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在平板状的面板层的外表层设置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在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上设置苯板层,在苯板层的外表层上设置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在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的外表层上设置保护层;面板层横向两端分别设置着凸台和凹槽,凸台与凹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施工简单,墙板具有防潮、隔音耐老化等优点,无环境污染、可减轻主体结构的负荷、减少结构工程投资、降低综合造价,经济效益高,如果大力推广可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框架结构填充墙主要是用水泥浇筑而成,墙体质量大,施工时间很长,成本很高,并且墙板之间的结合也不是十分的紧密。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质量轻并且施工方便的墙板,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填充墙质量大,施工时间长,难度大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在平板状的面板层的外表层设置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在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上设置苯板层,在苯板层的外表层上设置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在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的外表层上设置保护层;面板层横向两端分别设置着凸台和凹槽,凸台与凹槽相配合。
[0005]实践中,以水泥为胶凝材料与植物秸杆碎粒进行混合制作建筑材料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不明显。但是,市场上,石膏量大价廉,尤其是一些工业副产品脱硫石膏,磷石膏;棉花秸杆作为农业废弃物被焚烧或掩埋,焚烧的浓烟污染环境,使棉花秸杆可再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钢铁企业每年产生尾料钢渣和水淬高炉矿渣,例如,一个中型企业每年均有上百万吨。大量的工业废弃物,若采取填埋和堆放处理,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容易造成土壤、地下水及大气的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层以棉花秸杆碎料和水淬高炉矿渣、钢渣、聚苯乙烯泡沫颗粒EPS为基料,以建筑石膏为主要的胶凝材料,适量添加水泥、减水剂、缓凝剂和水,经混合、成型、硬化后形成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工艺简单,造价低廉,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节约天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举。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合理,施工简单,墙板具有轻质、高强度、隔音、隔热、防潮、防冻、耐老化等优点,无环境污染、可减轻主体结构的负荷、减少结构工程投资、降低综合造价,经济效益高,如果大力推广可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0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如图1所示:在平板状的面板层I的外表层设置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2,在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2上设置苯板层3,在苯板层3的外表层上设置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4,在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4的外表层上设置保护层5 ;面板层I横向两端分别设置着凸台7和凹槽6,凸台7与凹槽6相配合。所述面板层I由建筑石膏、棉花秸杆碎料、聚苯乙烯泡沫颗粒EPS、高炉矿渣或钢渣、水及缓凝剂构成。所述凸台7与凹槽6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或矩形。所述的保护层是由水泥砂浆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其特征在于:在平板状的面板层(I)的外表层设置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2),在第一层玻璃纤维布层(2)上设置苯板层(3),在苯板层(3)的外表层上设置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4),在第二层玻璃纤维布层(4)的外表层上设置保护层(5);面板层(I)横向两端分别设置着凸台(7)和凹槽(6),凸台(7)与凹槽(6)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用于框架结构填充墙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7)与凹槽(6)形状为梯形或三角形或矩形。
【文档编号】B32B27/12GK203412180SQ20132030102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9日
【发明者】何金春, 冯勇, 晋强, 罗立权 申请人: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