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组成架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28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石材组成架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组成架构,主要指一种薄形石材板块与 轻质板、填充材组合并具基桩架构。
背景技术
石材普遍被应用在墙面、地板、家具……中,然而天然石材经人 们不断开采挖掘,其原石数量日趋稀少,因而在重视环保的今日,石 材已成为高价的建材产品。传统石材一般经由切割成厚度约10 20mm的板块,并就墙面施 工为例,主要系令数石材板块排列并借由胶泥贴覆于墙面上固定,而 该由石材表面的紋理可增进墙面外观质感。然而前述结构因石材板块的厚度必须为10~20mm才能具有足 够强度以防止断裂,但该较厚重的石材将大幅增加制造成本,且增加 施工困难度,又当施工不慎或石材板块掉落时将造成石材损坏,且更 将造成施工人员危险,而采用人造石材时亦具有前述缺失。又该石材厚重,当地震时易因自重而坠落,具有抗震效果不佳缺 失,且石材本身隔热性不佳,并不能增进建筑防火隔热安全性。为改进前述情形,本创作人设计了如图8所示,中国台湾专利第 M327886号的石材组合构造,该石材包含一石材纟反块1,、 一轻质斧反 2,、 一黏贴介面材3,,而该石材板块l,可为天然石材,且具有较薄 厚度,所述轻质板2'则为轻质板料,并可为轻质隔热板(如塑料发 泡),又勦贴介面材3,为水泥、水泥板、木板(如木板或其它木类 材)、硅酸钙板等,并可较前述轻质板2,具较佳贴附接合利用性。前述结构组合时,系令石材板块1'借由胶泥4,与轻质板2, 一侧表面接合,而黏贴介面材3,也借由胶泥4,与轻质板2,另一 侧接合,使得整体组合可大幅减低石材板块1,厚度以减少石材资源 消耗,且其重量较传统石材轻,可易于墙面施工组设。然而前述设计经本创作人实际测试后,发现仍具有以下可改进之处1.该轻质板2'虽然可减轻石材整体重量,但该由塑料发泡制造 的轻质板2,当承受外力时,会受挤压变形,例如图7所示由箭头方 向向石材板块1,施予外力时,该轻质板2,即会受力紧缩,因而该 石材并不能适用于须承受外界物体重量的地板使用。2. 该石材系借由黏贴介面材3,与墙面接合,但该l占贴介面材3'未与石材板块r接合,因而若石材板块r与轻质板2,接合不牢 固时,即会造成石材板块r脱落,因此具有组合稳固性及施工组合 稳定性不足的缺失。3. 由于轻质板2'防火性不佳,当火突时轻质板2'燃烧即会融化,并导致石材板块r迅速脱落,具有安全性不佳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由薄形石材板块 与轻质板、抗裂网、填充材组合并具基桩架构,并可具较佳强度、适 用性、施工组设稳定性、防火隔热性的石材组成架构。为达成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石材组成架构,该石材包含一石材^反块、 一轻质纟反及一填充 材,该石材板块的厚度为3~8mm;该轻质板为塑料发泡,其设置数 贯穿槽孔,且其外侧面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该填充材系于未固化 前涂覆于轻质板外側面位置,并使未固化的填充材填满轻质板的槽孔 以形成柱体,该柱体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且填充材固化后与轻质 板、石材板块接合,令石材具有基桩架构。更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石材包含一石材板块、 一轻质板、 一抗 裂网、 一填充材;所述石材板块厚度可为3-8mm的薄形石材板块; 所述轻质板可为塑料发泡,而于轻质板设置数贯穿槽孔,该槽孔可为 适当形状,并该轻质板外侧面由教合剂或其它接合元件与石材板块内 侧面接合;所述抗裂网可为玻璃纤维网,并覆设于轻质板内側面;所 述填充材可为水泥或含隔热材料的水泥组合物或其它物体,并可具较 佳强度及防火性,且填充材于未固化前涂覆于轻质板外侧面位置,并 使未固化的填充材可填满抗裂网与轻质板的内侧面,可填满轻质板的 槽孔以形成柱体,且该柱体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4吏得填充材固化 后可与轻质板、石材板块固接,并使石材具较佳强度的基桩架构,而 抗裂网可增进填充材与轻质板接合稳固性,又该石材板块亦可于其内 侧面设置黏合剂以提供石材板块与填充材接合。借此,本实用新型可 采用较薄的石材板块以减小石材资源消耗,并实施于地板、墙面时可 借由石材板块的外观以具有较佳质感,而其整体组合重量轻,可易于 施工组设,且轻质板、填充材可提升隔热性,又本实用新型填充材的 柱体可形成较佳强度的基桩,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适于地板使用,并可 承受施加于石材板块外侧面的重量而不至导致轻质板受挤压变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墙面时可由干式、4干式、湿式工法施工。