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锈铁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47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锈铁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锅,具体地说是一种防锈铁锅。
背景技术
铁锅在已有数千年的生产和使用历史,因其在炊具使用中能形成易于人身吸引的二价铁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元素,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其不足是铁锅容易生锈,为了改变铁锅容易生锈的问题,现在技术中,以单纯的气体渗氮对铸铁有一定的防锈效果,但是,其防锈层易脆、容易剥离脱落。中国专利申请号03126592. 8名称为“带锡镍合金保护层的铁锅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 带锡镍合金保护层的铁锅,包括铁锅体,其结构特点是在所述锅体的表面有锡镍合金保护层,锡镍合金保护层通过电镀或热熔方式附着在锅体的表面,其厚度为30 45 μ m。如前所述铁锅的制造方法,其特点是将成型的生铁锅锅体表面进行精磨抛光,擦洗干净生铁锅表面的油溃;将生铁锅锅体进行阳极除油;将生铁锅锅体进行弱腐蚀;在电解槽中加入焦磷酸盐电解液,在电解液中加入金属锡和微量的金属镍,将生铁锅锅体浸于电解液中,通过电解使生铁锅锅体的表面形成一层锡镍合金保护层。中国专利号201020240197. 3,名称为“防锈铁锅”公开了 一种铁锅。它包括铁锅本体,所述铁锅本体内表面设有薄膜防锈保护层。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铁锅防锈效果效著,用户使用方便,易清洁,撕下来的薄膜易降解,易回收,环保。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防锈效果,其不足是阻隔了食物与铁锅接触,失掉了补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锈与补铁功能的防镑铁锅。技术方案一种防锈铁锅,包括锅体、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表面具有氧化层,在锅体与氧化层之间有碳氮共渗形成的C、N和Fe化合物层。所述C、N和Fe化合物层厚度为15_20微米。本实用新型显著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耐腐蚀性能大幅提高,碳氮共渗后以ε相为主的化合物层,具有抗大气、雨水(与镀锌、发蓝相当)及抗海水腐蚀(与镀镉相当)性能。2、本实用新型耐磨性能大幅提高C、N渗入在铁锅表面形成的C、N和Fe形成的化合物层,以及氧化层,此两层可以显著提高锅身表面硬度,即直接导致耐磨性能大幅提高,与调质、高频淬火相比较,磨损失重分别减少1-2个数量级或成倍降低。3、经常使用本实用新型防锈铁锅,可以起到为人体补铁的作用,更健康。经过相关专业检测部门检测,该项技术符合中国容器食物安全标准GB1984-1988;同时符合美国FDA (美国食品安全标准)要求。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I、2所示,防锈铁锅包括锅体3、手柄4,所述锅体3内表面具有氧化层1,在锅体3与氧化层I之间有碳氮共渗形成的C、N和Fe化合物层2。锅体3内表面是指锅体中向上的表面,锅体底面是与火源直接接触的一面。所述C、N和Fe化合物层2厚度为15_20微米。所述氧化层I厚度为100-200微
米。 碳元素符号C,氮元素符号N,铁元素符号Fe。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盐浴工艺,其盐浴配方是1、碱金属氰酸盐MCNO (M代表K离子、Na离子)。2、氧化用盐ABl (又名KQ500)或Y-I盐。碱金属氰酸盐MCNO特点通常该盐中的氰酸根(CNCT)含量量度熔盐的活性。根据所用化工原料及氰酸盐和氰化物(以CN_表示)含量高低,可将熔盐分为低氰、中氰、高氰型碳氮共渗盐浴。应用最广的是西德于1974年开发,牌号为TF-I的低氰盐浴。我国近几年研究成功的J-2基盐与Z-I再生盐具有与西德TF-I与REG-I盐相同的功能,且氰酸根更低。由于在氧化盐浴中等温时可将零件带出的少量共渗盐中所含的微量CN_氧化成无毒的C032_,故可实现无污染作业。氧化用盐ABl的特点冷却速度大,氧化浴等温5_20min后CN_为零,CN02 —少许,洗去氧化盐约需5-15min。本实用新型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锈铁锅,包括锅体、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内表面具有氧化层,在锅体与氧化层之间有一化合物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锈铁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层厚度为15-20微米,所述氧化层厚度为100-200微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锈铁锅,包括锅体、手柄,所述锅体内表面具有氧化层,在锅体与氧化层之间有碳氮共渗形成的C、N和Fe化合物层。所述C、N和Fe化合物层厚度为15-20微米。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锈与补铁功能的防锈铁锅。耐腐蚀与耐磨性能大幅提高。
文档编号B32B15/04GK202760979SQ2012202938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陈超红 申请人:惠州宏利五金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