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用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7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逃生用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高处的避难口往下降落进行逃生时使用的逃生器具。
以往,这种逃生器具,例如日本国实用新型第975147号(日本国实公昭47-4227号公报)书所记载的逃生器具,系由固定设置在避难口的固定具(例如挂钩等)和使用时悬挂在该固定具下方的主体所构成,在该主体内安装有离心力制动器,而在通过该主体的缆索两端连接下降吊挂带。这种先有技术的逃生器具不仅结构复杂,造价高昂,而且下降速度往往因人体体重的差异而产生很大的差异,体重大的人下降速度太快,而体重太轻的人则又难于顺利地下降,这些都是它的缺点。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先有技术的缺点,已经向日本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逃生器具的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日本昭60-53411。如图11所示,此逃生器具由固定于建筑物(50)的避难口(51)上的缆索(1)和夹压在该缆索(1)上的许多缓降具(52)构成。逃生者可利用吊挂带(53)分别吊挂在各缓降具(52)上,一个接一个依次向下降落进行逃生。该缓降具(52)如图12所示,它具有由夹压该缆索(1)使之进行摩擦滑动的夹压弹簧片(54)构成的制动机构,或具有可利用对应于下降物(例如人体)重量产生的夹压力来夹压缆索的凸轮机构或杠杆机构等构成的制动机构。
然而,如上述先有技术所述,仅将一个夹压缆索(1)从而产生摩擦滑动的缓降具(52)装在缆索上,不能充分地将下降速度保持一定,由于人体体重的差异容易使下降速度发生很大差异,尤其是当体重过重时,下降速度将太快以致产生不能安全逃生的缺点。
另外,如美国专利NO4,474,262、NO4,576,248和NO4,580,658所公开的逃生器具则这样构成,它将缆索夹压在缓降具上,并装有可增减夹压力以调整制动力的操纵杆,下降中的人可用手动方式操作上述操纵杆,从而可调整其下降速度。
由于逃生器具是在紧急逃生时才使用的东西,所以要使下降中的人能够冷静而准确地执行上述手动操作来调整下降速度是极为困难的。因此,万一操作有错误时,可使得夹压力变得太大而难于下降,或将操纵杆调得太松时有可能发生急剧下降产生危险,因此安全上很有问题。另外,若操纵杆操作不恰当,夹压力的大小会产生不同的差异,所以要以恒定的速度平稳下降相当困难。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下降时又能以稳定的速度进行安全下降的逃生器具。
本发明的逃生器具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具有上端固定于高处避难口的缆索和夹压在该缆索上的一对上、下缓降具;上侧缓降具对应于载重量增加,偏斜加大,从而使缆索发生曲折,上侧缓降具具有多个使缆索发生曲折的用以施行摩擦滑动的缆索接触部件;而下侧缓降具则这样被构成,使得相应于载重量增加时,制动力增加;另外,下侧缓降具还具有一个吊挂下降物(例如人体)用的吊挂件;上述一对缓降具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
下侧缓降具是一种相应于载重量的增加而以增加的夹压力夹压缆索的缓降具或者是这样一种缓降具,这种缓降具相应于载重量的增加而偏斜加大,从而使缆索发生曲折,它具有多个使缆索发生曲折的用以施行摩擦滑动的缆索接触部件。
因此,上侧缓降具可相应于载重量的增加,偏斜角增加,从而使偏斜加大,此时,由于缆索接触部件使缆索发生的曲折作用和缆索的张力,可使一种与前述载重的重力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施加到上侧缓降具上,如果下降的人体重量(或下降物的重量)较重时,施加至上侧缓降具上的载重量也会加大,从而使上侧缓降具的偏斜角相应地增加,所以上述摩擦阻力也会增大。反之,若下降的人体重量较轻时,上述载重量会减小,而上侧缓降具的偏斜角也会变小,因此,前述摩擦阻力自然也会变小。
下侧缓降具由于相应于载重的增加而以增加的夹压力夹压缆索,或者相应于载重的增加缓降具偏斜增大,由多个缆索接触部件在使缆索发生曲折的状态下施行摩擦滑动,所以不管在那种场合,均会同样地将与上述载重的重力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施加于下侧缓降具上。
然而本发明人分别对上侧缓降具和下侧缓降具单独进行下降试验的结果表明,对任何一种缓降具,均会产生有时停在途中无法下降,或相反地产生快速下降的现象,从而存在不能充分确保安全性的问题。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设计之后,根据本发明,将上述上侧缓降具和上述下侧缓降具用一种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利用这种连接构成的缓降具进行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缓降具具有稳定的下降速度,可以平稳而安全地下降,从而得以逃生。