该 干式工法结构系于本实用新型的石材上设置接合件,该接合件为具较佳强度的金属片体或其它元件,其一端由填充材内侧面朝向轻质板的 槽孔方向插入并与该槽孔位置的填充材柱体接合,使得该接合件可插 入至石材中央位置以提升接合件与石材具有更佳接合稳固性及支撑 性,并该接合件由固定组合件组设于墙面,使得石材可稳固设置于墙 面上。所述半干式工法系对应前述石材设置接合件,并令接合件由固 定组合件组设于墙面上,再借由结合材涂覆石材的填充材内侧面与墙 面间令石材与墙面接合,而该结合材可为水泥或其它教合剂,使得可 具更佳墙面施工稳定性,而该结合材与填充材若为水泥属性材质时可 具有更佳结合稳固性。所述湿式工法系令石材的填充材内侧面与墙面 间设置结合材结合,该结合材与填充材若为水泥属性材质时可具有更 佳结合稳固性。本实用新型若遇火灾时因填充材可具防火性不易融化,因而若轻 质板受热融化时,石材板块仍可借由填充材接合而不会脱落,并可防 止石材板块掉落发生危险,可提升安全性。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元件分解图;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图;图3系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及实施于地板示意图;图4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墙面干式工法示意图;图5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墙面半干式工法示意图;图6系本实用新型实施于墙面湿式工法示意图;图7系本实用新型燃烧后示意图;图8系本创作人i殳计的习知石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材10包含一石材板 块l、 一轻质板2、 一抗裂网3、 一填充材4,而该石材板块l为厚度 可为3 ~ 8mm的薄形石材板块。所述轻质板2可为塑料发泡,如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之聚氯10 石材 1121 槽孔 341 柱体 57 结合材 r3, 凝贴介面材 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板块 板 材 件 板块剂网件板合裂合材泥教抗接石股材质充合质石轻填组轻1 2 4 6 2乙烯PVC、发泡之聚丙烯PP、发泡之聚乙烯PE等等,又于该轻质 板2设置数贯穿槽孔21,而该轻质板2外侧面由黏合剂ll与石材板 块l内侧面接合,另前述槽孔21可为圆形或其它形状,轻质板2外 侧面亦可由其它接合元件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所述抗裂网3可为玻璃纤维网,并;ii殳于轻质4反2内侧面。所述的填充材4可为水泥或含隔热材料的水泥组合物或其它物 体,且可具较佳强度及防火性,而该填充材4于未固化前涂覆于轻质 板2外侧面位置,并使未固化的填充材4可填满抗裂网3与轻质板2 的内侧面,且可填满轻质板2的槽孔21以形成柱体41,该柱体41 与石材板块l内侧面接合,使得填充材4固化后可与轻质板2、石材 板块1固接,并使石材10具较佳强度的基桩架构,另该抗裂网3可 增进填充材4与轻质板2接合稳固性,且该固化后的填充材4可具足 够支撑强度,又该石材板块1亦可于其内侧面设置黏合剂(图中未标 示)以提供石材板块1与填充材4接合。本实用新型可釆用较薄的石材板块1以减小石材资源消耗,且实 施于地板、墙面时可借由石材板块1的外观以具较佳质感,又整体组 合重量轻,可易于施工组设,且轻质板2、填充材4可提升隔热性。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因填充材4柱体41可形成较佳强度的 基桩,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适于地板使用,并可承受施加于石材板块l 外侧面的重量(如箭头所示施力方向),而不至于导致轻质板2受挤 压变形。请参阅图4~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石材10实施于墙面时 可由干式、半干式、湿式工法施工,如图4所示,干式工法结构系于 本实用新型的石材10上设置接合件5,该接合件5为具较佳强度的 金属片体或其它元件,其一端由填充材4内侧面朝向轻质板2的槽孔 21方向插入并与该槽孔21位置的填充材4柱体41接合,使得该接 合件5可插入至石材10中央位置,以使石材10与接合件5可具更佳 接合稳固性及支撑性,而该接合件5由固定组合件6组设于墙面使石 材10可稳固设置于墙面上。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半干式工法系对应前述石材IO设置接 合件5,该接合件5与填充材4柱体41接合,且令接合件5由固定 组合件6组设于墙面上,再借由结合材7涂覆于填充材4内侧面与墙 面间令石材10与墙面接合,而该结合材7可为水泥或其它黏合剂, 使得可具更佳墙面施工稳定性,并该结合材7与填充材4若为水泥属 性材质时可具极佳结合稳固性,可较传统石材与墙面组合具更佳结合 牢固性。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湿式工法系令石材10的填充材4内侧 面与墙面间设置结合材7结合,该结合材7与填充材4若为水泥属性材质时可具更佳结合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因石材IO质轻易施工,可适于墙面整修,例如具磁
