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栽用立体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215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栽用立体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立体织物,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植栽用立体织物。
背景技术
立体植栽为近年来推行绿化技术之一,一般来说,立体植栽乃是将植栽空间立体化,并可有效包覆建筑物或展现庭园美化的作用,同时达到节能省碳的效果。另外,立体植栽也可变化应用在各种户外环境空间之中,同时可搭配植栽种类及色彩,充分改善整体景观及视觉效果。台湾专利第498126号公开一种可调节透水性植物纤维的制作方法,其主要是利·用针轧机将上、下两夹层及中间夹层以上、下交织纠结而成的结构,其中上、下两夹层可为各种不同材料,如PET、短纤、长纤、迭纤或麻类等,而中间夹层可为麻、野草、稻草、木材纤维等各种天然纤维的材料,如此便形成一种可调节透水性植物纤维。日本专利第2000300081号公开一种立体的植栽用布及立体的植栽方法。此立体植栽用布可以是通过将单层组织与双层组织交织而成的方式进行制作。双层组织的材料可以是选用可热熔及吸水(吸湿)的材质的纱线织造,且双层组织可以是通过热熔的方式,以形成口袋开口后再放置植生用土及花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栽用立体织物,其具有灵活的使用面积与绿化周边环境空间的优点。本发明提出一种植栽用立体织物,包括一第一织物层与一第二织物层。第一织物层具有多个彼此分离且实质上平行的条状连接区块。第二织物层覆盖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仅与条状连接区块连接以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定义出多个彼此分离的植栽用通道,且第二织物层具有多个植栽用开口,其中各条状连接区块具有多个与该些条状区块平行且彼此分离的切割狭缝,而切割狭缝贯穿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质与第二织物层的材质相同。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质与该第二织物层的材质不同。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尼龙纤维、嫘萦纤维或混纺棉纤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烯烃类纤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尼龙纤维、嫘萦纤维或混纺棉纤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烯烃纤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该切割狭缝的长度为L,而位于同一条状连接区块内的任二相邻切割狭缝的排列间距为P,且L>P。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部分切割狭缝的长度为LI,而部分切割狭缝的长度为L2,且LI幸L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织物层与条状连接区块通过纱线交织的方式连接。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植栽用立体织物更包括多个植生用填充物,填充在该些植栽用通道中,其中植栽用开口将部分植生用填充物暴露。此外,植生用填充物包括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纸浆、泡棉、无土培养基材或植生用土。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植栽用通道无法通过切割狭缝彼此连通。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切割狭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当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受到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各切割狭缝的宽度会放大而使植栽用通道呈现网状分布。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第二织物层仅与第一织物层的多个条状连接区块连接以于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定义出多个植栽用通道,且第二织物层具有供植物生长的多个植栽用开口,其中各条状连接区块具有多个贯穿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的切割狭缝。藉此配置,植栽用立体织物可提供植栽植物极佳的生长空间与伸展空间。此外,植栽用立体织物可藉由植栽用通道而被延展开来。再者,植栽用立体织物可被拉伸与压缩而具有灵活的使用面积。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的俯视图;图2为图I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在受一外力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条状连接区块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2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固定至载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在受一外力时的俯视图;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在受一外力时的俯视图。其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0 :载体;100、200、300 :植栽用立体织物;110:第一织物层;120 :第二织物层;122:植栽用开口;130,230,330 :植栽用通道;140 :植栽用填充物;Dl :第一方向;F :外力;L、LI、L2 :切割狭缝长度;P :切割狭缝排列间距;Pl :条状连接区块;
P2、P3:切割狭缝。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的俯视图。图2为图I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在受一外力时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条状连接区块沿A-A剖面线的剖视图。请参考图
