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逃生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0332发布日期:2023-12-21 22:3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逃生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逃生口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逃生口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城市综合管廊中的每个舱室均应设置人员逃生口,逃生口关乎人员逃生安全问题,是综合管廊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节点。目前逃生口井盖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露出地面的孔口盖板,另一种为管廊舱室逃生至中间层的孔口盖板。

2、现有技术中针对地面的逃生口井盖现有技术较多,却基本没有中间层逃生口盖板的相关方案。根据对已建管廊的调查了解,目前中间层处逃生井盖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为与露出地面的逃生口采用相同或类似井盖,该种方法投资较大,使用复杂;另一种采用不同材质的简便的防火盖板,打开方式基本为上翻式,该种打开方式需要采用人力将盖板举起掀开,在紧急逃生时难以迅速打开,不利于逃生。而部分井盖材质采用传统钢筋混凝土形成防火盖板,该类盖板较沉,打开后无抓手借力,人员攀爬逃生困难,影响人员从管廊舱室内部逃生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逃生口结构,

2、包括:

3、盖板,与设置于逃生口一侧的导轨滑动连接;盖板可沿导轨滑动至覆盖逃生口,或沿导轨滑动至收纳于逃生口的一侧;

4、把手,包括内侧把手和外侧把手,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的内外两侧。

5、优选为,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与逃生口的中心线垂直。

6、优选为,还包括,

7、攀爬组件,设置在逃生口所在位置的建筑结构体上。

8、优选为,所述攀爬组件包括:

9、内攀爬件,设置在逃生口内部的侧壁上。

10、优选为,所述内攀爬件为爬梯。

11、优选为,所述攀爬组件还包括,

12、外攀爬件,设置在逃生口外部,且与所述内攀爬件位于同一侧。

13、优选为,所述外攀爬件为设置在逃生口外部的扶手。

14、优选为,所述外攀爬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逃生口外侧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15、门形架,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16、加强杆,设置在门形架内部,用于在门形架内形成内支撑结构。

17、优选为,还包括,

18、警示系统,设置在逃生口的内侧,与管廊监控系统电连接;警示系统包括指示灯及电池。

19、优选为,逃生口所在的地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导轨嵌装在凹槽内。

20、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逃生口结构,通过在逃生口一侧设置导轨,令盖板和导轨滑动连接,从而可以让盖板的开闭以滑动运动的方式进行,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盖板开启需要施加的力量。本方案解决了上翻式盖板人力开启困难的问题。在盖板滑动封闭或开启的基础上,在盖板两侧附加把手,从而便于在逃生口的任一侧拉动盖板。此外,本方案采用轻质防火盖板,相较于钢筋混凝土盖板而言更轻便,更易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2)的延伸方向与逃生口的中心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攀爬件(5)为爬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组件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攀爬件(4)为设置在逃生口外部的扶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攀爬件(4)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逃生口外侧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逃生口结构,其特征在于,逃生口所在的地面(6)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导轨(2)嵌装在凹槽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逃生口结构,包括盖板,与设置于逃生口一侧的导轨滑动连接;盖板可沿导轨滑动至覆盖逃生口,或沿导轨滑动至收纳于逃生口的一侧;把手,包括内侧把手和外侧把手,分别设置在盖板的内外两侧。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逃生口一侧设置导轨,令盖板和导轨滑动连接,从而可以让盖板的开闭以滑动运动的方式进行,从而极大的减少了盖板开启需要施加的力量。解决了上翻式盖板人力开启困难的问题。在盖板滑动封闭或开启的基础上,在盖板两侧附加把手,从而便于在逃生口的任一侧拉动盖板。

技术研发人员:王娅乔,康健,康洪强,宗金宇,王乐安,师雨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