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3767发布日期:2020-08-07 18:2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呼吸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呼吸器作为一种呼吸保护装备,已广泛应用于重工业、污水处理、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用于消防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处理火灾、有害物质泄漏、烟雾、缺氧等恶劣的作业现场,从而进行火灾源侦测、灭火、救灾、抢险和救援等工作。

空气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是:以压缩空气为供气源,当打开气瓶阀时,贮存在气瓶内的高压空气通过气瓶阀进入减压器组件,高压空气被减压为中压,中压空气经中压管进入安装在面罩上供气阀,供气阀根据使用者的呼吸要求,提供来自压缩气瓶内的空气。当人吸气时,供气阀开启,提供气流;当人呼气时,阀门关闭,呼出的气体经面罩上的呼气阀排出,当停止呼气时,呼气阀关闭,准备下一次吸气。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呼吸循环过程。

在空气呼吸器的使用过程中,将气瓶的气瓶阀与减压器通过g5/8螺纹连接起来的动作是每次必须要做的,而现有产品中存在的问题是(如图1和图2),气瓶阀螺纹与减压器手轮螺纹经常对不齐,即图中气瓶阀的螺纹中心线a,与减压器手轮的螺纹中心线b不在同一直线上。实际操作中,即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调整才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将螺纹副连接起来。这样,一方面造成消防员浪费救援时间,错过救援时机。另一方面,经常出现角度不合适时操作人员强行拧入螺纹,导致螺纹副损坏的情况。同样(如图3),该问题也出现在气瓶快换装置上,该装置为将气瓶阀与减压器相互按压即可连接,原本用于提高减压器与气瓶阀连接速率,但由于出现了上述角度问题,导致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提高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支架和弹簧,所述的减压器的端部设有连接部,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一间隙,所述的连接部能通过连接件与支架转动相连并位于间隙中部,所述的弹簧包括缠绕于连接部两端与支架之间的缠绕部、前侧的弹力部和后侧的承力部,所述的承力部上侧设有连接于支架上的阻挡部,所述的弹力部向上侧倾斜以向减压器施加由弹力部指向减压器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支架上相对设有一对通孔,所述的连接部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栓与通孔相配合,从而实现减压器与支架之间的连接。

所述的支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近端分别向上设有延伸段,两段延伸段之间形成所述的间隙。

所述的弹簧的承力部包括第一直段,第一直段的两端分别向前延伸至间隙处的连接部两端与支架之间并缠绕若干圈,从而形成两段缠绕部,且两段缠绕部的两端分别紧贴支架和连接部,两段缠绕部的自由端分别向前延伸并通过第二直段相连,以形成弹力部。

所述的支架连接在背板支架上。

所述的支架上设有螺栓孔,用于实现与背板支架的连接。

所述的连接部为一圆柱体。

所述的阻挡部两端连接在弹簧的弹力部与支架之间的连接件上,阻挡部的两端向后延伸并相连后位于弹簧的承力部的上侧。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

1.可明显提高减压器与气瓶阀连接速率,提高消防员救援效率。

2.不仅对于螺纹副连接的减压器与气瓶阀有效,还能改善气瓶快换装置的使用表现与体验。

3.不对减压器与气瓶阀作任何结构改变,仅改变减压器与背板支架的连接方式即可,适用于对市场上大部分老旧产品的改进升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一种现有技术的连接剖视图;

图3是一种现有技术的气瓶快换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一种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螺栓2.减压器3.弹簧4.第二支架5.第一支架6.气瓶阀7.减压器手轮8.第二直段9.缠绕部10.第一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现有的减压器与气瓶阀的实际连接操作中,需要操作人员反复调整才能找到合适的角度将螺纹副连接起来,容易导致浪费救援时间和连接结构损坏的问题。而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如图3-图6所示,其包括支架和弹簧,在减压器的端部设有连接部,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部呈圆柱体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一间隙,所述的连接部能通过连接件与支架转动相连并位于间隙中部,所述的弹簧包括缠绕于连接部两端与支架之间的缠绕部、前侧的弹力部和后侧的承力部,所述的承力部上侧设有连接于支架上的阻挡部,所述的弹力部向上侧倾斜以向减压器施加由弹力部指向减压器的作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近端分别向上设有延伸段,两段延伸段之间形成所述的间隙,并且两段所述的延伸段上相对设有通孔,所述的连接部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栓与通孔相配合,从而实现减压器与支架之间的转动连接。且所述的支架上能够预先开设有螺栓孔,用于实现与外部结构的连接。此外,所述的支架的后侧还设有所述的阻挡部,用于抵持于承力部上侧,使得下压后的弹性部能够通过弹性力复位。本实施方式中,阻挡部两端连接在弹簧的弹力部与支架之间的螺栓上,且阻挡部的两端向后延伸并相连位于弹簧的承力部的上侧。

结合图4,所述的弹簧的承力部包括第一直段,第一直段的左端向前延伸至间隙处的连接部左端与支架之间并缠绕若干圈,第一直段的右端向前延伸至间隙处的连接部右端与支架之间并缠绕若干圈,从而形成两段缠绕部,且优选地,两段缠绕部的两端分别紧贴支架和连接部,两段缠绕部的自由端分别向前延伸并通过第二直段相连,以形成弹力部。

实施例1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栓将减压器与弹簧串联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背板支架上。初始状态下,由于有弹簧的弹力部的作用,减压器具有一个相对于固定的支架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使得减压器稳定在一个相对高点位置上。当气瓶阀接触到减压器时,中心线a与中心线b并不共线。当气瓶阀继续向下移动时,减压器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此过程中,中心线a与中心线b必将有一瞬间为共线。此时,螺纹副即可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弹簧,所述的减压器的端部设有连接部,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一间隙,所述的连接部能通过连接件与支架转动相连并位于间隙中部,所述的弹簧包括缠绕于连接部两端与支架之间的缠绕部、前侧的弹力部和后侧的承力部,所述的承力部上侧设有连接于支架上的阻挡部,所述的弹力部向上侧倾斜以向减压器施加由弹力部指向减压器的作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相对设有一对通孔,所述的连接部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孔,用于通过螺栓与通孔相配合,从而实现减压器与支架之间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近端分别向上设有延伸段,两段延伸段之间形成所述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的承力部包括第一直段,第一直段的两端分别向前延伸至间隙处的连接部两端与支架之间并缠绕若干圈,从而形成两段缠绕部,且两段缠绕部的两端分别紧贴支架和连接部,两段缠绕部的自由端分别向前延伸并通过第二直段相连,以形成弹力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连接在背板支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设有螺栓孔,用于实现与背板支架的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为一圆柱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部两端连接在弹簧的弹力部与支架之间的连接件上,阻挡部的两端向后延伸并相连后位于弹簧的承力部的上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呼吸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减压器与气瓶阀的连接方向自动调节装置,减压器的端部设有连接部,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一间隙,所述的连接部能通过连接件与支架转动相连并位于间隙中部,所述的弹簧包括缠绕于连接部两端与支架之间的缠绕部、前侧的弹力部和后侧的承力部。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可明显提高减压器与气瓶阀连接速率,提高消防员救援效率。不仅对于螺纹副连接的减压器与气瓶阀有效,还能改善气瓶快换装置的使用表现与体验。不对减压器与气瓶阀作任何结构改变,仅改变减压器与背板支架的连接方式即可,适用于对市场上大部分老旧产品的改进升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政;黄锦;吕建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亚安全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5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