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80300发布日期:2024-05-09 21:2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玄武岩纤维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


背景技术:

1、对于高楼林立的大型城市,高层建筑的火场救援成为城市安全和应急保障的一个重要课题。逃生绳是应对高层火灾的关键设备,目前的逃生绳内芯是镀锌钢丝绳,这种绳索较重不易携带,并且导热快,在使用时非常烫手,给救援带来了不便。

2、随着近几年玄武岩纤维新材料的兴起,也出现了玄武岩纤维材质的逃生绳。玄武岩纤维是以天然的火山喷出岩作为原料,将其破碎后加入熔窑中,在1450℃~1500℃熔融后,通过铂铑合金拉丝漏板制成的连续纤维。玄武岩纤维具有显著的耐高温性能和热震稳定性。玄武岩纤维与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技术纤维相比,除了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外,还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极佳的耐热性能,适用于高温环境,甚至有明火的场合,安全性高且性价比好,成为消防等高温领域中的新选择。

3、但是通常的玄武岩纤维逃生绳都是单根绳,其结构和功能过于简单,逃生效率较低,不利于普通被困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普通被困人员使用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内容包括:

3、一种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包括由玄武岩纤维绳制成的双股绳;所述双股绳的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双股绳上间隔且固定设置有多个绳结,以将该双股绳分成连续多段的封闭绳环;所述绳结的顶部中间竖直设置有支杆,该支杆的顶部设置有可水平转动位置的扭杆,并且扭杆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铰接有拨压片;所述阻尼转轴与扭杆垂直并且水平设置,所述拨压片具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拨压片贴合在绳结的侧面,另一种状态是拨压片随着扭杆的水平转动而移动至对应封闭绳环的中间,并将该封闭绳环的底部撑开。

4、进一步的,所述绳结的主体为王字形的结架,该结架具有上中下三对弧形口朝外的弧形凹板;每对弧形凹板均左右对称的固定在中心筒的外壁上,分别用以容纳双股绳的两股绳,相邻两对弧形凹板之间的环形区域供使用玄武岩纤维线紧密缠绕双股绳,使双股绳与绳结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挂钩与双股绳也使用绳结固定连接;所述挂钩的下端可转动的插设在中心筒中。

6、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的上端延伸至该对应绳结中最上面的那对弧形凹板的上方,并且所述支杆插设在中心筒的上端中;所述支杆为圆柱形,所述扭杆的中心处开设有供支杆的顶端穿过的插孔。

7、进一步的,所述拨压片为弧形口朝向双股绳的弧形片。

8、进一步的,所述扭杆与支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可转动的设置在中心筒中。

9、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筒的内部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挡块、弹簧和下挡块,并且下挡块固定设置在中心筒中;所述上挡块和下挡块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供支杆穿过的通孔,并且上挡块与支杆固定连接,上挡块可随着支杆一起在下挡块的通孔中上下移动;所述支杆的底端贯穿下挡块,并且支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触点,所述中心筒的内部且位于上触点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触点;所述上触点和下触点分别经一根导线与设置在中心筒外部的灯珠相连,并且其中一根导线上还串联有电池,所述扭杆与中心筒之间留有间隙,向下踩压支杆,上触点接触到下触点时灯珠亮起。

10、进一步的,所述导线均从中心筒的筒壁上预设的线孔中穿过。

11、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及灯珠均由玄武岩纤维线分别缠绕在绳结的内部和表面上。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发明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采用通过若干绳结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两根玄武岩纤维绳,一方面增强了逃生绳的强度,另一方面更利于被困人员双手的抓握和脚部的踩踏。对于双股绳除了挂钩起始处之外的其它部分的绳结,使用前将绳结上的拨压片扭转九十度到两根玄武岩纤维绳的中间,并调整两个拨压片的角度,就能够将绳结上方的封闭绳环的底端撑开一个角度而形成便于被困人员脚部踩入的踩踏区。

