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44833发布日期:2024-05-20 11:1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绳梯,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


背景技术:

1、绳梯一般是指两边用绳而磴子用绳、木或金属做的梯子详细解释用绳做的梯子,在两根平行的绳子中间横向而等距离地拴上若干短木棍,绳梯一般用于无人机救援使用。

2、然而现有的绳梯在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绳梯在进行收卷或者放长时,可能会出现卡顿的情况,不便于在空中进行滴入润滑油的行为,可能会影响救援效率,同时若是其中绳梯出现故障,不便于采用预备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前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后端贯穿固定框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缠绕轮,所述第二缠绕轮位于固定框内腔,所述第二缠绕轮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二缠绕轮外侧边缘缠绕有第一绳梯,所述固定框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绳梯远离第二缠绕轮的一侧贯穿连接槽。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右侧靠近前后两侧处均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框前后两侧靠近顶部处均设有弹性球,所述弹性球靠近固定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弹性球的一端贯穿固定框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球远离固定框的一侧均设有摆动板,所述摆动板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在固定框一侧。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柱靠近摆动板一端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内均设有充气球,所述充气球靠近摆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索,所述绳索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摆动板一侧,所述固定柱远离摆动板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充气泵,所述充气泵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充气泵的一端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半圆槽内,所述输送管远离充气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充气球一侧。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球顶部贯穿设有螺纹管,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塞。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缠绕轮,所述第一缠绕轮外侧边缘缠绕有第二绳梯,所述第一缠绕轮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第一缠绕轮的一端均插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顶部。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外侧边缘均套设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l形板,所述连接l形板一侧设有限位l形板,所述连接l形板和限位l形板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共同贯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和底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内腔靠近第二缠绕轮的一端均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左右两侧均设有弹性l形杆,所述弹性l形杆远离密封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内腔侧壁。

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电机、第一绳梯、第二绳梯、螺纹杆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限位l形板一侧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下方,将连接l形板与限位l形板接触,通过螺纹杆和螺母对其进行连接,方便对下方装置进行安装,电机可带动第一绳梯进行收卷或者放长,若是第一绳梯无法使用,可拉动第二绳梯进行使用;

11、2、通过充气泵、充气球、弹性球、摆动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充气泵往充气球内部充气,充气球变大或者变小将带动摆动板进行摆动,摆动板在摆动时将按压弹性球,从而将弹性球内部的润滑油滴入到传动杆和转动杆处。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2),所述顶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前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后端贯穿固定框(3)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缠绕轮(9),所述第二缠绕轮(9)位于固定框(3)内腔,所述第二缠绕轮(9)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0),所述第二缠绕轮(9)外侧边缘缠绕有第一绳梯(6),所述固定框(3)底部靠近左侧处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绳梯(6)远离第二缠绕轮(9)的一侧贯穿连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右侧靠近前后两侧处均设有固定柱(18),所述固定框(3)前后两侧靠近顶部处均设有弹性球(25),所述弹性球(25)靠近固定框(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远离弹性球(25)的一端贯穿固定框(3)一侧,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球(25)远离固定框(3)的一侧均设有摆动板(23),所述摆动板(23)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一侧固定连接在固定框(3)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18)靠近摆动板(23)一端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内均设有充气球(21),所述充气球(21)靠近摆动板(2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索(22),所述绳索(22)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摆动板(23)一侧,所述固定柱(18)远离摆动板(23)的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固定连接有充气泵(19),所述充气泵(19)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输送管(20),所述输送管(20)远离充气泵(19)的一端贯穿凹槽,并延伸至半圆槽内,所述输送管(20)远离充气泵(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充气球(2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球(25)顶部贯穿设有螺纹管(27),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27)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塞(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顶部中心处设有第一缠绕轮(7),所述第一缠绕轮(7)外侧边缘缠绕有第二绳梯(8),所述第一缠绕轮(7)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横杆(11),所述横杆(11)远离第一缠绕轮(7)的一端均插接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底部固定连接在顶板(1)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外侧边缘均套设有活动管(13),所述活动管(13)顶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l形板(14),所述连接l形板(14)一侧设有限位l形板(17),所述连接l形板(14)和限位l形板(17)相对应的一侧均开设有通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通孔共同贯穿设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和底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6)。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6)内腔靠近第二缠绕轮(9)的一端均设有密封塞(29),所述密封塞(29)左右两侧均设有弹性l形杆(30),所述弹性l形杆(30)远离密封塞(2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框(3)内腔侧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楼顶救援用绳梯,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前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后端贯穿固定框前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缠绕轮,所述第二缠绕轮位于固定框内腔,所述第二缠绕轮后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杆,通过电机、第一绳梯、第二绳梯、螺纹杆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限位L形板一侧固定连接在无人机下方,将连接L形板与限位L形板接触,通过螺纹杆和螺母对其进行连接,方便对下方装置进行安装,电机可带动第一绳梯进行收卷或者放长,若是第一绳梯无法使用,可拉动第二绳梯进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郑绵朋,郑绵棍,黄康卫,李文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朋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1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