔 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在通过脚钉攀登杆塔时,先将一个小型挂钩挂在杆塔低处设有专用织 带环脚钉上方的防坠绳索上,再攀登上3米左右的地方,将另一个小型挂钩挂在杆塔高处 设有专用织带环脚钉上方的防坠绳索上,由于小型挂钩是挂在设有专用织带环脚钉上方的 防坠绳索上的,小型挂钩可沿着防坠绳索向上移动(参见图1),所以,作业人员不用攀登下 杆塔,只须将位于低处的那一个小型挂钩拉上来摘下即可。继续攀登上3米左右的地方,将 刚摘下的那一个挂钩挂在杆塔更高处设有专用织带环脚钉上方的防坠绳索上。按照上述攀 登的方式反复进行,一直攀登到杆塔顶部进行高空作业。
[0008] 4、高空作业完成后,下杆塔攀登方式的步骤与上述攀登方式的步骤相反。
[0009] 由于其他作业人员可配备两个具有长带的小型挂钩借助索道攀登杆塔,所以,不 但减轻了负重,而且不用往返攀登杆塔,大大加快了攀登的速度,几乎与徒手攀登的速度相 同。但是,由于在安装索道时必须用两只手配合操作,才能在脚钉处用随身携带的专用织带 环包住防坠绳索,将专用织带环套在脚钉上,用捆绑带将专用织带环捆绑在脚钉上,这样, 作业人员很容易失手坠落,造成人身伤害。又由于在安装索道时须要很多时间,特别是在脚 钉处用随身携带的专用织带环包住防坠绳索,将专用织带环套在脚钉上,用捆绑带将专用 织带环捆绑在脚钉上,这些动作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每设置一个专用织带环至少需要 一分钟的时间。一个杆塔通常至少需要设置10个专用织带环,因此,仅设置专用织带环就 需要至少10分钟的时间(这里不包括攀登杆塔所用的时间)。同理,仅拆卸专用织带环也需 要至少10分钟的时间(这里不包括攀登杆塔所用的时间)。这样,每装、拆一次索道需要至 少20分钟装拆专用织带环的时间(这里不包括攀登杆塔所用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10]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使用悬挂器可只用 一只手安装防坠绳索形成索道,另一只手可牢牢地握住杆塔上的脚钉,避免作业人员失手 坠落,保证人身安全。
[0011]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该具有防 坠装置的杆塔可只用一只手安装防坠绳索形成索道,另一只手可牢牢地握住杆塔上的脚 钉,避免作业人员失手坠落,保证人身安全。
[0012] 就悬挂器而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有 一个由杆体制成的螺线管,所述螺线管用于约束防坠绳索,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 隙大于防坠绳索的最小横向尺寸,所述螺线管内的横向尺寸与所述防坠绳索的横向尺寸相 应。
[0013] 所述螺线管的横截面呈圆环形,所述防坠绳索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螺线管相邻 两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直径,所述螺线管内径大于所述防坠绳索的直径。
[0014] 所述螺线管的一端有一个直杆体,所述直杆体的长度为30厘米至50厘米,所述直 杆体末端设置有螺纹,并配有两个夹紧螺母和一个锁定螺母。
[0015] 所述螺线管的轴线与所述直杆体的轴线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
[0016] 所述杆体是实心杆体或空心杆体。
[0017] 所述杆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矩形。
[0018] 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25圈至5圈。
[0019] 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5圈、2圈、2. 5圈、3圈或3. 5圈。
[0020] 本实用新型的防坠绳索的悬挂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悬挂器有一个由杆体制成的螺线管,所述螺线管相邻两 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最小横向尺寸,所述螺线管内的横向尺寸与所述防坠绳索的 横向尺寸相应的技术手段,悬挂器的一端可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安装在杆塔上,所以,可只 用一只手握住防坠绳索经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对每一个悬挂器 都进行此操作,使悬挂器与防坠绳索形成索道,另一只手可牢牢地握住杆塔上的脚钉,避免 作业人员失手坠落,保证人身安全。
[0022]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横截面呈圆环形,所述防坠绳索的横截面 呈圆形,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直径,所述螺线管内径大于所述 防坠绳索的直径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在相同用料的前提下,使螺线管内的空间最大, 有利于扩大防坠绳索的横截面积,提高防坠绳索的抗拉强度,而且,更容易将防坠绳索绕进 螺线管。
[0023] 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一端有一个直杆体,所述直杆体的长度为 30厘米至50厘米,所述直杆体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并配有两个夹紧螺母和一个锁定螺母的 技术手段,所以,悬挂器可兼作脚钉使用,同时,拆装更加方便。
