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9820发布日期:2024-05-11 00:0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增加,电动汽车火灾事故也随之增加,且电动汽车火灾事故大多与车载动力电池系统有关。

2、公开号为cn2149128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灭火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穿刺端、导入杆和敲击端;穿刺端的顶端具有用于刺穿动力电池外壳的尖锐结构,穿刺端上还设置有注水孔;导入杆内部设有水路,导入杆上连接有用于连接外部消防栓的消防栓接口,消防栓接口、水路、注水孔相连通。上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灭火装置采用穿刺端刺穿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外壳,消防水通过注水孔注入至动力电池内部,从而对动力电池内部的火源进行冷却灭火。

3、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灭火装置采用铁锤或其他重物敲击灭火装置的敲击端的方式使穿刺端刺入动力电池内部并到达注水位置,由于电动汽车在设计时对动力电池设置了防护措施避免异物刺入动力电池内造成动力电池受损,敲击灭火装置使穿刺端刺入动力电池费时费力,且受限于电动汽车内部的空间,并不方便将灭弧装置摆放至合适的角度并进行敲击,同时在灭火过程中,由于一线消防人员需要靠近动力电池进行穿刺操作,存在一定的触电风险,因此现有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灭火装置使用时操作并不方便且存在作战距离过近导致触电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灭火装置不方便使用及存在触电风险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包括架体及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一端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架体上设有与所述摆动臂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第一导流通道及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的软管,所述摆动臂上设有第二导流通道,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连通,所述摆动臂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钻头且所述摆动臂上设有与所述钻头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钻头具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远离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

3、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设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转动轴,所述摆动臂靠近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安装部且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转动轴相配合的安装孔。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电机及设置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5、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还设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且所述输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开口处与所述软管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输气通道的连接处,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输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头且两个所述连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及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相配合,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之间及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之间分别设有密封胶圈。

8、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臂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具有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连通的通孔且所述钻头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摆动臂上的气动马达及设置在所述气动马达输出端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转动座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10、进一步的,所述钻头上设有进水孔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钻头上还设有多个所述注水孔,所述注水孔沿所述进水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进水孔连通。

11、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设有凸出的卡持部,所述摆动臂上设有与所述卡持部相配合的卡槽。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设置在架体上的第一驱动组件驱使摆动臂相对于架体转动以对摆动臂与架体所成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改变设置在摆动臂上的钻头与架体的相对位置,便于在扑灭电动汽车火灾事故时将钻头摆放至合适的位置,将钻头放置到目标位置后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使钻头转动即可使钻头钻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内部的注水位置,此时向第一导流通道内注入水,水依次流经软管及第二导流通道并从钻头上的注水孔注入动力电池内即可对动力电池进行灭火处理,达到快速扑灭电动汽车火灾事故的目的,并有效减少扑灭火灾事故的用水量,同时在钻孔作业过程中一线灭火人员可手持架体与动力电池保持一定作战距离,其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灭火装置不方便使用及存在触电风险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便于将钻头摆放至合适的位置进行钻孔作业、方便将钻头钻入动力电池内注水位置的技术效果,钻孔时可与动力电池保持一定距离,降低触电风险,并且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及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一端与所述架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架体上设有与所述摆动臂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架体上还设有第一导流通道及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的软管,所述摆动臂上设有第二导流通道,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连通,所述摆动臂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钻头且所述摆动臂上设有与所述钻头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钻头具有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远离所述软管的一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设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转动轴,所述摆动臂靠近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安装部且所述安装部具有与所述转动轴相配合的安装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电机及设置在所述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驱动齿轮,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且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还设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且所述输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开口处与所述软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与所述输气通道的连接处,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输气通道连通且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头且两个所述连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及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相配合,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导流通道之间及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之间分别设有密封胶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远离所述架体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具有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连通的通孔且所述钻头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摆动臂上的气动马达及设置在所述气动马达输出端的第二驱动齿轮,所述转动座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上设有进水孔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钻头上还设有多个所述注水孔,所述注水孔沿所述进水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进水孔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设有凸出的卡持部,所述摆动臂上设有与所述卡持部相配合的卡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注水灭火装置,包括架体及摆动臂,摆动臂的一端与架体转动连接且架体上设有与摆动臂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组件,架体上还设有第一导流通道及与第一导流通道连通的软管,摆动臂上设有第二导流通道,软管远离第一导流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导流通道连通,摆动臂远离架体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钻头且摆动臂上设有与钻头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组件,钻头具有注水孔,注水孔与第二导流通道远离软管的一端连通。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灭火装置不方便使用及作战距离近导致触电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便于将钻头摆放至合适的位置进行钻孔作业、方便将钻头钻入动力电池内注水位置的技术效果,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会会,张涛,李超,郭鹏飞,赵启泰,雷州洪,余建,罗晔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
技术研发日:20231016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