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2047发布日期:2024-04-01 14:09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充电柜,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兴起,无人机技术正以革命性的进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方面问题;目前无人机科技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影视拍摄、飞行表演、快递运输、新闻报道、农业植保、灾难救援、野外监测、生物监控、测绘等多工作领域。随着无人机数量的日益增多,电池的数量也逐渐增多,为了满足无人机行业电池安全管控需求及未来行业的应用前景,无人机电池充电柜随之而产生;另外,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也需要使用到电池充电柜。

2、众所周知,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且可能因为电池自身故障而存在发热甚至引发火灾的情况,因此必须为电池充电柜配设灭火系统。如申请号为cn202211325580.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具有消防灭火功能的锂电池充电柜及灭火方法,充电柜包括中柜体,柜体内间隔固定有若干隔板,柜体内壁与隔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锂电池的充电仓,隔板自靠近开口的一端朝远离开口的一端的斜向下倾斜设置,柜体内设置有水基灭火装置,水基灭火装置包括若干喷淋管,若干喷淋管一一对应与若干个充电仓连通,且每个喷淋管均安装有水泵;每个充电仓内均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同一充电仓内的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连通该充电仓的喷淋管上的水泵电连接,烟雾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发出感应信号控制电连接的水泵启动,水泵启动时喷淋管喷水。但是,现有电池充电柜的灭火系统存在有以下缺陷:在每个电池充电仓内均设置烟雾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而烟雾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的感应难以覆盖电池充电仓的各个角落,感应实时性比较差,且实现成本比较高,同时灭火方式也比较单一;且水基灭火装置会对设备产生二次伤害,绝缘性能也不高,因为充电柜内布置有很多带电的电子元器件,水基灭火剂在喷射完后会在元器件表面残留一层水膜,有些对元器件还具有腐蚀性,不易清理,同时还会影响元器件的后续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包括电池充电柜本体、灭火装置、感温电缆和探测器;所述电池充电柜本体内通过竖直隔离板分隔成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所述第一仓室内设有若干个电池充电腔;所述探测器和灭火装置均设置在第二仓室内;每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均设置有一个灭火喷嘴,各个所述灭火喷嘴通过灭火管道与灭火装置相连接;各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设置有感温电缆,且感温电缆与探测器相连接。

3、进一步的,还包括灭火绳;各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具有灭火绳。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仓室内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排所述电池充电腔;所述第二仓室内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根硬质管道,每根所述硬质管道均通过至少一个固定夹与竖直隔离板固定连接,所述灭火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软管与各根所述硬质管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灭火喷嘴与硬质管道相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感温电缆包括沿着横向跨越同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的横跨电缆段以及由横跨电缆段的末端向下弯折并跨越到下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内的竖跨电缆段;所述横跨电缆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顶壁的位置,所述竖跨电缆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侧壁的位置;所述感温电缆的一端与探测器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感温电缆包括沿着横向跨越各排所述电池充电腔的横跨电缆段以及将各所述横跨电缆段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的竖跨电缆段;所述竖跨电缆段与探测器相连接,各所述横跨电缆段的另一端均向下弯折设置有竖直延伸段;所述横跨电缆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顶壁的位置,所述竖跨电缆段和竖直延伸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侧壁的位置。

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独立设置有一根所述感温电缆,所述感温电缆贴近所述电池充电腔的顶壁和侧壁设置,且每根所述感温电缆的一端均与探测器相连接;每个所述灭火喷嘴与硬质管道之间均配设有电磁阀。

8、进一步的,所述灭火绳包括沿着横向跨越同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的横跨灭火段以及由横跨灭火段的末端向下弯折并跨越到下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内的竖跨灭火段;所述横跨灭火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顶壁的位置,所述竖跨灭火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侧壁的位置。

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独立设置有一根所述灭火绳,且所述灭火绳贴近所述电池充电腔的顶壁和侧壁设置。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若干个喷嘴底座;所述喷嘴底座的一端与灭火喷嘴相连接,所述喷嘴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管道装配通孔,所述硬质管道通过管道装配通孔与喷嘴底座紧密装配连接;所述硬质管道与灭火喷嘴之间通过流道相连通。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感温自发电装置和控制装置;

