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1618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工纸的制造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连史纸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连史纸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江西省铅山县 石塘古镇和闽北一带。连史纸以竹类为原料,经过精细的手工加工制作而成,采用嫩竹做原 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纸质薄而均勻,洁白如羊脂 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它纸白如玉, 厚薄均勻,永不变色,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所印刷的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 倦。用于书写作画,着墨即晕,入纸三分。历来为国内外书画家所钟爱。元代以后,我国许 多鸿篇巨著、名贵典籍多采用有“寿纸千年”之称的连史纸,如明代的《十七史》、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即用此纸印制的。面前市场上销售的竹原料制成的纸,作为古籍修复时,其耐久性和P小时值以及 拓印时的吸水性和拉力,均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以提供优质的连史纸。本发明的 方法,在传统方法上改良,以适应现在古籍修复等方面的需要。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青丝砍竹,截成段,去除青竹皮,破成竹片,放在水中浸泡55 70天后用 木槌敲打成丝,洗净晒干,即成青丝;(2)、泡青丝青丝捻成小股放入已调好的石灰水料池中浸渍,比例为1000公斤青 丝配备550公斤 650公斤石灰,12 18天;(3),蒸青丝捞出,直接放入蒸锅中,每锅2000 3000公斤青丝,蒸煮20 30小 时,然后出锅洗净,上竹架晾干或晒干;(4)、蒸黄坯将竹丝按每1000公斤配制50 70公斤纯碱的比例放入碱水池中浸 渍,20 28小时,再放入蒸锅中进行第二次蒸料,蒸煮时间为32 40小时,然后出锅洗净, 上竹架晒干或晾干;(5)、制白料将竹丝做成直径50 IOOcm的饼状,放在野外杂草上,自然曝晒 95 110天,第35 45天翻第一次,第55 65天翻第二次,第75 85天翻第三次;(6)、晒后的竹丝放入水碓中进行碓料捣碎成纸浆;(7)、纸浆倒入木制槽中,并加水,充分混勻后进行捞纸;(8)、捞纸以捞纸工具进行捞纸,每张纸进行三下捞纸;(8)、湿纸榨干;(9)焙纸采用砖焙。
竹的种类繁多,本发明的竹可选用毛竹、苦竹等。 前述的砍竹最好在立夏前后五天内进行,砍当年生的竹子,此时当年生的竹子,竹 纤维含量高而竹质又不太硬。截成段,去除青竹皮,破成竹片,有利于加快竹子木质素的分 解。段的长度为1 2米,过长则不方便操作。去除青竹片后,破成片时仅将竹子沿纵向从 中部破开进行浸泡,使竹丝易于分离,提高纤维质量。而传统方法需百日。泡青丝时,依气温高低在12 18天内调整,气温高时泡的时间短,气温低时长。原 料中的木质素、果胶、树脂等杂质被初步分解。在蒸青丝时,是将石灰水与青丝一起蒸煮,杂质进一步分解,之后水洗除去,竹丝 初步软化。竹丝经过碱水的高温蒸煮后,竹丝进一步软化,并去除了竹丝里的淀粉、果胶、木 质素和杂质。制白料为自然的曝晒法,此法与快速的化学漂白法相比,时间虽然长,劳动量大, 但化学法对竹丝纤维破坏力大,而自然曝晒法破坏小。水碓捣浆,达到纤维分散的作用,保证了竹丝纤维的长度,提高纸张的拉力,此法 与机械打浆机相比,后者对纤维的作用为切断和切细,不能保证竹丝纤维原有的长度。保证每平方米18克重,纸帘上保持三次的纤维交织和摩擦,使纤维分布均勻,交 织更加紧密,以达到拉力强的效果。该捞三下的方法与其它纸捞一下或捞两下的捞纸法相 比步骤多,但可以使纸的质量上升。砖焙在烘干过程中,湿纸是通过砖焙热度的吸收水份和蒸发水份同时达到干燥的 目的,而现代的钢板焙只是蒸发水份达到干燥的目的,两者相比,砖焙法对纸张的伸缩性的 稳定有很大的提高。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同其它竹纸生产方法相 比,本发明方法的竹纸P小时值在7. 5 10之间,而其它现有的方法生产的竹纸P小时 在6. 