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91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后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粘贴包装盒或者信封上窗口薄膜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但对产品本身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于产品的包装盒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家可能会注意到,现在很多产品的纸质包装盒上,有一个或者多个部位被掏空形成窗口,而且在窗口上粘贴有透明的薄膜。消费者可以通过透明的薄膜直接观察到包装盒内的商品,因而此种包装的商品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好感。[0003]此外,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有些经常寄信件的单位,为了提高信件发出的效率,往往直接将邮寄地址打印在信件上,同时选择一种有透明薄膜窗口的信封,这样的话, 信件折叠之后所打印的收信地址就可以通过透明窗口显示出来,避免了手工写收信人地址或者在信封外粘贴收信人地址条的麻烦。[0004]以上两种技术用到的机械设备就是贴窗机,其能代替手工大量高效的生产具有透明薄膜窗口的包装盒或者信封,相比手工制作包装盒或者信封的方式,还能够节省胶水,而且适合大批量生产,所以自问世以来已经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现有的贴窗机由于问世不久,在很多细节方面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贴窗机当贴窗位置横穿纸坯模切压线位置,且胶片厚度较大(比如说大于0.1毫米)时,容易产生爆线,因此需要改进。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解决目前贴窗机在贴窗位置横穿纸坯模切压线位置,且胶片厚度较大时容易产生爆线的问题。[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7]—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用于设置在贴窗机主机的胶片存储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包括预压单元、预切单元、胶片缓冲输送单元和预压预切控制系统;所述预压单元设置在胶片存储单元和预切单元之间,用于对胶片预压压痕线;所述预切单元设置在预压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用于切除胶片上贴窗位置周围多余的胶片; 所述胶片缓冲输送单元设置在胶片存储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用于将胶片从胶片存储单元引出并顺序经过预压单元和预切单元之后导引至主机的所述胶片输送单元,并在此过程中对胶片进行缓冲,以弥补预切单元工作时对胶片输送带来的影响;所述预压预切控制系统与所述预压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连接,用于根据主机的运转情况来控制所述预切单元以及胶片输送单元的精确运行。[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压单元包括顺序设置的预热结构和压痕结构;所述预热结构用于对胶片进行加热以方便后续的压痕;所述压痕结构用于对加热后的胶片进行压痕。[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结构包括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固定块、导杆以及限位杆;所述导杆和限位杆平行左右设置,所述发热元件固定设置在发热元件固定块上;而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块穿设于所述导杆上,可沿所述导杆滑动,且发热元件固定块上还设置有限位缺口,且使得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限位缺口内,并可沿所述限位杆滑动。[0010]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元件有多组,且每组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胶片上下两侧。[0011]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结构还包括转接滑块以及滑柱和卡紧螺钉;所述导杆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块所述转接滑块固定连接;而所述转接滑块穿设于所述滑柱上,可沿所述滑柱滑动;所述滑柱与导杆及限位杆垂直不相交设置;所述紧定螺丝设置在转接滑块上并可紧顶住所述滑柱而锁住所述连接滑块。[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痕结构包括刀轮、刀轮安装块、刀轮座、调节螺母、导杆和卡紧螺钉;所述刀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刀轮安装块的一端;所述刀轮安装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刀轮座上,且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整刀轮安装块与刀轮座之间的位置;所述导杆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刀轮座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卡紧螺钉设置在刀轮座上。