[0024] 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轴线与所述直杆体的轴线相互平行的技 术手段,所以,可增加悬挂器对防坠绳索的握持力。当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轴线与所述直杆 体的轴线相互垂直的技术手段,有利于防坠绳索的拆装。
[0025] 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杆体是实心杆体的技术手段,所以,生产工艺简单。 当采用了所述杆体是空心杆体的技术手段,用同样多的材料制作出的悬挂器,其强度大大 增加。
[0026] 6、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杆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矩形的技 术手段,所以,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出多种的悬挂器。
[0027] 7、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25圈至5圈的技术手段,所以, 可快速地将防坠绳索绕进螺线管,每绕进一个螺线管仅需3秒钟的时间。一个杆塔通常需 要设置10个悬挂器,因此,将防坠绳索绕进10个悬挂器只需要30秒钟的时间(这里不包 括攀登杆塔所用的时间)。同理,将防坠绳索绕出10个悬挂器也只需要30秒钟的时间。这 样,每装、拆一次索道只需要至少1分钟装拆防坠绳索的时间(这里不包括攀登杆塔所用的 时间),是现有技术所用时间的二十分之一。同时,确保防坠绳索不会从螺线管内任意脱出。
[0028] 8、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5圈、2圈、2. 5圈、3圈或3. 5圈 的技术手段,所以,可进一步快速地将防坠绳索绕进螺线管,进一步确保防坠绳索不会从螺 线管内任意脱出。
[0029] 就杆塔而言,为了解决上述另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 所述杆塔从下到上分布有至少一列如上面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所述悬挂器配置有防坠 绳索,所述防坠绳索通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所述防坠绳索的下 端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述防坠绳索的上端固定在杆塔的上端部。
[0030] 所述防坠绳索配置有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固定在杆塔 的下端部,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包括一个框架,所述框架中固定有一个速差器和一个 导向滑轮,所述防坠绳索从速差器的一侧穿入从速差器的另一侧穿出经导向滑轮圆周从框 架中引出;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单设一列,相邻两个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之间的距离 为2米至3米;或者,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兼作脚钉使用。
[0031] 本实用新型的防坠绳索的悬挂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 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杆塔从下到上分布有至少一列如上面所述防坠绳 索的悬挂器,所述悬挂器配置有防坠绳索,所述防坠绳索通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 间隙绕进螺线管,所述防坠绳索的下端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述防坠绳索的上端固定在 杆塔的上端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只用一只手握住防坠绳索经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 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对每一个悬挂器都进行此操作,使悬挂器与防坠绳索形成索道,另一 只手可牢牢地握住杆塔上的脚钉,避免作业人员失手坠落,保证人身安全。
[0033] 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防坠绳索配置有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所述绳索速 差式防坠装置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包括一个框架,所述框架中 固定有一个速差器和一个导向滑轮,所述防坠绳索从速差器的一侧穿入从速差器的另一侧 穿出经导向滑轮圆周从框架中引出的技术手段,所以,防坠绳索在安装的过程中,始终处于 防坠状态,第一个安装索道的作业人员可配备两个具有长带的小型挂钩借助索道攀登杆塔 安装索道。在攀登杆塔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在通过脚钉攀登杆塔时,先将防坠绳索绕进低处 的悬挂器中,再将一个小型挂钩挂在该低处悬挂器上方的防坠绳索上,然后,攀登上3米左 右的地方,先将防坠绳索绕进该高处的悬挂器中,再将另一个小型挂钩挂在该高处悬挂器 上方的防坠绳索上,由于小型挂钩是挂在悬挂器上方的防坠绳索上的,小型挂钩可沿着防 坠绳索向上移动,所以,作业人员不用攀登下杆塔,只须将位于低处的那一个小型挂钩拉上 来摘下即可。