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1265发布日期:2023-12-07 02:5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消防,具体涉及一种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


背景技术:

1、水雾灭火系统是指由水源、供水设备、管道、雨淋阀组、过滤器和水雾喷头等组成的系统。其灭火机理是当水以细小的雾状水滴喷射到正在燃烧的物质表面时,产生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的综合效应,实现灭火。水雾灭火系统的用水主要来源于供水设备,供水设备应始终保持充足的供水,供水设备储备的水的水质应始终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2、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21357046。0”公开了“一种高压细水雾泵的贮水装置,包括细水雾管网,该装置包括有贮水供水组件、高压细水雾泵组件、管网连接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一端与贮水供水组件连接,其另一端与高压细水雾泵组件连接,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件通过管网连接管道与细水雾管网相连通,通过贮水供水组件收集储存自来水,继而通过高压细水雾泵组件抽送水源供给细水雾管网进行灭火消防。”

3、水雾灭火系统需要供水端长期保持充足的供水,该专利提供的方案中,贮水箱储满水后,贮水箱内部形成一个死水区域,由于自来水主要通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余氯耗尽,水中的藻类和细菌会生长繁殖,造成水的腐败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贮水装置内水体长期静置易腐败变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所述水雾灭火系统包括灭火系统管网和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装置包括:

4、贮水箱,所述贮水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

5、水循环机构,包括折流板、取水管、循环水泵、注水管和过滤器;所述贮水箱内部通过至少两个与所述贮水箱底部垂直的折流板隔离成一个蛇形通道,所述蛇形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入口和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取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取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注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注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过滤器装设于所述取水管上。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水箱还设置有第二入口、第二出口和拉杆;所述贮水箱的各壁体均为多个方形模板拼接而成;所述贮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入口,所述第二入口用于向所述贮水箱内注水;所述贮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灭火系统管网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多个拉杆等距纵列、横列和竖列排布并连接的网状立体结构,每个拉杆两端连接贮水箱壁体的位置为相邻方形模板的连接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放空管、溢流管、放空闸阀、溢流闸阀和水位检测器,所述放空管的一端与所述贮水箱的其中一个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连接,所述放空管的另一端远离所述贮水箱;所述溢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贮水箱的其中一个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放空管的中部连接;所述放空闸阀设置所述放空管上且位于三通接头靠近所述贮水箱的一侧,所述溢流闸阀设置于所述溢流管的中部;所述水位检测器装设于所述贮水箱的内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通气管,所述贮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其内部空间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贮水箱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朝所述贮水箱弯曲预设角度,所述通气管弯曲端的口部设置有滤网。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条形基础,所述贮水箱底部对应每排纵列或横列的拉杆均设置一个条形基础,所述条形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每两个条形基础互相平行,每个条形基础的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水箱的顶部还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内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与所述检修口的一侧转动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流板为多个方形板连接在处于同一平面内拉杆组成的网格结构上而形成的墙面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装设于所述贮水箱的一个外侧壁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在本申请中,折流板的设计使得贮水箱的内部空间呈蛇形通道,循环水泵做功可通过取水管抽取蛇形通道一端的水,再通过注水管将水注入到蛇形通道的另一端,依次使贮水箱内部的水体流动,避免贮水箱内产生死水区域,以抑制水体中的藻类和细菌生长繁殖;同时,水体中携带的部分藻类和细菌会在水体循环流动过程中被过滤器滤除。以此达到抑制贮水装置内的水腐败变质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所述水雾灭火系统包括灭火系统管网和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箱(1)还设置有第二入口(13)、第二出口(14)和拉杆(16);所述贮水箱(1)的各壁体均为多个方形模板(15)拼接而成;所述贮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入口(13),所述第二入口(13)用于向所述贮水箱(1)内注水;所述贮水箱(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口(14),所述第二出口(14)与所述灭火系统管网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贮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多个拉杆(16)等距纵列、横列和竖列排布并连接的网状立体结构,每个拉杆(16)两端连接贮水箱(1)壁体的位置为相邻方形模板(15)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放空管(31)、溢流管(32)、放空闸阀(33)、溢流闸阀(34)和水位检测器(35),所述放空管(31)的一端与所述贮水箱(1)的其中一个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连接,所述放空管(31)的另一端远离所述贮水箱(1);所述溢流管(32)的一端与所述贮水箱(1)的其中一个侧壁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连接,所述溢流管(32)的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放空管(31)的中部连接;所述放空闸阀(33)设置所述放空管(31)上且位于三通接头靠近所述贮水箱(1)的一侧,所述溢流闸阀(34)设置于所述溢流管(32)的中部;所述水位检测器(35)装设于所述贮水箱(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通气管(5),所述贮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其内部空间连通的通气管(5),所述通气管(5)的一端与所述贮水箱(1)的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通气管(5)的另一端朝所述贮水箱(1)弯曲预设角度,所述通气管(5)弯曲端的口部设置有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条形基础(6),所述贮水箱(1)底部对应每排纵列或横列的拉杆(16)均设置一个条形基础(6),所述条形基础(6)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每两个条形基础(6)互相平行,每个条形基础(6)的顶面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箱(1)的顶部还设置有检修口(17),所述检修口(17)内设置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的一侧与所述检修口(17)的一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21)为多个方形板(211)连接在处于同一平面内拉杆(16)组成的网格结构上而形成的墙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装置还包括爬梯(4),所述爬梯(4)装设于所述贮水箱(1)的一个外侧壁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雾灭火系统的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水装置包括:贮水箱和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与所述贮水箱连接。在本新型中,折流板的设计使得贮水箱的内部空间呈蛇形通道,循环水泵做功可通过取水管抽取蛇形通道一端的水,再通过注水管将水注入到蛇形通道的另一端,以使贮水箱内部的水体流动,避免贮水箱内产生死水区域,达到抑制水体中的藻类和细菌生长繁殖的目的;同时,水体中携带的部分藻类和细菌会在水体循环流动过程中被过滤器滤除。以此来达到抑制贮水装置内的水腐败变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年,崔卓,王宇,周幸,安红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以礼河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