[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切单元包括切角马达、偏心轮主轴、偏心轮、拉板和切角模具;所述切角马达与所述预压预切控制系统控制连接,并与所述偏心轮主轴动力连接; 所述偏心轮固定设置在偏心轮主轴上,并可随偏心轮主轴在切角马达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拉板与偏心轮和所述切角模具分别铰接,拉动切角模具的动模上下往复运动而完成开模、 合模的动作。[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胶片缓冲输送单元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预切单元与胶片输送单元之间,包括杠杆支撑轴、缓冲辊、杠杆、凸轮、弹簧和凸轮轴;所述杠杆支撑杆水平可转动设置;所述杠杆有两根,且两杠杆中部位置均固定穿设在所述杠杆支撑杆上;所述缓冲辊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有两根, 且以其一端拉住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所述凸轮轴水平可转动设置;所述凸轮有两个,固定穿设在所述凸轮轴上,且以其外缘紧靠杠杆一侧设置;凸轮轴转动时,凸轮在所述弹簧的协助下,推动杠杆绕杠杆支撑杆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压预切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置在主机的主轴处,并与所述主控板信号连接;所述预切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均具有伺服电机,所述主控板与预切单元和胶片定长输送单元的伺服电机信号连接,并根据编码器的信号以及驱动轮的尺寸来计算主机主轴的速度,并转换成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伺服电机。[00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压预切装置包括墙板,且所述墙板有两块;所述预压单元、预切单元和胶片缓冲输送单元均设置在两块墙板之间,而预压预切控制单元的主控板设置在一块墙板的外侧表面,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预压预切装置。[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8]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的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由于其不但在贴窗之前对胶片预压产生压痕线以方便后续的折叠,还对胶片进行预切而切除贴窗位置周围多余的胶片,从而就很好的解决了目前贴窗机在贴窗位置横穿纸坯模切压线位置,且胶片厚度较大时容易产生爆线的问题。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预压预切装置安装在贴窗机上所构成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剖切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图1中预压预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1]图3是图2中预压单元的剖切结构示意图。[0022]图4是图2中预压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3]图5是图2中预切单元的剖切结构示意图。[0024]图6是图2中预切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5]图7是图1中胶片缓冲输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8是图7中胶片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9是图1中胶片缓冲输送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8]图10是图9中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可安装于现有贴窗机的主机上构成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该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贴窗机的主机1 (主机1包括胶片存储单元10和胶片输送单元11,当然还包括与本实用新型无直接关系的抽纸单元、送料定位单元、印糊单元、贴合单元、输送单元、收集单元等),还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置在所述胶片存储单元10和胶片输送单元11之间的预压预切装置,具体包括预压单元2、预切单元3、胶片缓冲输送单元4、预压预切控制系统 5和墙板6。当然,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为了胶片输送的方便,将原本设置在主机1上的胶片存储单元10移动至预压预切装置上靠近预压单元2 —侧的位置,但其本质任然属于原有贴窗机主机1的一部分。[0031]如图2结合图1所示,所述墙板6有两块,所述预压单元2、预切单元3和胶片缓冲输送单元4均设置在两块墙板6之间,而预压预切控制单元5的主控板50设置在一块墙板 6的外侧表面,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预压预切装置,方便对现有贴窗机进行改造。