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2016发布日期:2024-01-06 23:2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灭火组件,特别涉及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


背景技术:

1、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以再电气化为根本路径的新一轮能源革命已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如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等诸多挑战。储能技术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大型储能电站对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可以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黑启动、需求响应支撑等多种服务,其快速响应特性大幅提升了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大型储能电站还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数据中心、城际轨道交通、光伏充电站、医院等社会化场所,而储能用的储能集装箱在使用时往往需要搭配灭火组件进行安全工作。

2、如申请号为cn202111293229.5的一种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消防装置及其消防方法。其中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消防装置包括: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电池包的电芯的温度、电芯的电压、集装箱内烟雾的浓度及电池包内氢气的浓度;提示组件,能够在集装箱储能系统发生单一火警和复合火警时发出报警信号;气罐,能够在集装箱储能系统发生复合火警时向电池包内喷射消防气体;排风件,设置在集装箱上;消防水组件,设置在集装箱上且能够在气罐内的消防气体全部喷完时与水源连通,以向集装箱内注入水。本发明公开的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消防装置能够根据发生火灾的等级进行动作,降低了误报警导致电池系统损坏的可能性。

3、现有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在使用时,其灭火结构往往为单一式且大量高密度的设置,以此在遇到局部火源的时候会使得整体进行喷散灭火,从而会使得那些未起火的部位同时受潮,进而会影响集装箱内后续设备的稳定使用,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申请提供了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以解决现有的dd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包括主体箱和监测机构,所述主体箱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洒处理的灭火机构,用于主动进气的所述监测机构设置于灭火机构的前端,所述灭火机构包括安装座和转动丝杆,所述安装座的表面上方安装有电推缸,且电推缸的前端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上方一侧设置有限位滑轨,所述安装座的表面中部开设有导向槽,且导向槽的内侧前端设置有导向转板,所述导向转板的前端连接有连接转板,且连接转板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喷洒头,所述转动丝杆位于安装座的后侧上方,且转动丝杆的输入端安装有减速电机。

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架通过电推缸和限位滑轨与安装座滑动连接,且限位滑轨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并且导向转板通过移动架与导向槽滑动连接,而且导向转板、连接转板通过导向槽与移动架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固定罩和配合齿槽,所述固定罩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进气扇,所述配合齿槽开设在进气扇的一侧上方。

6、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齿槽的一侧啮合有挤压齿板,且挤压齿板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拧动丝轮。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罩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烟雾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拧动丝轮。

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箱的内壁一侧设置有用于气体置换的置换机构,且置换机构包括进气管和导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中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导气管连接在进气管的前端。

9、进一步的,所述导气管的前表面连接有布气管,且布气管的表面一侧安装有出气口。

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箱的上方安装有单向阀管,且单向阀管与主体箱相贯通。

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箱的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组合连接的复合机构,所述复合机构包括隔热层和阻燃层,所述阻燃层设置在隔热层的表面一侧。

12、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上述方案中,通过喷洒头,其输入端设置有供液箱,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喷液灭火,且喷出的液体介质为全氟己酮+水簇,来使得效果更佳,在仓内持续间歇喷洒以达到降温防复燃的目的,通过灭火机构结构之间的调整配合,从而在仓内遇到局部火源的时候,能够进行局部的调整喷散灭火,从而不会使得那些未起火的部位被喷洒受潮,进而能够保证集装箱内后续设备的稳定使用,避免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4、通过烟雾传感器,可以对仓内的情况进行监测,以便于后续火灾的灭火处理,通过进气扇,可以将仓内的空气主动的吸入到烟雾传感器,从而来加快反应以及缩短灭火处理的时间,有利于避免灾情的扩大,挤压齿板与配合齿槽的松紧配合,可以方便快速的进行取放,从而在使用时方便进行检修更换,以保证仓体内的安全;

15、通过置换机构的排气配合,可以将仓内的空气进行置换,从而来阻断燃烧所需的氧气,通过隔热层和阻燃层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灭火的有效性,以及提高仓体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箱(1)和监测机构(3),所述主体箱(1)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洒处理的灭火机构(2),用于主动进气的所述监测机构(3)设置于灭火机构(2)的前端,所述灭火机构(2)包括安装座(201)和转动丝杆(209),所述安装座(201)的表面上方安装有电推缸(202),且电推缸(202)的前端设置有移动架(203),所述移动架(203)的上方一侧设置有限位滑轨(204),所述安装座(201)的表面中部开设有导向槽(205),且导向槽(205)的内侧前端设置有导向转板(206),所述导向转板(206)的前端连接有连接转板(207),且连接转板(207)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喷洒头(208),所述转动丝杆(209)位于安装座(201)的后侧上方,且转动丝杆(209)的输入端安装有减速电机(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203)通过电推缸(202)和限位滑轨(204)与安装座(201)滑动连接,且限位滑轨(204)与安装座(201)固定连接,并且导向转板(206)通过移动架(203)与导向槽(205)滑动连接,而且导向转板(206)、连接转板(207)通过导向槽(205)与移动架(20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机构(3)包括固定罩(301)和配合齿槽(303),所述固定罩(30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进气扇(302),所述配合齿槽(303)开设在进气扇(302)的一侧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齿槽(303)的一侧啮合有挤压齿板(304),且挤压齿板(304)的外侧固定有第一拧动丝轮(3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30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烟雾传感器(306),且烟雾传感器(306)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第二拧动丝轮(30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一侧设置有用于气体置换的置换机构(4),且置换机构(4)包括进气管(401)和导气管(403),所述进气管(401)的中部安装有电磁阀(402),所述导气管(403)连接在进气管(401)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403)的前表面连接有布气管(404),且布气管(404)的表面一侧安装有出气口(4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上方安装有单向阀管(406),且单向阀管(406)与主体箱(1)相贯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1)的内壁另一侧设置有用于组合连接的复合机构(5),所述复合机构(5)包括隔热层(501)和阻燃层(502),所述阻燃层(502)设置在隔热层(501)的表面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储能集装箱灭火组件,属于灭火组件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箱和监测机构,所述主体箱的内侧上方设置有用于喷洒处理的灭火机构,用于主动进气的所述监测机构设置于灭火机构的前端,所述灭火机构包括安装座和转动丝杆,所述安装座的表面上方安装有电推缸。本发明通过喷洒头,其输入端设置有供液箱,可以在发生火灾时进行喷液灭火,且喷出的液体介质为全氟己酮+水簇,来使得效果更佳,在仓内持续间歇喷洒以达到降温防复燃的目的,通过灭火机构结构之间的调整配合,从而在仓内遇到局部火源的时候,能够进行局部的调整喷散灭火,从而不会使得那些未起火的部位被喷洒受潮,进而能够保证集装箱内后续设备的稳定使用,避免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时悦,陈思桥,山筠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