I、图2与图3,在本实施例中,植栽用立体织物100包括一第一织物层110与一第二织物层120。第一织物层110具有多个彼此分离且实质上平行的条状连接区块P1。第二织物层120覆盖第一织物层110。需说明的是,因为视角的关系,实际上第一织物层110在第二织物层120的下方,因此在图I与图2并不会看到第一织物层110。承上述,第二织物层120仅与条状连接区块Pl连接以在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之间定义出多个彼此分离的植栽用通道130,且第二织物层120具有多个供植物(未绘示)生长出来的植栽用开口 122。藉此,植物可通过植栽用开口 122而生长出来。此夕卜,本实施例的植栽用开口 122例如是利用热熔、机械切割或雷射切割等方式形成在第二·织物层120中,以形成如图I、图2与图3的植栽用开口 122。植栽用开口 122的分布密度与尺寸端面视栽种的需求而定,本实施例在此不做特别限定。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可在第二织物层120中形成植栽用开口 122之外,本实施例亦可选择性地在第一织物层110中形成类似的植栽用开口(未绘示)。各条状连接区块Pl具有多个彼此分离的切割狭缝P2,这些切割狭缝P2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在条状连接区块Pl上形成,且切割狭缝P2贯穿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详细地说,各切割狭缝P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D1,且第一方向Dl例如为图I的条状连接区块Pl的延伸方向。当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受到一垂直第一方向Dl的外力F作用时,各切割狭缝P2的宽度会被迫放大而使植栽用通道130呈现网状分布(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切割狭缝P2例如是利用热熔、机械切割或雷射切割等方式形成在第二织物层120与第一织物层110。承上述,当使用者施加外力F在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时,切割狭缝P2的两端受到条状区块Pl限制而迫使切割狭缝P2的宽度在约略平行于外力F的方向上加大,因此,各切割狭缝P2往各切割狭缝P2的两侧展开。此外,由于切割狭缝P2的排列方式为交错排列,在各切割狭缝P2展开后,植栽用通道130呈现网状分布,进而加大了植栽用立体织物100的涵盖范围。藉此,植栽用立体织物100可凭借不同程度的拉伸而任意地改变所欲涵盖的范围,以使植栽用立体织物100的应用面更为广泛。图4为图2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固定至载体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在拉伸植栽用立体织物100后,可将此拉伸后的植栽用立体织物100固定至一载体10上,此载体10例如为一略呈半球形的框架,此时,植栽用立体织物100的植栽用通道130会呈现网状分布。请参考图2,另外,本实施例的各切割狭缝P2的长度为L,而位于同一条状连接区块Pl内的任两相邻切割狭缝P2的排列间距为P,且长度L通常需大于间距P。据此,当使用者以外力F施加在第一织物层110(绘示于图3)与第二织物层120时,可以较少的力量拉开植栽用立体织物100,方便使用者进行后续的操作。此外,在完全地拉开植栽用立体织物100后,亦可使植栽用立体织物100的使用面积达到最大化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的材质可为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尼龙纤维、嫘萦纤维或混纺棉纤维,且第一织物层Iio与第二织物层120的材质可为聚烯烃纤维,例如为聚丙烯纤维,其中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的材质可以是相同或是不相同。此外,第一织物层110可以是通过织布机的运动由经纱与纬纱相互交织连结而成。当然第二织物层120也可通过织布机的运动由经纱与纬纱相互交织连结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可通过织布机的运动由经纱与纬纱相互交织而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100是以一体成型(一次织造而成的织物)作为举例说明,亦即可通过织机的运动而可直接地制作出具有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的植栽用立体织物100。具体而言,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在条状连接区块Pl的部分,二者为相互连接,意即在条状连接区块Pl的部分可通过织机的运动而将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交织为一体。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亦可先分别制作出第一织物层110与第二织物层120,再将条状连接区块Pl的部分通过车缝、胶合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请参考图3,植栽用立体织物100可进一步包括多个植生用填充物140,这些植生用填充物140填充在植栽用通道130中,且植栽用开口 122将部分的植生用填充物140暴·露。换言之,使用者可将植物种子(未绘示)栽种在植栽用通道130内的植生用填充物140,当植物种子发芽而成长时,植物可透过植栽用开口 122生长出来。本实施例的植生用填充物140可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semi-synthetic fiber)、纸衆、泡棉、无土培养基材或植生用土。另外,本实施例的半合成纤维是以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化学反应后成为一种与原料成分不同的纤维,例如为醋酸纤维素纤维或三醋酸纤维素纤维。因此,在供水至植栽用通道130内后,位于植栽用填充物140的植物便可吸收水分而成长。此外,由于植栽通道130无法通过切割狭缝P2彼此连通,因此,水分较易于保持在植栽用填充物140。由于各条状区块Pl中具有多个彼此平行且彼此分离的切割狭缝P2,故植栽用立体织物的涵盖范围具有很大的调整弹性。以下将针对不同形式的植栽用立体织物进行举例说明。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在受一外力时的俯视图。