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道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465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道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高楼上往下跳从而实现逃生的滑道逃生装置,属于高空逃生技术。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较高的位置身处险境需要逃生时,例如高楼,往往只能冒险向下逃,或向上逃到更高的位置等待救援。另外,还能够通过云梯、绳索甚至直升飞机实现逃生。通过直升飞机逃生通常都不太现实,一是救援成本过高,二是受救援环境限制,并且每次能够救援的人数较少。

如果采用云梯的方式救援,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云梯的高度有限,现有的楼房往往超过百米,云梯的高度升不到较高的楼层,二是云梯的通行能力有限,救援速度较慢,三还会受到架设进出场地的限制,四是反应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到达现场。

最简单实用的是用绳索来逃生,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绳索固定困难,二是攀爬的难度较大,通常人们都没有受过攀爬的专业训练,容易失手摔下,三是火灾的火苗蹿出楼外时,还可能烧断绳索或烧伤逃生人员。

所以,很多时候人们虽然受困,只能选择被动地等待救援。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用于主动逃生的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人被困在高处时能够用于主动逃生的工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道逃生装置,主要由逃生入口1、螺旋形滑道2、逃生出口3和缓降设备组成;逃生入口固定在楼顶上,逃生入口为孔径逐渐缩小的两端开口的筒状,逃生入口的出口端设有连接套11,逃生入口的出口端通过连接套与滑道的入口端连通,滑道的出口端与逃生出口3连通;滑道2通过固定套21固定在楼体上,相邻的滑道之间设有支撑杆22;逃生出口远离滑道的末端的顶部设有向滑道方向凹陷的逃生槽31;逃生时,逃生者携带缓降设备进入逃生入口,再沿滑道向下从逃生出口滑出,到达逃生槽后,逃生者就能够借助逃生槽的两个侧壁站立起来离开。

所述的缓降设备选用逃生船,逃生船上设有安全带,逃生者坐到逃生船上系上安全带。

滑道内腔两侧设有对称的向外凹陷的滑槽,逃生船两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向外突出的滑轨,逃生船通过滑轨沿滑槽向下滑动,直至逃生船在惯性作用下滑进逃生出口再从逃生出口滑出。

在逃生入口两侧设有引导槽,引导槽与滑道的滑槽连通。

逃生出口的孔径大于滑道的孔径,使逃生船及其两侧的滑轨能够沿逃生出口内腔滑动。

所述的缓降设备选用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的直径小于滑道的内孔直径。

有益效果

1、将滑道逃生通道固定在楼体上,出现紧急情况时,逃生者通过缓降设备从滑道滑下逃生;

2、如果缓降设备为降落伞,逃生者背上降落伞跳进滑道逃生,由于降落伞打开后直径小于滑道的内腔直径,降落伞给逃生者一个向上的拉力,使逃生者下降的速度减慢,从而能够安全从滑道滑出;

3、如果是采用逃生船的方式,逃生者坐在逃生船上,逃生船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其两侧的滑轨沿滑道内的滑槽向下滑动实现逃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使用状态时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滑道逃生装置,主要由逃生入口1、螺旋形滑道2、逃生出口3和缓降设备组成。

逃生入口固定在楼顶上,固定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在楼顶的围栏顶上,一种是在围栏顶上设有向下凹陷的定位槽,将逃生入口固定在定位槽里。

逃生入口为孔径逐渐缩小的两端开口的筒状,使逃生者能够方便地进入逃生入口。

逃生入口的出口端设有连接套11,逃生入口的出口端通过连接套与滑道的入口端连通,滑道的出口端与逃生出口3连通,连通方式主要为焊接或螺纹连接或套接等常用连通方式。

滑道2通过固定套21固定在楼体上,相邻的滑道之间设有支撑杆22固定相邻的滑道之间的距离。

逃生出口远离滑道的末端的顶部设有向滑道方向凹陷的逃生槽31;逃生时,逃生者携带缓降设备进入逃生入口,再沿滑道向下从逃生出口滑出,到达逃生槽后,逃生者就能够借助逃生槽的两个侧壁站立起来离开。

所述的缓降设备有多种选择,优选逃生船或降落伞。当选用逃生船,逃生船上设有安全带,逃生者坐到逃生船上系上安全带。

滑道内腔两侧设有对称的向外凹陷的滑槽,逃生船两侧设有与滑槽对应的向外突出的滑轨,逃生船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滑轨沿滑槽向下滑动,直至逃生船在惯性作用下滑进逃生出口再从逃生出口滑出。逃生船通常为充气船,平时储存在楼顶的储藏室,需要使用时再迅速充气投入使用。逃生船充气后先放进逃生入口,一艘逃生船可以坐一到六个人,逃生者坐到逃生船上后,系好安全带,然后在他人的帮助下推动逃生船向滑道的方向推,或坐在逃生船上的人自行用双手反向推逃生入口两侧,逃生船向滑道的方向移动,当逃生船滑到靠近滑道的位置时,在逃生入口两侧设有引导槽,引导槽与滑道的滑槽连通,逃生船两侧的滑轨分别进入一个引导槽,当逃生船继续沿引导槽向滑道移动,逃生船两侧的滑轨在引导槽的引导下分别进入对应的滑槽。

逃生船沿滑道向下滑动的速度,取决于滑轨与滑槽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为减缓下滑的速度,在滑槽壁上设置多个突起,在滑轨上也设置多个突起,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逃生出口的孔径大于滑道的孔径,使逃生船及其两侧的滑轨能够沿逃生出口内腔滑动。

所述的缓降设备选用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的直径小于滑道的内孔直径,降落伞使逃生者在滑道内滑动时增加空气的阻力,减缓逃生者滑动的速度,使逃生者能够安全沿滑道滑出。

滑道由多节螺旋形圆筒组成,这些圆筒间通过滑道套连接。

滑道套两侧的圆筒在滑道套内紧贴在一起,使相邻的滑道的滑槽对接。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发明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