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9968发布日期:2023-03-31 14:1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救援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


背景技术:

2.候机楼为航空港的主要建筑物,为了旅客行动方便,候机楼设有自动步道、自动扶梯、进出航班显示系统、手推行李车、廊桥等设施。此外,机场与有关航空公司的管理、行政及业务部门和应急指挥机构也可设在候机楼内。有的候机楼还设有瞭望平台和为迎送人员提供的迎送厅。
3.由于航站楼属于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当发生紧急状况时处于上层的人员需要进行快速的疏散,由于电梯和自动扶梯以及楼梯无法进行快速疏散,现有的高空逃生系统包括支柱和逃生网,此类设施通常具备一定的危险性,由于逃生通道内采光不足且通风较长,逃生人员带了一定的恐慌,疏散效果也较为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该结构通过两种逃生方式能够快速疏散航站楼的各层人员,在疏散的过程中还能够保证疏散人员的安全性,本通道疏散效果较好且建设成本低。
5.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包括有支撑筒、螺旋滑道和缓冲池,支撑筒垂直贯穿机场大厅的各层楼板,螺旋滑道与支撑筒的外壁和各层楼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滑道在上层每层楼板处设有第二逃生入口,螺旋滑道在底部楼板处设有第二逃生出口,第二逃生出口外设有缓冲池。
6.优选的方案中,第二逃生入口和第二逃生出口处连通有鼓风机,所述第二逃生入口处的鼓风机为送风机,第二逃生出口处的鼓风机为抽风机。
7.优选的方案中,缓冲池的一侧设有滑坡,所述滑坡与第二逃生出口端部相连,缓冲池的另一侧安设有爬梯,缓冲池内填充有海绵块。
8.优选的方案中,支撑筒在上层楼板每层开设有第一逃生入口,支撑筒在底部楼板处开设有第一逃生出口,所述第一逃生出口处的地面垫设有柔性护垫。
9.优选的方案中,支撑筒内垂直安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支撑筒同轴。
10.优选的方案中,螺旋滑道在每层楼板之间设置有紧急逃生门。
11.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结构通过在每层楼板设置逃生出口,能够快速疏散每一层的人员,疏散效果较好;
13.2、本通道提供两种逃生方式,能够为逃生人员提供多种逃生方式,进一步的提高了通道的疏散能力;
14.3、本通道在兼顾疏散的同时通过设置缓冲池和紧急逃生门,能够保证疏散人员的安全,提高了本通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19.图中:支撑筒1、第一逃生入口101、第一逃生出口102、楼板2、螺旋滑道3、第二逃生入口301、第二逃生出口302、鼓风机4、缓冲池5、滑坡501、爬梯502、滑杆6、紧急逃生门7。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包括有支撑筒1、螺旋滑道3和缓冲池5,支撑筒1垂直贯穿机场大厅的各层楼板2,螺旋滑道3与支撑筒1的外壁和各层楼板2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滑道3在上层每层楼板2处设有第二逃生入口301,螺旋滑道3在底部楼板2处设有第二逃生出口302,第二逃生出口302外设有缓冲池5;当机场航站楼等其他高层建筑出现紧急事故需要疏散人员时,每层楼板2人员通过第二逃生入口301进入到螺旋滑道3内,并通过螺旋滑道3快速下滑至底层楼板2,最后滑入到底层的有缓冲池5内完成疏散。
21.优选的方案如图3所示,第二逃生入口301和第二逃生出口302处连通有鼓风机4,所述第二逃生入口301处的鼓风机4为送风机,第二逃生出口302处的鼓风机4为抽风机;通过送风鼓风机4能够使每层楼的空气进入到螺旋滑道3内,并由底部的第二逃生出口302抽出,保证了螺旋滑道3内的通风性,进而保证了疏散者的人身安全。
22.优选的方案如图3所示,缓冲池5的一侧设有滑坡501,所述滑坡501与第二逃生出口302端部相连,缓冲池5的另一侧安设有爬梯502,缓冲池5内填充有海绵块;当疏散者滑入到缓冲池5内后,海绵块可对疏散人员进行缓冲,当疏散者平稳后即可通过爬梯502爬出缓冲池5并完成逃生。
23.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支撑筒1在上层楼板2每层开设有第一逃生入口101,支撑筒1在底部楼板2处开设有第一逃生出口102,所述第一逃生出口102处的地面垫设有柔性护垫;支撑筒1内垂直安设有滑杆6,所述滑杆6与支撑筒1同轴;
24.当情况紧急时,本通道还提供第二种逃生方式,疏散人员可通过第一逃生出口102进入到支撑筒1内,抱紧滑杆6并通过滑杆6快速滑到底层楼板2处,底层楼板2处的柔性护垫能够保证人员落地安全,当疏散者平稳落地后即可由第二逃生出口302跑出并完成逃生。
25.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螺旋滑道3在每层楼板2之间设置有紧急逃生门7,通过紧急逃生门7可方便对螺旋滑道3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当螺旋滑道3在疏散过程中发生堵塞时,也可从外部打开紧急逃生门7完成紧急疏散。
2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包括有支撑筒(1)、螺旋滑道(3)和缓冲池(5),其特征在于:支撑筒(1)垂直贯穿机场大厅的各层楼板(2),螺旋滑道(3)与支撑筒(1)的外壁和各层楼板(2)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滑道(3)在上层每层楼板(2)处设有第二逃生入口(301),螺旋滑道(3)在底部楼板(2)处设有第二逃生出口(302),第二逃生出口(302)外设有缓冲池(5);支撑筒(1)在上层楼板(2)每层开设有第一逃生入口(101),支撑筒(1)在底部楼板(2)处开设有第一逃生出口(102),所述第一逃生出口(102)处的地面垫设有柔性护垫;支撑筒(1)内垂直安设有滑杆(6),所述滑杆(6)与支撑筒(1)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逃生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逃生入口(301)和第二逃生出口(302)处连通有鼓风机(4),所述第二逃生入口(301)处的鼓风机(4)为送风机,第二逃生出口(302)处的鼓风机(4)为抽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逃生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池(5)的一侧设有滑坡(501),所述滑坡(501)与第二逃生出口(302)端部相连,缓冲池(5)的另一侧安设有爬梯(502),缓冲池(5)内填充有海绵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场逃生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旋滑道(3)在每层楼板(2)之间设置有紧急逃生门(7)。

技术总结
一种机场逃生通道结构,包括有支撑筒、螺旋滑道和缓冲池,支撑筒垂直贯穿机场大厅的各层楼板,螺旋滑道与支撑筒的外壁和各层楼板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滑道在上层每层楼板处设有第二逃生入口,螺旋滑道在底部楼板处设有第二逃生出口,第二逃生出口外设有缓冲池;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种逃生方式能够快速疏散航站楼的各层人员,在疏散的过程中还能够保证疏散人员的安全性,本通道疏散效果较好且建设成本低。本通道疏散效果较好且建设成本低。本通道疏散效果较好且建设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民 翟晓博 毛月强 蔡国顺 吴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3/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