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1165发布日期:2023-06-28 14:2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安全带,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带。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运维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复杂和危险,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一种安全可靠的工具来保护他们的身体安全。

2、一般,电力系统运维人员会采用穿戴安全带的方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带通常采用卡扣连接的固定方式,在卡扣扣合时,可能会出现扣合不紧、卡扣损坏等问题,从而危及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在各行业中普遍存在安全带使用不规范的现象,或是因为工作人员嫌系安全带的步骤繁琐、或是因为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横,这给安全作业带来巨大隐患。

3、现有的安全带缺乏智能化功能,无法有效地实时地监测和预警工作人员工作状态,所以为提高安全带使用时的安全性,需要一种新型的智能安全带在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带存在不合规现象时能够及时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带,以解决现有的智能安全带无法有效地实时地监测和预警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从而导致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带存在不合规现象时不能够及时预警,从而引发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带,包括:

3、安全带主体;

4、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安全带主体可拆卸连接;

5、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全带主体与所述连接绳上;

6、力度传感器,所述力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绳一端;

7、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绳另一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带主体包括:

9、腰带,所述腰带上设置有第一卡扣;

10、背带,所述背带一端相互交叉连接于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腰带;

11、肩带,所述肩带一端相互交叉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12、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两端与所述肩带相连接,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第二卡扣;

13、腿带,所述腿带与所述肩带的另一端相连接;

14、其中,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所在位置。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所在位置设置有报警模块和电源。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绳包括:

17、第三卡扣,所述第三卡扣设置于所述连接绳的一端;

18、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所述第三卡扣相连接;

19、绳体,所述绳体套于所述伸缩装置内;

20、卡勾,所述卡勾连接于所述绳体端部;

21、其中,所述力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卡扣所在位置;所述绳体上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卡勾所在位置。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

23、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智能安全带与佩戴者之间的距离信息;

24、第一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智能安全带与佩戴者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距离预设值;

25、第一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智能安全带与佩戴者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预设值,则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模块。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力度传感器包括:

27、第二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智能安全带与佩戴者之间的作用力矩信息;

28、第二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智能安全带与佩戴者之间的作用力矩是否大于作用力矩预设值;

29、第二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智能安全带与佩戴者之间的作用力矩小于作用力矩预设值,则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模块。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霍尔传感器包括:

31、第三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卡勾是否有效闭合信息;

32、第三发送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卡勾没有有效闭合,则发送报警指令至所述报警模块。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为声光报警装置。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模块包括:

35、第四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距离传感器、力度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的所述报警指令信息;

36、第四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判断所述报警指令信息是否大于一条;

37、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若所述报警指令信息为一条,则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鸣笛报警;若所述报警指令信息大于一条,则控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声光报警。

3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带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荧光条。

3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带,包括:安全带主体;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安全带主体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全带主体与所述连接绳上;力度传感器,所述力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绳一端;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绳另一端,以实现智能安全带可以有效地实时地监测和预警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从而在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带存在不合规现象时能够及时预警,降低了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主体(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1)所在位置设置有报警模块(6)和电源(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2)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度传感器(4)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尔传感器(5)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6)为声光报警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6)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主体(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荧光条。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带,包括:安全带主体;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与所述安全带主体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全带主体与所述连接绳上;力度传感器,所述力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绳一端;霍尔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绳另一端,以解决目前的智能安全带无法有效地实时地监测和预警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从而导致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带存在不合规现象时不能够及时预警,从而引发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平,宋登峰,杨永森,普碧才,霍智锋,赵丹,佘有明,李振弘,刘镇,苏慧,代礼琴,陈乐,陆建锋,金春仙,马文亮,张颖,李均宏,杨征鸿,张玉梅,杨向娟,蒋孝敬,宋明明,和正美,杨杰,徐正国,杨永平,和春元,杜海燕,耿怀旭,秦建明,王啸虎,冯建辉,孔碧光,英自才,刘绍正,李圣,刘凡波,张铁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怒江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23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