14、另外,本发明还在双股绳其它部分的绳结上增设了可踩踏触发亮起的指示机构,当被困人员在将其脚部伸进踩踏区而落到绳结上时,绳结表面的灯珠亮起,能够同时为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行动提供指示。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玄武岩纤维绳制成的双股绳(1);所述双股绳(1)的一端设置有挂钩(12);所述双股绳(1)上间隔且固定设置有多个绳结(2),以将该双股绳(1)分成连续多段的封闭绳环;所述绳结(2)的顶部中间竖直设置有支杆(3),该支杆(3)的顶部设置有可水平转动位置的扭杆(4),并且扭杆(4)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铰接有拨压片(5);所述阻尼转轴与扭杆(4)垂直并且水平设置,所述拨压片(5)具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拨压片(5)贴合在绳结(2)的侧面,另一种状态是拨压片(5)随着扭杆(4)的水平转动而移动至对应封闭绳环的中间,并将该封闭绳环的底部撑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结(2)的主体为王字形的结架,该结架具有上中下三对弧形口朝外的弧形凹板(2-1);每对弧形凹板(2-1)均左右对称的固定在中心筒(2-2)的外壁上,分别用以容纳双股绳(1)的两股绳,相邻两对弧形凹板(2-1)之间的环形区域供使用玄武岩纤维线紧密缠绕双股绳(1),使双股绳(1)与绳结(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2)与双股绳(1)也使用绳结(2)固定连接;所述挂钩(12)的下端可转动的插设在中心筒(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2-2)的上端延伸至该对应绳结(2)中最上面的那对弧形凹板(2-1)的上方,并且所述支杆(3)插设在中心筒(2-2)的上端中;所述支杆(3)为圆柱形,所述扭杆(4)的中心处开设有供支杆(3)的顶端穿过的插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压片(5)为弧形口朝向双股绳(1)的弧形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4)与支杆(3)固定连接,所述支杆(3)可转动的设置在中心筒(2-2)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筒(2-2)的内部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挡块(6)、弹簧(7)和下挡块(8),并且下挡块(8)固定设置在中心筒(2-2)中;所述上挡块(6)和下挡块(8)的中心处均开设有供支杆(3)穿过的通孔,并且上挡块(6)与支杆(3)固定连接,上挡块(6)可随着支杆(3)一起在下挡块(8)的通孔中上下移动;所述支杆(3)的底端贯穿下挡块(8),并且支杆(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上触点(9),所述中心筒(2-2)的内部且位于上触点(9)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下触点(10);所述上触点(9)和下触点(10)分别经一根导线与设置在中心筒(2-2)外部的灯珠(11)相连,并且其中一根导线上还串联有电池,所述扭杆(4)与中心筒(2-2)之间留有间隙,向下踩压支杆(3),上触点(9)接触到下触点(10)时灯珠(11)亮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均从中心筒(2-2)的筒壁上预设的线孔中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及灯珠(11)均由玄武岩纤维线分别缠绕在绳结(2)的内部和表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高抗拉强度玄武岩纤维绳索,包括由玄武岩纤维绳制成的双股绳;所述双股绳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双股绳上间隔且固定设置有多个绳结,以将该双股绳分成连续多段的封闭绳环;所述绳结的顶部中间竖直设置有支杆,该支杆的顶部设置有可水平转动位置的扭杆,并且扭杆的两端均通过阻尼转轴铰接有拨压片;所述阻尼转轴与扭杆垂直并且水平设置,所述拨压片具有两种状态,一种状态是拨压片贴合在绳结的侧面,另一种状态是拨压片随着扭杆的水平转动而移动至对应封闭绳环的中间,并将该封闭绳环的底部撑开。本发明在使用前能够将绳结上方的封闭绳环的底端撑开一个角度而形成便于被困人员脚部踩入的踩踏区,因此极为便于普通被困人员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翁时铭,梅晓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纤新材料科技(承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