其原理大致是吊挂在吊挂件上的下降物的重量可经由连接构件分摊于上侧缓降具上和下侧缓降具上,而此时相应于上述载重分配比在两缓降具上产生的制动力的相差在下降过程中时刻都在变动。因此作为整体而言,两缓降具得到力的平衡,其下降速度受到相互制约,因此下降的人在下降途中不必用手操纵下降速度,便能使人体以稳定的下降速度平稳而安全地下降。
另外,由于一对上下缓降具仅利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再加上装一个吊挂件即可构成既安全又理想的逃生器具,所以不需要有调整下降速度用的操纵杆等构件,因此结构比较简单。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相应的特征与效果,可以从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和附图中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
图1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逃生器具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表示其作用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沿图1的Ⅲ-Ⅲ线所截的横向剖面图;图4表示沿图1的Ⅳ-Ⅳ线截取的横向剖面图;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逃生器具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表示其作用的纵向剖面图;图7、图8、图9和图10分别表示其它实施例的缓降具的纵向剖面图;图11为先有技术的逃生器具的侧面图;图12表示图11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面图。
图1至图4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逃生器具。此逃生器具具有如图11所示的上端固定于建筑物(50)等的高处的避难口上的缆索(1)和夹压于该缆索(1)上的一对上下缓降具(A)、(B),该上侧缓降具(A)与下侧缓降具(B)用连接杆(连接构件)(2)进行连接,同时在上述下侧缓降具(B)上固定有一条吊挂下降物(例如下降逃生的人等)的吊挂带(吊挂件)(3)。
在本实施例中,上侧缓降具具有在其发生偏斜时可使缆索(1)发生曲折的施行摩擦滑动的一对制动块(缆索接触部件)(4)、(5)及上制动块(缆索接触部件)(6);而下侧缓降具(B)则这样被构成,使得相应于载重(Q)增加时以增加的夹压力夹压该缆索(1)。
上侧缓降具(A)装有由一对侧板(7)、(7)构成的外壳,在该外壳内的下方位置,相向配置有其间夹压着缆索(1)的上述左制动块(4)和上述右制动块(5),而在该外壳内的左上方位置配置有上制动块(6)。该左制动块(4)上设有一导槽(4a),左制动块(4)被螺栓(8a)与螺母(8b)固定于上述两侧板(7)、(7)之间。该右制动块(5)虽然不具有导槽,但和上述左制动块(4)一样,用螺栓(8a)和螺母(8b)固定于上述两侧板(7)、(7)之间。该上制动块(6)具有一导槽(6a),它被螺栓(8a)和螺母(8b)固定于上述两侧板(7)、(7)之间。虽然这些制动块(4)、(5)和(6)构成缆索接触部件,但也可以使用衬垫等其它形式的部件来作为缆索接触部件。另外,在没有承受载重(P)时,上述上制动块(6)被配置于离开缆索(9)的左方位置。
该下侧缓降具(B)被配置在上述上侧缓降具A的下方位置。在该下侧缓降具(B)上具有由一对侧板(9)、(9)构成的外壳,在该外壳内配置有可动摩擦板(10)和固定摩擦板(11)。该可动摩擦板(10)利用销钉安装在杠杆(13)的端部,该杠杆(13)可以支轴(12)为中心进行摆动,在可动摩擦板(10)上还装有一个固定吊挂带(3)用的固定部件(14)。在该可动摩擦板(10)的制动面上加工有导槽(10a),利用该导槽(10a)和上述固定摩擦板(11)上的制动面可夹压缆索(1)。另外,上述可动摩擦板(10)由于拉力弹簧(15)的作用而具有向接近于固定摩擦板(11)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如图2所示,当有载重(Q)时,该可动摩擦板(10)便运动,使之接近于固定摩擦板(11),从而使摩擦制动力作用于缆索(1)上。
该上侧缓降具(A)和下侧缓降具(B)利用连接杆(2)互相连接。该两缓降具(A)、(B)还用弹簧(16)连接(如图2所示),以限制该上侧缓降具(A)所发生的偏斜程度,使该偏斜角不致超过必要程度。
下面说明以上构成的逃生器具的使用方法。