继续攀登上3米左右的地方,先将防坠绳索绕进该更高处的悬挂器中,将刚摘 下的那一个挂钩挂在更高处悬挂器上方的防坠绳索上。按照上述攀登杆塔安装索道的方式 反复进行,一直攀登到杆塔顶部将防坠绳索挂在杆塔顶部的横撑上。又由于采用了所述防 坠绳索的悬挂器单设一列,相邻两个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之间的距离为2米至3米的技 术手段,所以,可提高悬挂器的使用寿命。当采用了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兼作脚钉使用的 技术手段,可增加悬挂器的使用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5] 图1为现有技术中索道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5为图4中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6为防坠绳在图5中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上的绕行结构示意图。
[0041] 图7为图5中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0042] 图8为图5中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侧面带绞架固定锁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坠绳索的悬挂器1有一个由杆体弯曲而 成的螺线管11,所述螺线管11用于约束防坠绳索3,当然,所述螺线管11也可以通过铸造 成形。所述螺线管11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3的最小横向尺寸,所述螺线管11 内的横向尺寸与所述防坠绳索3的横向尺寸相应。
[004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悬挂器有一个由杆体制成的螺线管,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 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最小横向尺寸,所述螺线管内的横向尺寸与所述防坠绳索的横 向尺寸相应的技术手段,悬挂器的一端可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安装在杆塔上,所以,可只用 一只手握住防坠绳索经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对每一个悬挂器都 进行此操作,使悬挂器与防坠绳索形成索道,另一只手可牢牢地握住杆塔上的脚钉,避免作 业人员失手坠落,保证人身安全。
[0045]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进,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螺线管11的横截面呈 圆环形,所述防坠绳索3的横截面呈圆形(图中未画),所述螺线管11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 大于防坠绳索3的直径,所述螺线管11内径大于所述防坠绳索3的直径。
[0046]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横截面呈圆环形,所述防坠绳索的横截面呈 圆形,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直径,所述螺线管内径大于所述防 坠绳索的直径的技术手段,所以,不但可在相同用料的前提下,使螺线管内的空间最大,有 利于扩大防坠绳索的横截面积,提高防坠绳索的抗拉强度,而且,更容易将防坠绳索绕进螺 线管。
[0047] 作为本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螺线管11的一端有一个 直杆体12,所述直杆体12的长度为30厘米至50厘米,所述直杆体12末端设置有螺纹,并 配有两个夹紧螺母13和一个锁定螺母1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螺线管11和直杆体12为一 体件。
[0048]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一端有一个直杆体,所述直杆体的长度为30 厘米至50厘米,所述直杆体的末端设置有螺纹,并配有两个夹紧螺母和一个锁定螺母的技 术手段,所以,悬挂器可兼作脚钉使用,同时,拆装更加方便。
[0049] 作为本实施方式再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螺线管11的轴线与所 述直杆体12的轴线相互平行,当然,也可以是所述螺线管11的轴线与所述直杆体12的轴 线相互垂直。
[0050]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轴线与所述直杆体的轴线相互平行的技术 手段,所以,可增加悬挂器对防坠绳索的握持力。当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轴线与所述直杆体 的轴线相互垂直的技术手段,有利于防坠绳索的拆装。
[0051] 作为本实施方式还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杆体(包括螺线管11的 曲杆体和直杆体12)是实心杆体或空心杆体。
[0052]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杆体是实心杆体的技术手段,所以,生产工艺简单。当 采用了所述杆体是空心杆体的技术手段,用同样多的材料制作出的悬挂器,其强度大大增 加。