砖的墙面不须将磁砖由墙面上敲除,可于磁砖外表面设置本实用新型 石材即可使墙面具石材质感,可提升墙面整修适用性、便利性。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若遇火灾时因填充材4可具防火性不易 融化,因而轻质^反2受热融化时石材板块1仍可借由填充材4接合而 不会脱落,因而可防止石材板块l掉落发生危险,可提升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前迷抗裂网为非必要性组件,而该抗裂网未设置时本 实用新型亦可具有主要诉求基桩架构功效,因而抗裂网为依需求组设 配件。
是以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减少石材资源消耗,并借由基桩 架构使整体石材具有足够强度及较佳适用性、安全性、组合稳定性功 效,且本实用新型不一定须采用天然石材板块,当采用人造石材板块 时亦可具有较佳强度、适用性、安全性、组合稳定性功效,而前述实 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例示,并非本实用新型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 精神所为的等效改变亦应属于本实用新型范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石材组成架构,该石材包含一石材板块及一轻质板,该轻质板为塑料发泡;其特生在于所述石材板块的厚度为3~8mm;所述轻质板设置数贯穿槽孔,且其外侧面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该石材还包括一填充材,其系于未固化前涂覆于轻质板外侧面位置,并使未固化的填充材填满轻质板的槽孔以形成柱体,该柱体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且填充材固化后与轻质板、石材板块接合,令石材具有基桩架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 板外侧面由黏合剂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 材为水泥或含隔热材料的水泥组合物。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 材的柱体与石材板块内面间设置黏合剂接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 板与填充材间又设置抗裂网,该填充材于未固化前涂覆于轻质板外侧 面位置,并使未固化的填充材填满抗裂网与轻质板的内侧面。
6、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石材上设置接合件,该接合件一端由填充材内侧面朝向轻质板的槽孔 方向插入并与该槽孔位置的填充材柱体接合,使得该接合件插入至石 材中央位置,且该接合件由固定组合件组设于墙面上。
7、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石材上设置接合件,该接合件一端由填充材内侧面朝向轻质板的槽孔 方向插入并与该槽孔位置的填充材柱体接合,并该接合件由固定组合 件组设于墙面上,又由结合材涂覆于填充材内侧与墙面间令石材与墙 面接合。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 材与填充材为水泥属性材质。
9、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石材的填充材内侧面与墙面间设置结合材令石材与墙面结合。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材组成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 材与填充材为水泥属性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材组成架构,该石材包含一石材板块,其厚度为3~8mm;一轻质板,为塑料发泡,设置数贯穿槽孔,该轻质板外侧面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一抗裂网,为玻璃纤维网;一填充材于未固化前涂覆于轻质板外侧面位置,并使未固化的填充材可填满抗裂网、轻质板的槽孔以形成柱体,该柱体与石材板块内侧面接合,并使填充材固化后可与轻质板、石材板块固接,且使石材具较佳强度的基桩架构,借之使本实用新型可具较佳强度、适用性、防火性、安全性、施工稳固性。
文档编号B32B7/12GK201165740SQ200820101738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1日
发明者柯永祥 申请人:柯永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