5以下,由于本发明的竹纸碱性高,因而不易被霉菌等微生物腐蚀,耐久力强;在耐老 化白度(绝对值)方面,现有方法生产的竹纸为5%左右,而本发明的为3.3%,性能优异; 本发明在制白料时是自然曝晒95 110天,最后的纸质书写性能良好,而其它现有的方法 为多次蒸煮,多次曝晒,其破坏了纤维,使得细纤维量流失多,粗纤维相对多,因而纸质书写 时渗开太过。本发明在抄纸时,是捞三下,即在纸帘上保持三次的纤维交织和摩擦,使纤维 分布均勻,交织更加紧密,以达到拉力强的效果,经以上的综合改进,本发明获得白度、裂断 长,湿抗张力,耐老化各方面性能优异的连史纸。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砍嫩竹,在立夏前后五天内进行,砍下后,截成1. 5m长的段,去除青竹皮,再 从中部破两半,放在水中浸泡60天后用木槌敲打成丝,洗净晒干即得“青丝”;(2)、青丝捻成1 2公斤一股,放入已调好的石灰水料池中浸渍,比例为1000公 斤青丝配备600公斤石灰,两者交替均勻放入池中,再放入清水,以淹没全部竹丝为限,浸 泡15天;(3)、捞出,放入蒸锅中,每锅3000公斤青丝,蒸煮24小时,然后出锅洗净,上竹架晾干或晒干; (4)、将竹丝按每1000公斤配制60公斤纯碱的比例均勻放入碱水池中浸渍,清水 以淹没全部竹丝为限,24小时,再放入蒸锅中进行第二次蒸料,蒸煮时间为36小时,然后出 锅洗净。(5)、将竹丝做成直径60cm的饼状,放在野外杂草上,自然曝晒100天,第40天翻
第一次,第60天翻第二次,第80天翻第三次。(6)、晒后的竹丝放入水碓中进行碓料捣碎成纸浆;碓料时把白料放在石白中,用 木杆做成碓头,经水力的带动,把石白里的白料捣碎;(7)、纸浆倒入木制槽中,并加水,充分混勻后进行捞纸;(8)、捞纸以捞纸工具进行捞纸,每张纸进行三下捞纸,即第一次捞取纸浆后,竹 帘离开液面,待水排出,再放入池中,进行第二次捞取纸浆,之后竹帘再提高、排水,再进行 第三次捞纸,每次捞纸约为所需纸量的1/3,并控制干燥后纸每平方18克重左右;(8)、湿纸榨干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纸 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湿纸层中的水分。;(9)焙纸采用砖焙,具体为土砖砌成砖墙,砖墙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通过。焙纸 时先生火,让热气通过砖墙之间的空隙,让砖发热,然后湿纸一张张揭下,刷在焙砖上,热气 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张可使用的纸。本发明的连史纸,经福建省浆纸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测,结果为白度69. 3、裂断 长(纵横平均)2. 99km,湿抗张力(纵横平均)392mm,耐老化白度(绝对值)为3. 3%。实施例2(1)、砍嫩竹,在立夏前后五天内进行,砍下后,截成Im长的段,去除青竹皮,再从 中部破两半,放在水中浸泡55天后用木槌敲打成丝,洗净晒干即得“青丝”;(2)、青丝捻成1 2公斤一股,放入已调好的石灰水料池中浸渍,比例为1000公 斤青丝配备550公斤石灰,两者交替均勻放入池中,再放入清水,以淹没全部竹丝为限,浸 泡18天;(3)、捞出,放入蒸锅中,每锅3000公斤青丝,蒸煮30小时,然后出锅洗净,上竹架 晾干或晒干;(4)、将竹丝按每1000公斤配制50公斤纯碱的比例均勻放入碱水池中浸渍,清水 以淹没全部竹丝为限,20小时,再放入蒸锅中进行第二次蒸料,蒸煮时间为40小时,然后出 锅洗净。(5)、将竹丝做成直径IOOcm的饼状,放在野外杂草上,自然曝晒110天,第45天翻
第一次,第65天翻第二次,第85天翻第三次。(6)、晒后的竹丝放入水碓中进行碓料捣碎成纸浆;碓料时把白料放在石白中,用 木杆做成碓头,经水力的带动,把石白里的白料捣碎;(7)、纸浆倒入木制槽中,并加水,充分混勻后进行捞纸;(8)、捞纸以捞纸工具进行捞纸,每张纸进行三下捞纸,即第一次捞取纸浆后,待 水排出,进行第二次捞取纸浆,再排水,再进行第三次捞纸,每次捞纸约为所需纸量的1/3, 并控制干燥后纸每平方18克重左右;(8)、湿纸榨干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纸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湿纸层中的水分;(9)焙纸采用砖焙,具体为土砖砌成砖墙,砖墙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通过。