[0053] 作为本实施方式又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杆体(包括螺线管11的 曲杆体和直杆体12)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矩形。
[0054]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杆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矩形的技术 手段,所以,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出多种的悬挂器。
[0055] 作为本实施方式更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螺线管11的圈数为 1. 25圈至5圈。
[0056]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25圈至5圈的技术手 段,所以,可快速地将防坠绳索绕进螺线管,每绕进一个螺线管仅需3秒钟的时间。一个杆 塔通常需要设置10个悬挂器,因此,将防坠绳索绕进10个悬挂器只需要30秒钟的时间(这 里不包括攀登杆塔所用的时间)。同理,将防坠绳索绕出10个悬挂器也只需要30秒钟的时 间。这样,每装、拆一次索道只需要1分钟装拆防坠绳索的时间(这里不包括攀登杆塔所用 的时间),是现有技术所用时间的二十分之一。同时,确保防坠绳索不会从螺线管内任意脱 出。
[0057] 作为本实施方式再更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螺线管11的圈数为 1. 5圈、2圈、2. 5圈、3圈或3. 5圈。
[0058]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5圈、2圈、2. 5圈、3圈或3. 5圈的 技术手段,所以,可进一步快速地将防坠绳索绕进螺线管,进一步确保防坠绳索不会从螺线 管内任意脱出。
[0059]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2,所述杆塔2为电线杆或电塔,或 建筑、通讯、桥梁等多种高空作业场所的铁架,所述杆塔从下到上分布有至少一列如上面所 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1,所述悬挂器1配置有防坠绳索3,所述防坠绳索3通过所述螺线管 11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11,所述防坠绳索3的下端固定在杆塔2的下端部,所 述防坠绳索3的上端固定在杆塔2的上端部。
[0060]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杆塔从下到上分布有至少一列如上面所述防坠绳索 的悬挂器,所述悬挂器配置有防坠绳索,所述防坠绳索通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 隙绕进螺线管,所述防坠绳索的下端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述防坠绳索的上端固定在杆 塔的上端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只用一只手握住防坠绳索经过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 的间隙绕进螺线管,对每一个悬挂器都进行此操作,使悬挂器与防坠绳索形成索道,另一只 手可牢牢地握住杆塔上的脚钉,避免作业人员失手坠落,保证人身安全。
[0061]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改进,如图4至图8所示,所述防坠绳索3配置有绳索速差 式防坠装置4,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4固定在杆塔2的下端部,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 置4包括一个框架41,框架中固定有一个速差器42和一个导向滑轮43,防坠绳索3从速差 器42的一侧穿入从速差器42的另一侧穿出经导向滑轮43圆周从框架41中引出;在所述 框架41的侧壁上设置有锁扣环45。
[0062]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速差器42是一种现有技术,为了保证绳索3在导向 滑轮43上顺利穿过,所述框架41中在导向滑轮43 -个侧面上下分别还设置有绳索助向滑 轮46和绳索防脱滑轮47,所述绳索3至少绕过二分之一导向滑轮43圆周从绳索助向滑轮 46引出。
[0063]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框架41是由金属板相围焊接的框架,也可以是 框式铝合金型材,速差器42和导向滑轮43通过销轴和螺栓固定在框架41中。
[0064] 如图8所示,在实际的应用中,所述装置是被固定在要登高的架子上,为了保证固 定牢固,所述锁扣环上穿有绞架固定锁扣48,所述绞架固定锁扣包括有直角锁杆481和锁 紧螺母482,直角锁杆上设有螺纹,锁紧螺母旋在直角锁杆上,在锁紧螺母内侧的直角锁杆 上套有锁勾块483。为了平时携带方便,所述直角锁杆是由两个直锁杆通过锁扣连接而成。
[0065] 本装置的使用原理是:将本装置通过绞架固定锁扣固定在电力、风电、建筑、通讯、 桥梁等多种高空作业场所的铁架上,高空作业人员携带绳索向上攀登,每3米将绳索穿过 一个在铁架上设置的一个悬挂器直至作业面,每3米设置的悬挂器是防止绳索距离过长时 坠落力度过大,伤害作业人员安全;悬挂器和速差器形成双保险保护装置,当高空作业人员 发生坠落时速差器利用物体下坠加速时产生速差的原理会迅速将绳索拉紧,防止高空作业 人员坠落,本装置绳索从10米到100米伸缩自如,人在高空作业时意外坠落马上锁止,有效 保障了人身安全;是目前国内的高空作业领域内,高空作业人员的一款理想的保护设备。本 装置安装简单快捷,有双保险保护装置,安装好后不会脱落,重量轻,体积小,在电力系统等 多种领域得到高空作业人员极其优秀的评价。
