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3112发布日期:2023-12-29 19: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缓降器,具体涉及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


背景技术:

1、缓降器是一种可使人缓慢下降的安全营救装置,通常由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等组成,可用专用安装器具安装在建筑物窗口、阳台或楼房平顶等处,也可安装在举高消防车上,用于营救处于高层建筑物的受难人员,擒纵轮机构可以将转动的动力缓慢释放,从而达到减速转动的效果,因此适用于缓降器中的速度控制结构。

2、根据专利公开号cn210205627u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避难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公开了一种擒纵式往复缓降器,包括承载绳、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传动机构和擒纵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轮和供承载绳套挂的绳轮,绳轮与传动轮联动设置,所述擒纵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以及设置在第一齿轮组与和第二齿轮组之间的擒纵板,第一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擒纵轮,第一齿轮和第一擒纵轮联动设置,且第一齿轮与传动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擒纵轮,第二齿轮和第二擒纵轮联动设置,且第二齿轮与传动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擒纵轮的齿距与第二擒纵轮的齿距相同。

3、但上述专利中的承载绳在回收时同样会受到擒纵机构的减速影响,使得承载绳的回收速度较慢,从而不便于在缓降器不使用时将承载绳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包括缓降器主体,所述缓降器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主轮盘,所述主轮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摇把,所述摇把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活动连接在主轮盘的轴心处,所述主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副轮盘,所述副轮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挂钩,所述缓降器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绑带。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转轴为空心转轴,所述主转轴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转轴,所述螺纹转轴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在缓降器主体的内壁。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旋钮带动螺纹转轴转动,通过螺母带动连接杆移动,从而带动连接环移动。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转轴的外壁设置有插槽,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与插槽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侧面活动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擒纵轮,所述擒纵轮的轴心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缓降器主体的内壁,所述转轴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擒纵杆。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环带动主齿轮和擒纵轮移动并插入主转轴外壁的插槽,从而使得擒纵轮和主齿轮可以与主转轴共同转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齿轮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滑轮一,所述滑轮一的轴心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缓降器主体的内壁,所述滑轮一的上方通过传动带活动连接有滑轮二,所述滑轮二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轴心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缓降器主体的内壁。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主齿轮带动副齿轮和滑轮一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带动滑轮二和转杆一转动。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杆一的侧端活动连接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转杆三,所述转杆三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擒纵杆的侧面,所述擒纵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杆一带动转杆二转动,从而带动转杆三转动,从而带动擒纵杆转动。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杆二的侧端活动连接有转杆四,所述转杆四活动连接在擒纵杆的侧面,所述擒纵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擒纵齿,所述擒纵齿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固定连接在擒纵杆的侧面,所述擒纵齿与擒纵轮啮合连接。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转杆二带动转杆四转动,从而带动擒纵齿沿着限位槽移动,从而通过擒纵齿带动擒纵轮转动。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通过旋钮、螺纹转轴、螺母、连接杆、连接环、主齿轮和擒纵轮的共同配合,使得连接环与主转轴脱离,从而通过摇把即可快速将吊带回收,从而便于在缓降器不使用时将吊带复位。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通过主齿轮、擒纵轮、擒纵杆、副齿轮、滑轮一、滑轮二、转杆一、转杆二、转杆三、转杆四和擒纵齿的共同配合,对主转轴的转动速度进行减缓,从而在主转轴与连接环连接时达到了缓降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包括缓降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器主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主轮盘(2),所述主轮盘(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摇把(3),所述摇把(3)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主转轴(8),所述主转轴(8)活动连接在主轮盘(2)的轴心处,所述主转轴(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吊带(5),所述吊带(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副轮盘(6),所述副轮盘(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挂钩(7),所述缓降器主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绑带(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8)为空心转轴,所述主转轴(8)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旋钮(9),所述旋钮(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螺纹转轴(10),所述螺纹转轴(10)的外壁啮合连接有螺母(11),所述螺母(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3),所述连接环(13)设置在缓降器主体(1)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轴(8)的外壁设置有插槽,所述连接环(13)的内壁与插槽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环(13)的侧面活动连接有主齿轮(14),所述主齿轮(1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擒纵轮(15),所述擒纵轮(15)的轴心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缓降器主体(1)的内壁,所述转轴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擒纵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14)的侧面啮合连接有副齿轮(17),所述副齿轮(17)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滑轮一(18),所述滑轮一(18)的轴心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缓降器主体(1)的内壁,所述滑轮一(18)的上方通过传动带活动连接有滑轮二(19),所述滑轮二(1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杆一(20),所述转杆一(20)的轴心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缓降器主体(1)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一(20)的侧端活动连接有转杆二(21),所述转杆二(2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转杆三(22),所述转杆三(2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擒纵杆(16)的侧面,所述擒纵杆(16)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二(21)的侧端活动连接有转杆四(24),所述转杆四(24)活动连接在擒纵杆(16)的侧面,所述擒纵杆(16)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擒纵齿(25),所述擒纵齿(25)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槽(26),所述限位槽(26)固定连接在擒纵杆(16)的侧面,所述擒纵齿(25)与擒纵轮(15)啮合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擒纵轮式往复缓降器,涉及缓降器技术领域,包括缓降器主体,所述缓降器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主轮盘,所述主轮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摇把,所述摇把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活动连接在主轮盘的轴心处,所述主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吊带,所述吊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副轮盘,所述副轮盘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挂钩,所述缓降器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主转轴为空心转轴,所述主转轴的轴心处活动连接有旋钮。本技术通过旋钮、螺纹转轴、螺母、连接杆、连接环、主齿轮和擒纵轮的共同配合,使得连接环与主转轴脱离,从而通过摇把即可快速将吊带回收,从而便于在缓降器不使用时将吊带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李容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龙腾钟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