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臂架结构及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5347发布日期:2023-07-15 16:1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臂架结构及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体来说涉及消防,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消防臂架结构及消防车。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举高消防车主臂架或称为下臂架与水平地面夹角接近或大于90角,且没有实际的使用要求或控制方法,会造成整车失去重心产生翻车事故。因此,现有的举高消防车主臂架与水平地面夹角一般要求为90°以内,例如:云梯消防车此角度要求一般为:-12°~75°,登高平台消防车一般为:0°~87°,大型举高喷射消防车一般为:0°~87°,工作高度为20米左右的举高喷射消防车一般为:0°~80°。

2、如图1所示,如果现有主臂架1'在工作范围为0°~80°并进行大范围的灭火作业时,如果扑救石化储油罐体3'为位于消防车后部的着火点,该消防车臂架升起后可以直接使用灭火液进行扑救,但是如果扑救石化储油罐体3'为位于消防车前部的着火点,消防车的臂架必须将回转平台2'旋转180°,然后再调整水炮51角度,再进行打灭火液的动作。此时,回转平台2'的旋转会浪费一定的时间,对于十万火急的灭火现场而言,这种多余的大范围调整动作无疑会错过最好的灭火时机,影响用户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防臂架结构及消防车,灭火的灵活性好,用户使用感好。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防臂架结构,包括:

3、主臂架,转动连接于回转平台;

4、主臂油缸,所述主臂油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主臂架;

5、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回转平台,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臂油缸的固定端;

6、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回转平台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主臂油缸的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臂架;

7、其中,所述回转平台、所述主臂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形成四边形平衡机构。

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臂架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0°≤α≤145°。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和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所述第一铰接部连接于所述回转平台,所述第二铰接部连接于所述主臂油缸,所述第三铰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10、其中,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和所述第三铰接部各对应的中心点之间的连线为三角形,所述第三铰接部对应的内角为钝角。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臂架结构还包括:

12、副臂架,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臂架远离所述回转平台的一端;

13、其中,所述副臂架和所述主臂架之间的夹角为β,0°≤β≤156°。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车,包括车体、回转平台和上述的消防臂架结构,所述回转平台转动设置于所述车体,所述回转平台转动连接于所述消防臂架结构的所述主臂架和所述第一连杆。

1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16、水罐,设置于所述车体;

17、水泵,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尾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回转平台正对设置并设置于所述回转平台的下方;

18、上车水路,设置于所述消防臂架结构,所述上车水路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水炮。

1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20、出水管,设置于所述回转平台的正下方,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上车水路连通;

21、其中,所述出水管为直管结构。

22、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23、第一接头,设置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通;

24、第二接头,穿设于所述回转平台的中心,所述第二接头设置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上车水路之间并分别与其相连通;

25、其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所述出水管、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轴线共线。

26、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27、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出水管之间,用于所述上车水路的启闭。

28、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29、避震喉,设置于所述第二接头和所述出水管之间,用于所述出水管的减震。

3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臂架结构,回转平台100分别转动连接于主臂架和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回转平台和主臂油缸,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杆和主臂架,其中,回转平台可作为一个连杆,主臂架可作为一个连杆,再增加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两个连杆,形成四边形平衡机构,可以实现主臂架具有较大的动臂范围,由于主臂架具有较大的移动范围,可以实现消防车的主臂架在向前、垂直、向后三个主要位置的灭火作业,增加灭火的灵活性,缩短灭火时间,提高灭火效率。

32、同时,现有消防车主臂架需要举升到80°之后,回转平台再转动,则回转平台主要参与灭火救援调整角度。但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臂架调整角度后即可直接主导灭火救援,回转平台地旋转变成了一种针对灭火点的微调方式,即为辅助方式。

33、另外,第一连杆的一端、另一端和中部部分别对应转动连接于回转平台、主臂油缸和第二连杆,使得回转平台、主臂油缸和第二连杆三者与第一连杆的连接位置不是设置于第一连杆的同侧,不会出现干涉,以保证主臂架调整角度的可靠性。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车,回转平台转动设置于车体,车体起到对回转平台整体支撑的作用,回转平台转动连接于消防臂架结构,使消防臂架结构可相对于回转平台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增加灭火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消防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架和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0°≤α≤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防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设置有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和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之间,所述第一铰接部连接于所述回转平台,所述第二铰接部连接于所述主臂油缸,所述第三铰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消防臂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臂架结构还包括:

5.一种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回转平台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消防臂架结构,所述回转平台转动设置于所述车体,所述回转平台转动连接于所述消防臂架结构的所述主臂架和所述第一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车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消防臂架结构及消防车,涉及消防技术领域。该消防臂架结构包括主臂架、主臂油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主臂架转动连接于回转平台,主臂油缸的输出端连接于主臂架,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回转平台,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臂油缸的固定端,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的连接点位于第一连杆与回转平台的连接点和所述第一连杆与主臂油缸的连接点之间,第二连杆,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主臂架。回转平台、主臂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形成四边形平衡机构。可以实现主臂架具有较大的动臂范围,由于主臂架具有较大的移动范围,可以实现消防车的主臂架在向前、垂直、向后三个主要位置的灭火作业。增加灭火的灵活性,缩短灭火时间,提高灭火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曲云,张淼林,王健,李国军,蔡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捷通消防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