后期可将之装配到现有贴窗机的主机1上,且使其位于胶片输送单元11与胶片存储单元10之间,使得胶片在被胶片输送单元11输送至后续的贴合单元与印有胶水(或者浆糊)的纸坯贴窗之前被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具体指胶片被预压单元2预压出一条或者多条压痕线,方便后续的折叠;被预切单元3切除胶片上贴窗位置周围多余的胶片(一般来说是胶片的四角,因此预切单元3也可以称之为切角单元),同时还可以冲出需要的形状,以方便后续的折叠。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两步工序的预处理之后,就能很好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爆线问题。[0032]所述预压单元2如图3和图4所示,主要包括预热结构21与压痕结构22两部分。其中预热结构21用于对胶片加热,以方便后续的压痕结构22在胶片上压出一条或者多条压痕线。[0033]所述预热结构21的核心元件是发热元件221,因为后续要在胶片两侧各形成一条压痕线,所以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所述发热元件221有四个且分为左右两组,用于对胶片左右两侧适当位置的上下两面分别加热。当然,每组发热元件221也可以只有一个,也能从胶片的一侧对胶片进行加热,只是效果差一点。当然,若后续要形成三条或者以上数目的压痕线,发热元件221也可以相应增加。[0034]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每个发热元件221固定设置在一个发热元件固定块223上,而发热元件固定块223可滑动穿设在导杆225上,可沿导杆225左右滑动,从而调节发热元件 221与胶片的相对位置。此外,为了使得发热元件固定块223不会相对导杆225转动,发热元件固定块223上还开设有限位缺口,另有一根限位杆2 位于所述限位缺口内,且限位杆 226与所述导杆225平行设置,所以发热元件固定块223实际上是可以沿着导杆225和限位杆2 两者左右滑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发热元件221在左右方向的位置。当然限位杆2 也可以换成一根导杆225,且如导杆225那样贯穿发热元件固定块223,但是如此设计要求两根导杆225之间具有较高的平行度,否则会影响发热元件固定块223的运动。[003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导杆225和限位杆226的两端并不直接与其两端的墙板6连接,而是如图4所示分别与一个转接滑块227连接,而转接滑块227可滑动的设置在滑柱 222上。所述滑柱222的两端与墙板6固定连接,且滑柱222与导杆225及限位杆2 垂直不相交设置,因此转接滑块227可以带着导杆225、限位杆226,以及发热元件固定块223和发热元件221在一定范围内沿竖直方向运动,以调整发热元件221与胶片上下表面之间的距离。[0036]对胶片加热之后需要尽快预压,否则胶片温度会降低而失去加热的意义,所以压痕结构22紧靠预热结构21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压痕结构22主要包括刀轮212,工作时随着胶片的移动,刀轮212在胶片上滚动并压出压痕线。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刀轮212 可转动的设置在刀轮安装块211的一端,而刀轮安装块211可滑动的设置在刀轮座210上, 且刀轮安装块211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母213。通过旋转调节螺母213,可以微调刀轮安装块211与刀轮座210之间的位置,从而使得刀轮212靠近或者远离胶片,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胶片。前述发热元件221可在一定范围内左右调节,而刀轮212是与发热元件221协同工作的,所以刀轮212不但应该与发热元件221的组数对应,而且也应该可以左右调节位置,所以刀轮座210可滑动的设置在导杆214和导杆215上。而且因为刀轮212需要与胶片接触,而且接触处的力量还比较大,因而需要在工作时固定刀轮座210,所以刀轮座210 上也设置有卡紧螺钉217。由于卡紧螺钉217可能对导杆214或者导杆215的外表面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刀轮座210沿着导杆214滑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特意另外设置了一根紧定杆216,紧定杆216与导杆导杆214、导杆215平行设置,且三者的两端均与墙板6固定连接。这样需要固定刀轮座210时,可以拧紧卡紧螺钉217,卡紧螺钉217顶紧在紧定杆216 上而将刀轮座210固定。且由于刀轮座210虽然也穿设在紧定杆216上,但并不与紧定杆 216接触,所以即使紧定杆216因为卡紧螺钉217的作用而有所损伤变形,一般也不会影响刀轮座210沿着导杆214和导杆215的滑动。[0037]胶片上被预压出压痕线之后,需要进行预切,所以压痕结构22之后设置有所述预切单元3。预切单元3的具体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切角马达30、偏心轮主轴31、 偏心轮32、拉板33和切角模具34。[0038]所述切角马达30与偏心轮主轴31动力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常见的齿轮传动连接、链传动连接等,但是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优选带传动连接),驱动偏心轮主轴31带动固定套设于其上的偏心轮32旋转。所述偏心轮32还与拉板33铰接,而拉板33与切角模具;34的动模固定连接,因而切角马达30工作时,通过偏心轮32、拉板33,最终带动动模上下往复运动,完成开模、合模的动作,从而切除胶片上多余的材料以及切出需要的形状。