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65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防护用的装置,是一种呼吸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护口罩。
现有的防毒等防护口罩,其罩芯为一层网状活性碳(公开号2219726),或由杀菌膜、活性碳滤纸及除尘滤纸缝制而成(公开号2214202),或由活性碳滤料层和带杀菌药物的棉纱布层缝制制成(公开号2199800),或在两块无纺布间缝制一块活性碳纤维而成(公开号2175031)。这些口罩具有一定的防尘、防菌、防毒、防臭效果,但由于罩芯是由多层材料缝制而成的,其透气性较差,且活性碳纤维易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护能力强、透气性能好、活性碳纤维不易脱离、且可方便洗涤的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包括罩体、系带,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罩体内装有罩芯,罩芯为表面有超细纤维网膜层的活性碳纤维毡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性碳纤维毡块表面的超细纤维网膜层直接熔喷附着在其两个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活性碳纤维毡块罩芯装于罩体内,罩体的形式是拉链式或搭扣式、缝制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大的优点熔喷过程中超细纤维之间以及超细纤维与活性碳纤维之间自行粘合、冷凝而形成均匀网膜,而不需在超细纤维网膜与活性碳纤维毡间添加粘合剂,具有纺丝、成布及粘合一次成型的特点,工艺流程短,成本低,活性碳纤维不易脱落。一般公认在纤维结构中使用较小直径的纤维具有高斥液性和高效的过滤性能,高斥液性可起到细菌屏蔽作用,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罩芯表面的超细纤维网膜具有较好的防尘、防菌效果,同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本实用新型的防毒、防臭效果通过活性碳纤维对丁硫醇、氨、二甲硫、三甲胺、苯、甲苯、丙酮、三氯乙烯、苯乙烯、乙醛、甲醛等气体的吸附作用而实现。活性碳纤维的吸附容量比活性碳颗粒大二至十倍,并且具有广谱性,吸附速度比活性碳颗粒大十至一百倍,脱附速度快、完全,可以重复再生的次数远远大于活性碳颗粒。罩芯置于罩体内设置的袋中,可方便取出,对罩体进行多次洗涤而不需洗涤罩芯,因而延长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罩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图中有系带1、罩体2、罩芯3,罩体2一般用棉纱布或无纺布缝制,中间设置一个口袋,罩芯3即为两面直接熔喷超细纤维网膜,超细纤维网膜的材料是聚丙烯、聚酰胺、聚酯等热塑性材料。活性碳纤维毡块,其可由大块的活性碳纤维毡裁出合适大小放置在罩体2中的袋内。
图2描述了活性碳纤维毡罩芯。其中以活性碳纤维毡21为基材,然后在其上的两面直接熔喷超细纤维网膜22,由此就制成了活性碳纤维毡罩芯。
权利要求1.一种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包括罩体、系带,其特征在于罩体内装有罩芯,罩芯为表面有超细纤维网膜层的活性碳纤维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其特征在于活性碳纤维毡块表面的超细纤维网膜层直接熔喷附着在其两个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其特征在于活性碳纤维毡块罩芯装于罩体内,罩体的形式是拉链式或搭扣式、缝制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尘、防菌、防毒、防臭口罩,包括罩体、系带,其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是:罩体内装有罩芯,罩芯为表面有超细纤维网膜层的活性炭纤维毡块。优点:防护能力强,透气性能好,活性炭纤维不易脱落,可方便洗涤,工艺流程短,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含有毒气、臭气和粉尘污染严重的工作场合。
文档编号A62B9/06GK2313616SQ9724300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日
发明者高强, 陈建村, 周一丹 申请人:南通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