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5194发布日期:2022-10-28 22: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呼吸器,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在布满烟雾、粉尘或者有害污染物的空间中执行工作任务,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特定的呼吸装置,此类装置通过风扇送风,该气流经过包含过滤、消毒等处理后供人呼吸,其中所采用的风扇一般为滚珠马达风扇,使用过程中不仅噪音巨大,而且极易发热,为设计、制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此类装置的另外一个附加技术问题是,风扇的入风口直接与面壳上的进风窗口相对,而面壳上的进风窗口尺寸一般与风扇入风口尺寸相当,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空气吸入量不够,进而发生呼吸不适等情况,因此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设备噪音,同时可减低发热量,有助于提高续航能力,结构布局合理,易于设计和制造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包括有底壳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上的顶壳,所述底壳内固定有中壳,所述中壳与所述底壳形成的空间内设有pcb板、风扇和充电电池,所述风扇和充电电池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所述底壳的端部设有出风接头,所述风扇为含油液压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接头相连通,所述中壳上开设有进风窗口,所述顶壳上开设有进风网孔,所述进风网孔、所述进风窗口和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依次连通。
6.优选地,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风扇相邻设置,所述pcb板设于所述充电电池顶部。
7.优选地,所述底壳内固定有防护框,所述pcb板、风扇和充电电池均设于所述防护框内侧。
8.优选地,所述中壳卡设于所述防护框内,且所述中壳与所述防护框紧密配合。
9.优选地,所述顶壳的顶部均布有多个进风网孔,所述中壳与所述顶壳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中壳的顶面形成有多个导流立板。
10.优选地,所述中壳的顶面形成有围板,所述进风窗口和多个导流立板均位于所述围板内侧。
11.优选地,所述底壳和所述顶壳拼合成长方体形状。
12.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设有按键,所述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按键孔,所述按键穿过所述按键孔,所述pcb板上设有多个指示灯,所述底壳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指示灯孔,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指示灯孔一一对应。
13.优选地,所述顶壳的两侧内壁上均形成有凸块,所述凸块呈长条状,且所述凸块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底壳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凸块卡设于所述卡
槽内。
14.优选地,所述顶壳的内侧设有加强条棱,所述加强条棱形成于所述顶壳的内侧壁与顶壁之间。
15.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中,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相对拼合后组成壳体结构,并且在所述中壳与所述底壳形成的空间内同时设有pcb板、风扇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用于保证pcb板和风扇持续工作,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风扇选用为含油液压风扇,该含油液压风扇噪音低、转速更高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风量要求,同时降低了呼吸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的分解图;
18.图3为底壳与顶壳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2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所述底壳1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1上的顶壳2,所述底壳1内固定有中壳3,所述中壳3与所述底壳1形成的空间内设有pcb板4、风扇5和充电电池6,所述风扇5和充电电池6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4,所述底壳1的端部设有出风接头10,所述风扇5为含油液压风扇,所述风扇5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接头10相连通,所述中壳3上开设有进风窗口30,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进风网孔20,所述进风网孔20、所述进风窗口30和所述风扇5的进风口依次连通。
21.上述结构中,所述底壳1与所述顶壳2相对拼合后组成壳体结构,并且在所述中壳3与所述底壳1形成的空间内同时设有pcb板4、风扇5和充电电池6,所述充电电池6用于保证pcb板4和风扇5持续工作,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风扇5选用为含油液压风扇,该含油液压风扇噪音低、转速更高等特点,极大地满足了风量要求,同时降低了呼吸装置的设计和制造难度,较好地满足了应用需求。
22.关于壳体内部结构布局,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电池6与所述风扇5相邻设置,所述pcb板4设于所述充电电池6顶部。
23.为了对壳体内部机构起到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内固定有防护框7,所述pcb板4、风扇5和充电电池6均设于所述防护框7内侧。
24.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壳3卡设于所述防护框7内,且所述中壳3与所述防护框7紧密配合。
25.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壳2的顶部均布有多个进风网孔20,所述中壳3与所述顶壳2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中壳3的顶面形成有多个导流立板31。进一步地,所述中壳3的顶面形成有围板32,所述进风窗口30和多个导流立板31均位于所述围板32内侧。