12、所述灭火装置为活塞式非储压灭火装置,且所述灭火装置的灭火介质采用全氟己酮灭火剂;所述探测器为复合探测器,所述灭火装置配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感温自发电装置设置在第二仓室内,所述感温自发电装置与动力装置电性连接;

13、所述第一仓室的上方设置有电气仪表室,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电气仪表室内;所述探测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14、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采用在各个电池充电腔内均布置感温电缆,并将感温电缆与探测器相连接;因感温电缆能够更好的覆盖电池充电腔内的各个角落,使得电池充电腔内的某个区域一旦出现过温情况,感温电缆就能立即探测到信号,因此实时性更好,有助于在出现火情的初期将火扑灭,从而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同时实现成本也比较低。

16、2、在各个电池充电腔内还设置有灭火绳,使得当电池充电腔内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灭火绳能够自动释放灭火气体进行灭火;通过灭火装置和灭火绳两种灭火方式的结合,丰富了灭火方式,能够保证电池充电柜使用更加安全。

17、3、灭火装置采用活塞式非储压灭火装置,且灭火装置内的灭火介质采用全氟己酮灭火剂;因活塞式非储压灭火装置内部没有压力,因此使用起来更加安全,特别适合在轨道交通、车辆等高震动频率场景及有人员活动的场所使用;同时全氟己酮灭火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无腐蚀性、释放后无残留、在灭火的同时降温效果明显,且不会造成污染,环保性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包括电池充电柜本体以及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温电缆和探测器;所述电池充电柜本体内通过竖直隔离板分隔成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所述第一仓室内设有若干个电池充电腔;所述探测器和灭火装置均设置在第二仓室内;每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均设置有一个灭火喷嘴,各个所述灭火喷嘴通过灭火管道与灭火装置相连接;各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设置有感温电缆,且感温电缆与探测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火绳;各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具有灭火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仓室内由下至上设置有若干排所述电池充电腔;所述第二仓室内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根硬质管道,每根所述硬质管道均通过至少一个固定夹与竖直隔离板固定连接,所述灭火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软管与各根所述硬质管道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灭火喷嘴与硬质管道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电缆包括沿着横向跨越同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的横跨电缆段以及由横跨电缆段的末端向下弯折并跨越到下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内的竖跨电缆段;所述横跨电缆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顶壁的位置,所述竖跨电缆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侧壁的位置;所述感温电缆的一端与探测器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电缆包括沿着横向跨越各排所述电池充电腔的横跨电缆段以及将各所述横跨电缆段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的竖跨电缆段;所述竖跨电缆段与探测器相连接,各所述横跨电缆段的另一端均向下弯折设置有竖直延伸段;所述横跨电缆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顶壁的位置,所述竖跨电缆段和竖直延伸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侧壁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独立设置有一根所述感温电缆,所述感温电缆贴近所述电池充电腔的顶壁和侧壁设置,且每根所述感温电缆的一端均与探测器相连接;每个所述灭火喷嘴与硬质管道之间均配设有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绳包括沿着横向跨越同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的横跨灭火段以及由横跨灭火段的末端向下弯折并跨越到下一排所述电池充电腔内的竖跨灭火段;所述横跨灭火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顶壁的位置,所述竖跨灭火段设置在贴近电池充电腔的侧壁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独立设置有一根所述灭火绳,且所述灭火绳贴近所述电池充电腔的顶壁和侧壁设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喷嘴底座;所述喷嘴底座的一端与灭火喷嘴相连接,所述喷嘴底座的另一端设有管道装配通孔,所述硬质管道通过管道装配通孔与喷嘴底座紧密装配连接;所述硬质管道与灭火喷嘴之间通过流道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温自发电装置和控制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柜智能灭火系统,包括电池充电柜本体、灭火装置、感温电缆和探测器;所述电池充电柜本体内通过竖直隔离板分隔成第一仓室和第二仓室,所述第一仓室内设有若干个电池充电腔;所述探测器和灭火装置均设置在第二仓室内;每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均设置有一个灭火喷嘴,各个所述灭火喷嘴通过灭火管道与灭火装置相连接;各个所述电池充电腔内均设置有感温电缆,且感温电缆与探测器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感温电缆能够更好的覆盖电池充电腔内的各个角落,实时性更好,有助于在出现火情的初期将火扑灭,从而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通过灭火装置和灭火绳两种灭火方式结合,能够保证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邓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安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