当遇到发生火灾等事故,必需由避难口(51)逃生时,逃生人首先将缆索(1)固定在(或钩在)避难口(51)上并使该缆索悬于外边,然后将吊挂带(3)套在身上,即可沿着缆索(1)开始下降。在下降时,人体的重量(W)经由连接杆(2)被分摊为施加于上侧缓降具(A)的载重(P)和施加于下侧缓降具(B)的载重(Q),即如图2所示,重量(W)分别作用于各缓降具(A)、(B)。
首先,在下侧缓降具中,当有上述载重(Q)作用时,该可动摩擦板(10)便靠近固定摩擦板(11),并夹压缆索(1)。由于此夹压力和缆索(1)的张力会产生一个与该载重(Q)的重力方向相反的制动力,故该下侧缓降具(B)便可进行摩擦滑动而下降。载重(Q)愈大,上述制动力也愈大。
同时,重量(W)的一部分以载重(P)的形式经由连接杆(2)作用于上侧缓降具(A)上,使其顺着图中顺时针方向偏斜。在上侧缓降具(A)偏斜的同时,左右一对制动块(4)、(5)便使缆索(1)曲折,同时,上制动块(6)也压接到缆索(1)上,使其曲折。由于上述制动块(4)、(5)、(6)所引起的缆索(1)的曲折作用和缆索(1)产生的张力会产生一个与载重(P)的重力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因而人的下降受到适当的制动力的作用。
如上所述,由于每个缓降具(A)、(B)可以分别一面摩擦滑动一面下降,故逃生人可以以稳定的速度平稳地下降。在载重(W)有差异时,如承载体重较重的人或体重较轻的人那样,由于按照载重(W)分摊在两个缓降具(A)、(B)上的分载重而对每个缓降具(A)、(B)施加制动力,而这种制动力的相差在下降过程中时时刻刻在变动,故作为整体而言,可以在作用力得到平衡的状态下使人体平稳安全地下降,其结果是,不管在那种场合都能保证大致一定的安全的下降速度。
图5及图6表示本发明的逃生器具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夹压缆索(1)的上侧缓降具(C)和下侧缓降具(D)均设有在缓降具发生偏斜时使缆索(1)发生曲折的用以施行摩擦滑动的缆索接触部件。另外,由于各缓降具(C)、(D)的结构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上侧缓降具(A)相同,而其它结构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图5及图6中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并省略具体的说明。不同的是,在下侧缓降具(D)上,在左右一对制动块(4)、(5)的下方配置了在第一实施例的上侧缓降具上没有的制动棒(28)。这样,在下降初期,当下侧缓降具(D)的偏斜还不够大,即制动效果还不充分时,此制动棒(28)可与左右一对制动块(4)、(5)一起使缆索(1)发生曲折,籍此可以保证必需的制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载重(W)分摊在两缓降具(C)、(D)上的分载重和两缓降具(C)、(D)偏斜角差别在下降过程中会时时刻刻变化,故就整个器具而言,可以在作用力平衡的状态下使人平稳地下降,其结果是,不管是承载体重重的人还是体重轻的人,在上述载重(W)不同的场合,都能保证安全的速度和下降时的平稳性。
本发明的逃生用具,除所示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以外,还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实施例。
缓降具偏斜时可使缆索发生曲折,对于这种在缆索呈曲折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滑动的缓降具,还有如图7的由E表示的缓降具。这种缓降具在左右配置有一对销状部件(缆索接触部件)(18)、(19),使得缆索(1)夹压在由一对侧板(17)、(17)构成的外壳内,同时在上述左销状部件(18)的斜上方位置和上述右销状部件(19)的斜下方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制动衬垫(20)、(21)。由于缓降具是用这种方式构成的,所以即使在缓降具下降初期,在缆索(1)上的张力还不够大时,该缓降具(E)发生偏斜,则如图7所示的那样,因为缆索(1)在制动衬垫(20)、(21)上摩擦滑动,故可以确保必须的制动力。这种缓降具在下降体重特别重的人时,由于具有较大的制动力,效果很好。
另外,对于体重较轻的人,由于过分制动而不能平稳地下降时,最好作成示于图8的缓降具(F),将外套在缆索(1)上的补偿环(22)设置在由侧板(23)、(23)构成的外壳的上部,使其可沿在外壳上部加工的圆弧状导槽(24)进行相对运动,并在此补偿环(22)上和在上述外壳上端角部上配置的弹簧挂钉(25)之间安装一个拉力弹簧(26),以便利用上述拉伸弹簧(26)的作用力控制缓降具(F)的偏斜,从而降低制动力。