[0066] 所述防坠绳索3的悬挂器单设一列,相邻两个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1之间的距 离为2米至3米;或者,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1兼作脚钉使用,所述脚钉均由具有直杆体 的悬挂器1代替,也可以是自下而上每隔2米处的脚钉用具有直杆体的悬挂器1代替,还可 以是自下而上每隔3米处的脚钉用具有直杆体的悬挂器1代替。
[0067] 本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了所述防坠绳索配置有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所述绳索速差 式防坠装置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包括一个框架,所述框架中固 定有一个速差器和一个导向滑轮,所述防坠绳索从速差器的一侧穿入从速差器的另一侧穿 出经导向滑轮圆周从框架中引出的技术手段,所以,防坠绳索在安装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防 坠状态,第一个安装索道的作业人员可配备两个具有长带的小型挂钩借助索道攀登杆塔安 装索道。在攀登杆塔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在通过脚钉攀登杆塔时,先将防坠绳索绕进低处的 悬挂器中,再将一个小型挂钩挂在该低处悬挂器上方的防坠绳索上,然后,攀登上3米左右 的地方,先将防坠绳索绕进该高处的悬挂器中,再将另一个小型挂钩挂在该高处悬挂器上 方的防坠绳索上,由于小型挂钩是挂在悬挂器上方的防坠绳索上的,小型挂钩可沿着防坠 绳索向上移动,所以,作业人员不用攀登下杆塔,只须将位于低处的那一个小型挂钩拉上来 摘下即可。继续攀登上3米左右的地方,先将防坠绳索绕进该更高处的悬挂器中,将刚摘下 的那一个挂钩挂在更高处悬挂器上方的防坠绳索上。按照上述攀登杆塔安装索道的方式反 复进行,一直攀登到杆塔顶部将防坠绳索挂在杆塔顶部的横撑上。又由于采用了所述防坠 绳索的悬挂器单设一列,相邻两个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之间的距离为2米至3米的技术 手段,所以,可提高悬挂器的使用寿命。当采用了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兼作脚钉使用的技 术手段,可增加悬挂器的使用功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器有一个由杆体制成的螺线管,所 述螺线管用于约束防坠绳索,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最小横向尺 寸,所述螺线管内的横向尺寸与所述防坠绳索的横向尺寸相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的横截面呈圆环 形,所述防坠绳索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大于防坠绳索的直径, 所述螺线管内径大于所述防坠绳索的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的一端有一个直 杆体,所述直杆体的长度为30厘米至50厘米,所述直杆体末端设置有螺纹,并配有两个夹 紧螺母和一个锁定螺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的轴线与所述直 杆体的轴线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是实心杆体或空心 杆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椭 圆形、正方形或矩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25圈 至5圈。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线管的圈数为1. 5圈、 2圈、2. 5圈、3圈或3. 5圈。
9. 一种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从下到上分布有至少一列如权利 要求1至8之一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所述悬挂器配置有防坠绳索,所述防坠绳索通过所 述螺线管相邻两环之间的间隙绕进螺线管,所述防坠绳索的下端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 述防坠绳索的上端固定在杆塔的上端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防坠装置的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坠绳索配置有绳索 速差式防坠装置,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置固定在杆塔的下端部,所述绳索速差式防坠装 置包括一个框架,所述框架中固定有一个速差器和一个导向滑轮,所述防坠绳索从速差器 的一侧穿入从速差器的另一侧穿出经导向滑轮圆周从框架中引出;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 单设一列,相邻两个所述防坠绳索的悬挂器之间的距离为2米至3米;或者,所述防坠绳索 的悬挂器兼作脚钉使用。
【文档编号】A62B35/00GK203898986SQ20142033878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孙立波 申请人:北京成昊硕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