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85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包括:面料里层和蕾丝表层,所述蕾丝表层设置在面料里层上,所述蕾丝表层外部包覆有防紫外线涂层,所述防紫外线涂层外部设置有覆膜表层,所述面料里层内部复合设置有抗菌纤维层。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能够吸收紫外线,结构简单,穿着舒适,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
【背景技术】
[0002]现代社会追求自由自在,贴近自然的生活。人们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适度的阳光照射对身体很有好处。但是如果在户外进行长期活动,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身体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如使皮肤老化产生皱纹,产生斑点,皮肤粗糙,造成皮肤炎甚至皮肤癌等。因此,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需要服装具有防紫外线功能。市场上有通过在染色定型时增加抗紫外线助剂的方式来实现防紫外线的效果。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耐洗涤性能较差,还会造成皮肤过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能够吸收紫外线,结构简单,穿着舒适,使用寿命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包括:面料里层和蕾丝表层,所述蕾丝表层设置在面料里层上,所述蕾丝表层外部包覆有防紫外线涂层,所述防紫外线涂层外部设置有覆膜表层,所述面料里层内部复合设置有抗菌纤维层。
[000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菌纤维层为竹炭纤维层或者纳米银纤维层。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紫外线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或者丙烯酸涂层。
[0007]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料里层为纯棉面料层。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面料里层、蕾丝表层和抗菌纤维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相粘合。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能够吸收紫外线,结构简单,穿着舒适,使用寿命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面料里层,2、蕾丝表层,3、防紫外线涂层,4、附魔表层,5、抗菌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一种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包括:面料里层I和蕾丝表层2,所述蕾丝表层2设置在面料里层I上,所述蕾丝表层2外部包覆有防紫外线涂层3,所述防紫外线涂层3外部设置有覆膜表层4,所述面料里层I内部复合设置有抗菌纤维层5。
[0015]另外,所述抗菌纤维层4为竹炭纤维层或者纳米银纤维层。
[0016]另外,所述防紫外线涂层3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或者丙烯酸涂层。
[0017]另外,所述面料里层I为纯棉面料层。
[0018]另外,所述面料里层1、蕾丝表层2和抗菌纤维层5之间通过胶黏剂相粘合。
[0019]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能够吸收紫外线,结构简单,穿着舒适,使用寿命长。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里层和蕾丝表层,所述蕾丝表层设置在面料里层上,所述蕾丝表层外部包覆有防紫外线涂层,所述防紫外线涂层外部设置有覆膜表层,所述面料里层内部复合设置有抗菌纤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纤维层为竹炭纤维层或者纳米银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紫外线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或者丙烯酸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里层为纯棉面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紫外线复合蕾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里层、蕾丝表层和抗菌纤维层之间通过胶黏剂相粘合。
【文档编号】B32B9/04GK203567279SQ201320593623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亚鸣 申请人:常州申达经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