[0039]切角模具34的具体结构包括前述的动模(上模),还包括定模(下模),而动模又具体包括上模座341和上模342,定模又具体包括下模座343和下模344,这是常用的冲压模具结构,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计或者选用,并不是本申请的实用新型点所在,客户可以根据需要定制所述冲压模具安装至此位置即可,因此其具体结构本文不再详叙。[0040]本文下面要详细描述的是胶片缓冲输送单元4,其设置在胶片存储单元10和胶片输送单元11之间,用于将胶片7从胶片存储单元10引出并顺序经过预压单元2和预切单元3之后导引至主机1的所述胶片输送单元11,并在此过程中对胶片进行缓冲,以弥补预切单元3工作时对胶片7输送带来的影响如图7所示,胶片缓冲输送单元4包括6个输送辊, 分别是第一输送辊41、第二输送辊42、第三输送辊43、第四输送辊44、第五输送辊45和第六输送辊46,此外还包括胶片缓冲机构47。[0041]其中第一输送辊41和第二输送辊42紧靠配对设置。第三输送辊43与所述刀轮 212紧靠设置。所述发热元件221设置在第一输送辊41 (第二输送辊4 与第三输送辊43 之间,由胶片存储单元10牵引出的胶片7经第一输送辊41与第二输送辊42之间穿过,然后经过与其平行且靠近设置的发热元件221加热之后被牵引至第三输送辊43与刀轮212 之间,并被刀轮212滚压出压痕线。滚压出压痕线的胶片7被牵引至第四输送辊44之前, 还被设置在第三输送辊43与第四输送辊44之间的预切单元3完成切角处理。最后经第五输送辊45和第六输送辊46后牵引至原帖窗机主机1的胶片输送单元11,并被输送至后续工位完成后续的工序。[0042]本申请的另一个重要发明点在于,在第四输送辊44和第五输送辊45之间设置了所述胶片缓冲机构47,用来缓冲因上下模压合时胶片输送的时间差。胶片缓冲机构47的具体结构如图7至图10所示,包括杠杆支撑轴470、缓冲辊471、杠杆472、凸轮473、弹簧 474和凸轮轴475。[0043]所述杠杆支撑杆470水平可转动的设置在两墙板6之间。所述杠杆472有两根, 且两者中部位置均固定穿设在杠杆支撑杆470上,可随杠杆支撑杆470转动。所述弹簧474 设置在墙板6与杠杆472的一端之间,杠杆支撑杆470转动时,杠杆472的一端会拉伸所述弹簧474。所述凸轮轴475可转动的设置在两墙板6之间,所述凸轮473固定设置在凸轮轴 475上,且凸轮473的外缘紧靠所述杠杆472。凸轮轴475转动时,可通过凸轮473在弹簧 474的帮助下,驱动杠杆472绕杠杆支撑杆470在一定范围内往复摆动。[0044]所述杠杆472、凸轮473、弹簧474均有两套,分别靠近两块墙板6设置。所述缓冲辊471设置在两杠杆472之间,且与弹簧474分别连接杠杆472的两端。如此,上下模压合时,杠杆472 —端向下运动而拉伸所述弹簧474时,缓冲辊471向上运动,而放松绕于其上的胶片,从而弥补上下模压合时,胶片暂时不能输送的问题;同理当上下模打开时,缓冲辊 471向下运动,将胶片存储下来,供下次上下模压合时使用,如此则能保证后续胶片输送单元11的工作不受上下模压合的影响。[0045]需要补充说明的是,6个输送辊之中,除了第三输送辊43需要与刀轮212配合完成滚压压痕线的动作,其它输送辊都不是必须,之所以设置其它的五个输送辊,完全是为了压单元2和预切单元3布局合理的需要。此外,各输送辊可以是主动转动,也可以是在胶片的拉动下而被动滚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最后需要描述的是预压预切装置的预压预切控制系统5,包括切角间距控制单元和胶片定长输送控制单元。胶片输送单元11具有胶片定长输送伺服电机111。如图1所示,在主机1的主轴处安装有一个编码器12。此编码器12与主控板50信号连接,主控板 50还与预切单元3和胶片输送单元11信号连接。主控板50根据编码器12输送的信号来计算主机1主轴的速度,并根据驱动轮外径尺寸等参数计算出定长输送伺服电机111的转速,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给定长输送伺服电机111。切角马达30同样采用伺服电机。主控板50依据编码器12计算胶片7前行的距离,来控制切角马达30的起动和停止。例如在人机界面上输入切角间距长度为80MM,当主控板50根据编码器12的信号计算出胶片7前行80MM时,主控板50给切角马达30起动信号,这时切角马达30得到信号快速起动并归位,使切角模具34迅速完成一次冲压循环。全自动贴窗机正常运行前需要进行如下的准备操作量取纸胚上模切压痕线与墙板操作面的尺寸,按量取的尺寸将各发热元件固定块 223移入适当位置,以保证发热元件221的位置与模切压横线的位置一致。将刀轮座210按照同样的原理移到对应位置,以确保刀轮212与模切压痕线的位置精确对应。将根据需要选定或者定制的的冲压模具,参照量取的尺寸固定到适当的位置。将用于贴窗的胶片7从胶片存储单元10经过如图7和图9所示,逐步牵引至贴窗机主机1的胶片输送单元11,并通过主机1上的胶片定位挡环固定好。在预压预切控制单元6的人机界面上输入贴窗所需单片胶片的长度,冲孔间距。最后起动主机按钮开关。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预压预切装置用于设置在贴窗机主机的胶片存储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包括预压单元、预切单元、胶片缓冲输送单元和预压预切控制系统;所述预压单元设置在胶片存储单元和预切单元之间,用于对胶片预压压痕线;所述预切单元设置在预压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用于切除胶片上贴窗位置周围多余的胶片;所述胶片缓冲输送单元设置在胶片存储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用于将胶片从胶片存储单元引出并顺序经过预压单元和预切单元之后导引至主机的所述胶片输送单元,并在此过程中对胶片进行缓冲,以弥补预切单元工作时对胶片输送带来的影响;所述预压预切控制系统与所述预压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连接,用于根据主机的运转情况来控制所述预切单元以及胶片输送单元的精确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单元包括顺序设置的预热结构和压痕结构;所述预热结构用于对胶片进行加热以方便后续的压痕;所述压痕结构用于对加热后的胶片进行压痕。