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6836发布日期:2023-04-19 21:2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防火隔离带,具体涉及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


背景技术:

1、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很大,消防官兵在控制火情避免火势过度蔓延往往也使用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起着隔离空间的作用,使用过程中都是将防火隔离带移动至火势边缘,并列放置,来阻挡火势蔓延。

2、目前市场上的防火隔离带在使用过程中,若在地面凹凸不平的情况下,隔离板在并列放置的过程中,各个隔离板之间容易出现空隙以及放置不稳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火势继续蔓延,此外,传统的防火隔离带为了方便移动通常在底部设置轮子,但是轮子无法折叠,导致防火隔离带的底部留有空隙,增加了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并列放置防火隔离带出现空隙以及放置不稳的问题和传统防火隔离带底部轮子无法折叠留有空隙,增加了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扣,且底座的前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出板,所述隔离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且隔离板左右端的伸出板和第一凹槽位置相反。

3、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螺栓,且底座的底部侧端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侧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且容纳槽内设有可转动的轮子,所述容纳槽的内部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在容纳槽内轮子放下至竖直状态后限定轮子的位置。

4、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一挡板、弹簧、第二挡板和拉销,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容纳槽的一端,所述第三凹槽开设于第二凹槽的底部,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二凹槽侧壁上,所述拉销活动连接在第二凹槽的侧端,且拉销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挡板固定在第二凹槽的另一侧端,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在拉销的中间位置,所述弹簧套设在拉销上,且弹簧的位置处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

5、优选的,所述轮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空块,所述容纳槽内部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中空块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中空块远离轮子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壁且位于隔离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右端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设有注水塞,所述水箱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喷头。

7、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自动控制器,所述隔离板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火灾温度感应器,所述隔离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伸出板、第一凹槽和锁扣等,当需要布置防火隔离带来阻挡火势的蔓延时,要将隔离板一端的伸出板嵌入到另一块隔离板的第一凹槽中,同样另一块隔离板的伸出板也会嵌入到这一块隔离板的第一凹槽中,也要将底座前表面的锁扣连接在另一块隔离板底座的扣体上,这样的并列布置方式可以避免各个隔离板之间存在空隙问题,同时需要将底座两侧的螺栓钉入地下,保证了隔离板在竖立时更加稳固。

10、(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弹簧、拉销和中空块等,当需要布置防火隔离带时,将隔离板移动到位置后,首先要拉动拉销,将固定在第三凹槽的限位杆拉出,拉销因为弹簧的弹力复位,将轮子转动折叠放入容纳槽中,同时将转动杆转动,放置在轮子的下方,用来固定轮子,这样就实现了轮子的折叠固定,避免布置防火隔离带时底部出现空隙。



技术特征:

1.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前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扣(3),且底座(1)的前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体(4),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板(2),所述隔离板(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出板(5),所述隔离板(2)的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9),所述隔离板(2)一端设置的第一凹槽(19)与隔离板(2)另一端设置的伸出板(5)位于同样的高度,所述隔离板(2)一端设置的伸出板(5)与隔离板(2)另一端设置的第一凹槽(19)位于同样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有螺栓(8),且底座(1)的底部侧端开设有容纳槽(20),所述容纳槽(20)的侧端活动连接有转动杆(7),且容纳槽(20)内设有可转动的轮子(6),所述容纳槽(20)的内部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在容纳槽(20)内轮子(6)放下至竖直状态后限定轮子(6)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凹槽(24)、第三凹槽(25)、第一挡板(26)、弹簧(27)、第二挡板(28)和拉销(29),所述第二凹槽(24)开设在容纳槽(20)的一端,所述第三凹槽(25)开设于第二凹槽(24)的底部,所述第二挡板(28)固定在第二凹槽(24)侧壁上,所述拉销(29)活动连接在第二凹槽(24)的侧端,且拉销(29)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挡板(28)固定在第二凹槽(24)的另一侧端,所述第一挡板(26)固定连接在拉销(29)的中间位置,所述弹簧(27)套设在拉销(29)上,且弹簧(27)的位置处于第一挡板(26)和第二挡板(2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子(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中空块(21),所述容纳槽(20)内部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2),中空块(21)套设在固定杆(22)上,所述中空块(21)远离轮子(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壁且位于隔离板(2)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水箱(18),所述水箱(18)的顶部侧端固定连接有注水管(14),所述注水管(14)的另一端设有注水塞(12),所述水箱(18)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5),所述抽水泵(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管(17),所述水管(17)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2)的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自动控制器(13),所述隔离板(2)的顶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火灾温度感应器(9),所述隔离板(2)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0),所述太阳能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防火隔离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林业防火隔离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扣,且底座的前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扣体,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板,本技术设置了伸出板、第一凹槽和锁扣等,当需要布置防火隔离带来阻挡火势的蔓延时,要将隔离板一端的伸出板嵌入到另一块隔离板的第一凹槽中,同样另一块隔离板的伸出板也会嵌入到这一块隔离板的第一凹槽中,也要将底座前表面的锁扣连接在另一块隔离板底座的扣体上,这样的并列布置方式可以避免了各个隔离板之间存在空隙的问题,同时需要将底座两侧的螺栓钉入地下,保证了隔离板在竖立时更加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高远,付梓南,付星,付艳慧,李晓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市农产品加工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