26.上述结构中,所述中壳3与所述顶壳2之间形成的间隙作为气流通道,同时所述顶壳2的顶部布满进风网孔20,使得进风量足够,当气流经过进风网孔20进入所述顶壳2内侧时,在多个导流立板31的作用下将气流导入所述进风窗口30,进而吸入所述风扇5的进风
口,基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扩大了进风区域面积,同时在多个导流立板31配合下提高气流传导效果,有效保证了进风量,进而提升呼吸舒适度。
27.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和所述顶壳2拼合成长方体形状。实际应用中,该壳体可连接背带,以便作业人员背于身上。
28.为了方便键入控制指令以及发出灯光提示,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4上设有按键40,所述底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按键孔11,所述按键40穿过所述按键孔11,所述pcb板4上设有多个指示灯41,所述底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指示灯孔12,所述指示灯41与所述指示灯孔12一一对应。
29.关于所述底壳1和所述顶壳2的卡合关系,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壳2的两侧内壁上均形成有凸块21,所述凸块21呈长条状,且所述凸块21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底壳1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凸块21相对应的卡槽13,所述凸块21卡设于所述卡槽13内。
30.上述结构中,基于所述凸块21与所述卡槽13的卡接配合,可方便于组装所述底壳1和所述顶壳2,进而降低装配难度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31.为了提升所述顶壳2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壳2的内侧设有加强条棱22,所述加强条棱22形成于所述顶壳2的内侧壁与顶壁之间。
32.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壳(1)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1)上的顶壳(2),所述底壳(1)内固定有中壳(3),所述中壳(3)与所述底壳(1)形成的空间内设有pcb板(4)、风扇(5)和充电电池(6),所述风扇(5)和充电电池(6)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4),所述底壳(1)的端部设有出风接头(10),所述风扇(5)为含油液压风扇,所述风扇(5)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接头(10)相连通,所述中壳(3)上开设有进风窗口(30),所述顶壳(2)上开设有进风网孔(20),所述进风网孔(20)、所述进风窗口(30)和所述风扇(5)的进风口依次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池(6)与所述风扇(5)相邻设置,所述pcb板(4)设于所述充电电池(6)顶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内固定有防护框(7),所述pcb板(4)、风扇(5)和充电电池(6)均设于所述防护框(7)内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3)卡设于所述防护框(7)内,且所述中壳(3)与所述防护框(7)紧密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2)的顶部均布有多个进风网孔(20),所述中壳(3)与所述顶壳(2)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中壳(3)的顶面形成有多个导流立板(3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3)的顶面形成有围板(32),所述进风窗口(30)和多个导流立板(31)均位于所述围板(32)内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 和所述顶壳(2)拼合成长方体形状。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4)上设有按键(40),所述底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按键孔(11),所述按键(40)穿过所述按键孔(11),所述pcb板(4)上设有多个指示灯(41),所述底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指示灯孔(12),所述指示灯(41)与所述指示灯孔(12)一一对应。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2)的两侧内壁上均形成有凸块(21),所述凸块(21)呈长条状,且所述凸块(21)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底壳(1)的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凸块(21)相对应的卡槽(13),所述凸块(21)卡设于所述卡槽(13)内。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2)的内侧设有加强条棱(22),所述加强条棱(22)形成于所述顶壳(2)的内侧壁与顶壁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式电动呼吸装置,其包括有底壳以及盖合于所述底壳上的顶壳,所述底壳内固定有中壳,所述中壳与所述底壳形成的空间内设有PCB板、风扇和充电电池,所述风扇和充电电池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所述底壳的端部设有出风接头,所述风扇为含油液压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接头相连通,所述中壳上开设有进风窗口,所述顶壳上开设有进风网孔,所述进风网孔、所述进风窗口和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降低设备噪音,同时可减低发热量,有助于提高续航能力,而且结构布局合理,易于设计和制造。造。造。


技术研发人员:曾招斌 黄志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瑞圣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2
技术公布日:2022/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