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结构包括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固定块、导杆以及限位杆;所述导杆和限位杆平行左右设置,所述发热元件固定设置在发热元件固定块上;而所述发热元件固定块穿设于所述导杆上,可沿所述导杆滑动,且发热元件固定块上还设置有限位缺口,且使得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限位缺口内,并可沿所述限位杆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有多组,且每组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胶片上下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结构还包括转接滑块以及滑柱和卡紧螺钉;所述导杆和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一块所述转接滑块固定连接;而所述转接滑块穿设于所述滑柱上,可沿所述滑柱滑动;所述滑柱与导杆及限位杆垂直不相交设置;所述紧定螺丝设置在转接滑块上并可紧顶住所述滑柱而锁住所述连接滑块。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痕结构包括刀轮、刀轮安装块、刀轮座、调节螺母、导杆和卡紧螺钉;所述刀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刀轮安装块的一端;所述刀轮安装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刀轮座上,且其另一端设置有所述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用于调整刀轮安装块与刀轮座之间的位置;所述导杆有两根且平行设置;所述刀轮座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卡紧螺钉设置在刀轮座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切单元包括切角马达、偏心轮主轴、偏心轮、拉板和切角模具;所述切角马达与所述预压预切控制系统控制连接,并与所述偏心轮主轴动力连接;所述偏心轮固定设置在偏心轮主轴上,并可随偏心轮主轴在切角马达的驱动下转动;所述拉板与偏心轮和所述切角模具分别铰接,拉动切角模具的动模上下往复运动而完成开模、合模的动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片缓冲输送单元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预切单元与胶片输送单元之间,包括 杠杆支撑轴、缓冲辊、杠杆、凸轮、弹簧和凸轮轴;所述杠杆支撑杆水平可转动设置;所述杠杆有两根,且两杠杆中部位置均固定穿设在所述杠杆支撑杆上;所述缓冲辊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杠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有两根,且以其一端拉住所述杠杆的另一端;所述凸轮轴水平可转动设置;所述凸轮有两个,固定穿设在所述凸轮轴上,且以其外缘紧靠杠杆一侧设置;凸轮轴转动时,凸轮在所述弹簧的协助下,推动杠杆绕杠杆支撑杆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摆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预切控制系统包括主控板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设置在主机的主轴处,并与所述主控板信号连接;所述预切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均具有伺服电机,所述主控板与预切单元和胶片定长输送单元的伺服电机信号连接,并根据编码器的信号以及驱动轮的尺寸来计算主机主轴的速度,并转换成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伺服电机。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预切装置包括墙板,且所述墙板有两块;所述预压单元、预切单元和胶片缓冲输送单元均设置在两块墙板之间,而预压预切控制单元的主控板设置在一块墙板的外侧表面,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预压预切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告了一种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包括预压单元、预切单元、胶片缓冲输送单元和预压预切控制系统;预压单元设置在胶片存储单元和预切单元之间;预切单元设置在预压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胶片缓冲输送单元设置在胶片存储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之间;预压预切控制系统与预压单元和胶片输送单元连接。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贴窗机的预压预切装置的新型全自动贴窗机,由于其不但在贴窗之前对胶片预压产生压痕线以方便后续的折叠,还对胶片进行预切而切除贴窗位置周围多余的胶片,从而就很好的解决了目前贴窗机在贴窗位置横穿纸坯模切压线位置,且胶片厚度较大时容易产生爆线的问题。
文档编号B31B1/82GK202271566SQ20112041561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蔡文洪, 魏军 申请人:蔡文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