焙纸 时先生火,让热气通过砖墙之间的空隙,让砖发热,然后一张张揭下,刷在焙砖上,热气使纸 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实施例3 (1)、砍嫩竹,在立夏前后五天内进行,砍下后,截成2m长的段,去除青竹皮,再从 中部破两半,放在水中浸泡60天后用木槌敲打成丝,洗净晒干即得“青丝”;(2)、青丝捻成1 2公斤一股,放入已调好的石灰水料池中浸渍,比例为1000公 斤青丝配备650公斤石灰,两者交替均勻放入池中,再放入清水,以淹没全部竹丝为限,浸 泡12天;(3)、捞出,放入蒸锅中,每锅3000公斤青丝,蒸煮20小时,然后出锅洗净,上竹架 晾干或晒干;(4)、将竹丝按每1000公斤配制70公斤纯碱的比例均勻放入碱水池中浸渍,清水 以淹没全部竹丝为限,28小时,再放入蒸锅中进行第二次蒸料,蒸煮时间为30小时,然后出 锅洗净。(5)、将竹丝做成直径50cm的饼状,放在野外杂草上,自然曝晒95天,第35天翻第 一次,第55天翻第二次,第75天翻第三次。(6)、晒后的竹丝放入水碓中进行碓料捣碎成纸浆;碓料时把白料放在石白中,用 木杆做成碓头,经水力的带动,把石白里的白料捣碎;(7)、纸浆倒入木制槽中,并加水,充分混勻后进行捞纸;(8)、捞纸以捞纸工具进行捞纸,每张纸进行三下捞纸,即第一次捞取纸浆后,待 水排出,进行第二次捞取纸浆,再排水,再进行第三次捞纸,每次捞纸为所需纸量的1/3,并 控制干燥后纸每平方18克重左右;(8)、湿纸榨干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纸 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湿纸层中的水分;(9)焙纸采用砖焙,具体为土砖砌成砖墙,砖墙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通过。焙纸 时先生火,让热气通过砖墙之间的空隙,让砖发热,然后一张张揭下,刷在焙砖上,热气使纸 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 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1.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青丝砍竹,截成段,去除青竹皮,破成竹片,放在水中浸泡55 70天后用木槌 敲打成丝,洗净晒干,即成青丝;(2)、泡青丝青丝捻成小股放入已调好的石灰水料池中浸渍,比例为1000公斤青丝配 备550公斤 650公斤石灰,12 18天;(3),蒸青丝捞出,直接放入蒸锅中,每锅2000 3000公斤青丝,蒸煮20 30小时, 然后出锅洗净,上竹架晾干或晒干;(4)、蒸黄坯将竹丝按每1000公斤配制50 70公斤纯碱的比例放入碱水池中浸渍, 20 28小时,再放入蒸锅中进行第二次蒸料,蒸煮时间为32 40小时,然后出锅洗净,上 竹架晒干或晾干;(5)、制白料将竹丝做成饼状,放在野外杂草上,自然曝晒95 110天,第35 45天 翻第一次,第55 65天翻第二次,第75 85天翻第三次;(6)、晒后的竹丝放入水碓中捣碎成纸浆;(7)、纸浆倒入木制槽中,并加水充分混勻后进行捞纸;(8)、捞纸以捞纸工具进行捞纸,每张纸捞三次;(9)、湿纸榨干;(10)焙纸采用砖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段的长度为 1 2米,所述破片为将竹子沿纵向从中部破开成两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将竹丝做成直 径50 IOOcm的饼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的捞纸,即 第一次捞取纸浆后,待水排出,进行第二次捞取纸浆,再排水,再进行第三次捞纸,三次之后 成为一张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的捞纸,捞 三次的量控制在每张纸干重为每平方18g重以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史纸的制造方法,连史纸是以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纸,砍伐当年生嫩竹,经过制青丝、泡青丝、蒸青丝蒸黄坯、制白料,捞纸等步骤,制成的纸白度、裂断长,湿抗张力,耐老化各方面性能优异,可用于古籍修复、书法等方面。
文档编号D21F13/02GK102102310SQ20101013238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邓金坤 申请人:邓金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