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6358发布日期:2021-01-08 12:1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保护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安全带是防止高处坠落的安全用具,当高度超过2m,没有其他防止坠落的措施时,必须使用安全带。使用原则为:高挂低用。过去安全带用皮革、帆布或化纤材料制成,按国家标准现已生产了锦纶安全带,按工作情况分为:高空作业绵纶安全带、架子工用锦纶安全带、电工用绵纶安全带等种类,这些都需要可靠挂点进行挂设,而现场环境很难提供合适挂点,且高空作业时,安全带的吊绳极易影响的作业人员的自身平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包括背带、设于背带上的电子陀螺仪、安全气囊、中央处理器、弹射装置,所述电子陀螺仪共5个,所述安全气囊共3个,所述弹射装置共6个;所述背带在佩戴时:所述背带从人体颈部到达脚部,5个所述电子陀螺仪分别位于人体的四肢及腹部,1个所述安全气囊围绕于人体的胸前和背部,2个所述安全气囊位于膝关节处,6个所述弹射装置分别位于人体的肩部、腰部、手臂处;所述电子陀螺仪、安全气囊、弹射装置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作为改进,位于肩部的所述弹射装置可根据运动姿态,发射端做180°调整。

作为改进,位于腰部的所述弹射装置可以根据运动姿态,发射端做360°调整。

作为改进,所述弹射装置的弹射绳索采用承受力4000n的海钓鱼线,所述弹射装置的弹射绳索的弹射端设有弹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无须挂点、快捷高效、适用性强、安全保护效果好,作业人员可以灵活的运动,不影响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的背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穿戴时电子陀螺仪、安全气囊、中央处理器、弹射装置所处位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的腰部弹射装置调整角度范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的肩部弹射装置调整角度范围的示意图。

图5为弹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腰部弹射装置、肩部弹射装置佩戴时位置角度示意图。

图7为弹射装置未激发时状态图。

图8为弹射装置激发时状态图。

图9为弹头飞行状态图。

如图所示:1、背带,2、电子陀螺仪,3、安全气囊,4、中央处理器,5、弹射装置,6、开关,7、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8,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包括背带1、设于背带1上的电子陀螺仪2、安全气囊3、中央处理器4、弹射装置5,所述电子陀螺仪2共5个,所述安全气囊3共3个,所述弹射装置5共6个;所述背带1在佩戴时:所述背带1从人体颈部到达脚部,5个所述电子陀螺仪2分别位于人体的四肢及腹部,1个所述安全气囊3围绕于人体的胸前和背部,2个所述安全气囊3位于膝关节处,6个所述弹射装置5分别位于人体的肩部、腰部、手臂处;所述电子陀螺仪2、安全气囊3、弹射装置5均与中央处理器4连接。

位于肩部的所述弹射装置5可根据运动姿态,发射端做180°调整,肩部的弹射装置5为水平放置,其旋转面向外。

位于腰部的所述弹射装置5可以根据运动姿态,发射端做360°调整,腰部弹射装置5为竖直放置,其旋转腰部为竖直放置,其旋转面向外,手臂方向做30°夹角进行避让,尽量减少对人体伤害。

所述弹射装置5的弹射绳索采用承受力4000n的海钓鱼线,所述弹射装置5的弹射绳索的弹射端设有弹头。

所述电子陀螺仪2用于采集运动轨迹、运动方向、加速度数据,所述中央处理器4对电子陀螺仪2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评估分析,得出运动状态,根据运动状态结论控制安全气囊3与弹射装置5做出反应,当有3处电子陀螺仪2的加速度接近为g,且加速度时间达到0.5s,安全气囊3与弹射装置5激活,安全气囊3打开,弹射装置5根据其整体运动轨迹的反方向进行弹射绳索,将弹头弹射出去倒挂于周围建筑物,形成挂绳,其中弹射装置5激发时,通过弹射装置5内的开关6启动,扭簧7瞬间将弹射孔打开成45°后进行发射,弹射方式可以运用爆破原理,在底部加装火药,通过电点火,点燃火药使气体瞬间产生膨胀,推出头部,也可以通过高压缩气体罐,通过电控闸,瞬间释放大量气体,推出头部,弹射装置5内弹射绳索可采用在母体内设置绕线,飞行拽线,也可以采用在弹头尾部设置绕线,飞行拋线。

本实用新型无须挂点、快捷高效、适用性强、安全保护效果好,作业人员可以灵活的运动,不影响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1)、设于背带(1)上的电子陀螺仪(2)、安全气囊(3)、中央处理器(4)、弹射装置(5),所述电子陀螺仪(2)共5个,所述安全气囊(3)共3个,所述弹射装置(5)共6个;

所述背带(1)在佩戴时:所述背带(1)从人体颈部到达脚部,5个所述电子陀螺仪(2)分别位于人体的四肢及腹部,1个所述安全气囊(3)围绕于人体的胸前和背部,2个所述安全气囊(3)位于膝关节处,6个所述弹射装置(5)分别位于人体的肩部、腰部、手臂处;

所述电子陀螺仪(2)、安全气囊(3)、弹射装置(5)均与中央处理器(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肩部的所述弹射装置(5)可根据运动姿态,发射端做180°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腰部的所述弹射装置(5)可以根据运动姿态,发射端做360°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装置(5)的弹射绳索采用承受力4000n的海钓鱼线,所述弹射装置(5)的弹射绳索的弹射端设有弹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空坠落自救安全装置,包括背带、设于背带上的电子陀螺仪、安全气囊、中央处理器、弹射装置,所述电子陀螺仪共5个,所述安全气囊共3个,所述弹射装置共6个;所述背带在佩戴时:所述背带从人体颈部到达脚部,5个所述电子陀螺仪分别位于人体的四肢及腹部,1个所述安全气囊围绕于人体的胸前和背部,2个所述安全气囊位于膝关节处,6个所述弹射装置分别位于人体的肩部、腰部、手臂处;所述电子陀螺仪、安全气囊、弹射装置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须挂点、快捷高效、适用性强、安全保护效果好,作业人员可以灵活的运动,不影响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国浩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1.0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