请参考图2与图5,本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200 (如图5所示)与植栽用立体织物100 (如图2所示)相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植栽用立体织物200的部分切割狭缝P2为六角形,部分切割狭缝P2则为梯形。藉此配置,在植栽用立体织物200拉伸后,可使植栽通道230具有不同的网状分布而进一步应用于特殊造型的场合。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在受一外力时的俯视图。请参考图2与图6,本实施例的植栽用立体织物300 (如图6所示)与植栽用立体织物100 (如图2所示)相似,二者主要差异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植栽用立体织物300的部分切割狭缝P2的长度为LI,部分切割狭缝P3的长度为L2,且切割狭缝长度LI实质上不等于切割狭缝长度L2。因此,当使用者施加外力F在第一织物层110 (绘示于图3)与第二织物层120时,植栽用通道330呈现不同大小的网状分布。据此,植栽用立体织物300可适用于特殊形状的载体(未绘示)。此外,图6的部分切割狭缝P2为六角形,部分切割狭缝P2为梯形,可使植栽用通道330在拉伸后应用在特殊造型的场合。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第二织物层仅与第一织物层的条状连接区连接以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定义出多个彼此分离的植栽用通道,且第二织物层具有供植物生长的多个植栽用开口,其中各条状连接区块具有多个贯穿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的切割狭缝。藉此,植物可透过植栽用开口而生长出来,并且植物藉由植栽用通道往四周方向延伸。当使用者施加外力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时,切割狭缝的宽度会被迫沿着施力方向被加大,因此,切割狭缝将往两侧展开。另外,由于这些切割狭缝的排列方式为交错排列,在各切割狭缝展开后,植栽用通道呈网状分布,进而加大了植栽用立体织物的涵盖范围。藉此,植栽用立体织物藉由拉伸可具有灵活的使用面积,以使植栽用立体织物的应用面更为广泛。此外,当切割狭缝的长度大于任二相邻切割狭缝的排列间距时,可便于使用者拉伸植栽用立体织物。再者,当二部分的切割狭缝的长度不相同时,更可适用于特殊形状的载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植栽用立体织物,包括 一第一织物层,具有多个彼此分离且实质上平行的条状连接区块;以及一第二织物层,覆盖该第一织物层,该第二织物层仅与该些条状连接区块连接以在该第一织物层与该第二织物层之间定义出多个彼此分离的植栽用通道,且该第二织物层具有多个植栽用开口,其中各该条状连接区块具有多个与该些条状连接区块平行且彼此分离的切割狭缝,而该些切割狭缝贯穿该第一织物层与该第二织物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第一织物层的材质与该第二织物层的材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第一织物层的材质与该第二织物层的材质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第一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尼龙纤维、嫘萦纤维或混纺棉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第一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烯烃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第二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尼龙纤维、嫘萦纤维或混纺棉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第二织物层的材质包括聚烯烃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各该切割狭缝的长度为L,而位于同一条状连接区块内的任二相邻切割狭缝的排列间距为P,且L>P。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部分该些切割狭缝的长度为LI,而部分该些切割狭缝的长度为L2,且LI Φ L2。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第二织物层与该些条状连接区块通过纱线交织的方式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还包括多个植生用填充物,填充在该些植栽用通道中,其中该些植栽用开口将部分该些植生用填充物暴露。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些植生用填充物包括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半合成纤维、纸浆、泡棉、无土培养基材或植生用土。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该些植栽用通道无法通过该些切割狭缝彼此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植栽用立体织物,其中各该切割狭缝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一第一方向,当该第一织物层与该第二织物层受到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外力作用时,各该切割狭缝的宽度会放大而使该些植栽用通道呈现网状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栽用立体织物,包括一第一织物层与一第二织物层。第一织物层具有多个彼此分离且实质上平行的条状连接区块。第二织物层覆盖第一织物层。第二织物层仅与条状连接区块连接以在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之间定义出多个彼此分离的植栽用通道,且第二织物层具有多个植栽用开口,其中各条状连接区块具有多个与该些条状区块平行且彼此分离的切割狭缝,而切割狭缝贯穿第一织物层与第二织物层。
文档编号B32B3/14GK102785405SQ20121013738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力云, 施阳平, 李仁雄, 邓永顺, 黄博雄 申请人: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