另一方面,对于相应于载重的增加而以增加的夹压力夹压缆索的缓降具,还有例如在图7中由(G)所示的缓降具。这种缓降具将缆索(1)夹压在由一对侧板(31)、(31)构成的外壳内,并将可动衬垫(32)与固定衬垫(33)相对配置,将吊挂件(3)的上端固定在可动衬垫(32)上。可动衬垫(32)利用在其两侧突出配置的支承销钉(34)嵌入到在上述侧板(31)(31)上成形的倾斜导槽(35)内,当此可动衬垫受到向下的拉力时,它将被推向固定衬垫(33)。另外,在这两个衬垫(32)、(33)的滑动面上分别粘贴(或涂布)有摩擦系数大而且耐磨的衬料(36)。图7所示的一对上下缓降具(E)、(G)利用连接索(连接构件)(37)进行相互连接。用连接索进行相互连接时,可使缆索(1)的曲折柔缓,从而平稳下降,并使装卸缆索(1)或搬动、收存连接的缓降具相当方便。另外,在下侧缓降具(G)的上方位置配置有游动自如地套合缆索(1)的连接到该下侧缓降具上的倒L形导片(27),该连接索(37)穿过在导片(27)上的端部上加工的通孔(27a)后,变位至侧方位置。因此,作用于上侧缓降具(E)上的偏斜力矩将会变大,故可提高在同一负载(载重)下的上侧缓降具(E)的偏斜效果(即制动效果)。
图9所示的缓降具(H)则利用板簧(40)来推压通过缓降具主体(38)上通孔(39)中的缆索(1),并利用杠杆(41)推压该板簧(40)的背面(与缆索(1)相接触的面的反面),另外在上述杠杆(41)的施力点的一侧,利用连杆(42)连接一个吊挂吊挂件用的结合环(43),从而使夹压该缆索(1)的夹压力与下降物的重量成正比地增加。
另外,图10所示的缓降具(I)是利用固定于凸轮轴(46)上的凸轮(47)来推压通过缓降具主体(44)上通孔(45)中的缆索(1),扇形槽轮(48)被固定在上述的凸轮轴(46)上,同时将拉力绳(49)的一端(49a)固定在该扇形槽轮(48)上,使拉力绳(49)可沿扇形槽轮(48)上的槽导出到主体(44)的外部,而该拉力绳(49)的另一端(49b)则被作成可吊挂吊挂件的结合环(50)。
权利要求
1.一种逃生用器具,它配置有上端固定于高处避难口的缆索和一对夹压在该缆索上的上、下缓降具,上侧缓降具对应于载重量增加而偏斜加大,从而使缆索发生曲折,上侧缓降具具有多个使缆索发生曲折的用以施行摩擦滑动的缆索接触部件,而下侧缓降具则这样构成,使得相应于载重量增加时制动力增加,另外,下侧缓降具还具有吊挂下降物用的吊挂件,该上、下缓降具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逃生器具,其中,在多个缆索接触部件的下方、即在固定有连接构件一侧的下方,和在相反侧的上方,分别配置有制动衬垫。
3.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逃生器具,其中,外套在缆索上的补偿环这样被支承,使得补偿环可以在缓降具上部加工的圆弧状导槽中移动,在该补偿环上和在缓降具的上端角部配置有弹簧挂钉,在弹簧挂钉之间配置有拉力弹簧。
4.一种逃生用器具,它配置有上端固定于高处避难口的缆索和一对夹压在该缆索上的上、下缓降具,这两个缓降具对应于载重量增加而偏斜加大,从而使缆索发生曲折,这两个缓降具具有多个使缆索发生曲折的用以施行摩擦滑动的缆索接触部件,而下侧缓降具还具有吊挂下降物用的吊挂件,这两个上、下缓降具利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
5.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逃生器具,其中,在多个缆索接触部件的下方、即在固定有连接构件一侧的下方,和在相反侧的上方,分别配置有制动衬垫。
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4所述的逃生器具,其中,外套在缆索上的补偿环这样被支承,使得补偿环可以在缓降具上部加工的圆弧状导槽中移动,在该补偿环上和在缓降具的上端角部配置有弹簧挂钉,在弹簧挂钉之间配置有拉力弹簧。
7.一种逃生用器具,它配置有上端固定于高处避难口的缆索和一对夹压在该缆索上的上、下缓降具,上侧缓降具对应于载重量增加而偏斜加大,从而使缆索发生曲折,上侧缓降器具有多个使缆索发生曲折的用以施行摩擦滑动的缆索接触部件,下侧缓降具这样构成,使得相应于载重量的增加而以增加的夹压力夹压缆索,同时,下侧缓降具还具有用以吊挂下降物的吊挂件,这两个上、下缓降具利用连接构件进行连接。
8.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7所述的逃生器具,其中,在多个缆索接触部件的下方、即在固定有连接构件一侧的下方,和在相反侧的上方,分别配置有制动衬垫。
9.一种按照权利要求
7所述的逃生器具,其中,外套在缆索上的补偿环这样被支承,使得补偿环可以在缓降具上部加工的圆弧状导槽中移动,在该补偿环上和在缓降具的上端角部配置有弹簧挂钉,在弹簧挂钉之间配置有拉力弹簧。
专利摘要
只需将上侧缓降具和下侧缓降具予以连接,即可构成一种结构简单的逃生器具。上侧缓降具偏斜时使缆索发生曲折,从而施行摩擦滑动,下侧缓降具相应于载重量的增加而使制动力增加。这种逃生器具不需要下降逃生的人自行操纵下降速度,不设置操纵下降速度的操作机构,而且它不受人体体重的影响,可以以安全、稳定的速度下降。
文档编号A62B1/00GK86106541SQ86106541
公开日1987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1日
发明者北后晴久 申请人:西部工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