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是由皮革层组成其中还包括有粘附于皮革层底面的网眼布层构成;所述网眼布用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交错编织,或者网眼布用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交错编织;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为14.6~13号纱;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为13~9.7号双股线;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环保,无需压花及印花,本实用新型面料花型改变了传统压花皮革的花型开版,节省花型开版费用及压花机成本费用,根据不同的网眼布花型突现出皮革表面不同的花型,风格别致独特。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
【背景技术】
[0002]皮革由于轻薄、不透风、容易清洁打理,深受各种消费人群的喜爱,皮革的花色是人们选择皮革服饰的首要考虑因素;而现有皮革花纹及花色的处理,都是采用印花或者压花工序制作而成,由该工序制作而成的皮革需要专用的印染机或压花机进行配套使用,这将大大增加了皮革面料的生产成本,并且制作工序多,过程控制精准、繁琐。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工序简单,并且穿着舒适、时尚的新型耐寒暗花面料。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是由皮革层组成,其中还包括有粘附于皮革层底面的网眼布层构成;所述网眼布用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交错编织,该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为14.6?13号纱。
[0005]所述网眼布用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交错编织,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为13?9.7号双股线。
[0006]所述皮革层与网眼布层之间采用架桥剂进行粘贴。
[0007]—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是由皮革层组成,其中还包括设在皮革层底面的网眼布层及皮革层与网眼布层之间的可熔海绵层。
[0008]网眼布可织出繁简不同的图案,衬托于皮革之下,可使皮革表面花形更为突出,增强外观效应。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环保,无需压花及印花,本实用新型面料花型改变了传统压花皮革的花型开版,节省花型开版费用及压花机成本费用,根据不同的网眼布花型突现出皮革表面不同的花型,风格别致独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下列是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皮革层、2架桥剂、3网眼布层、4皮革层、5可熔海绵层、6网眼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0015]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是由皮革层I及粘附于皮革层底面的网眼布层3构成;其中粘附剂是采用架桥剂2在常温下进行粘贴而成;该网眼布用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交错编织,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为14.6?13号纱,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为13?9.7号双股线。
[0016]所述网眼布也可以采用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交错编织,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为13?
9.7号双股线。
[0017]粘附网眼布后的皮革可抵抗议-30度低温,其皮革表面面料的花型随着网眼布网眼形小孔的不同而变化不同,款式选择多样化,无需压花形成,材料使用环保,具有较强的抗撕裂性能。
[0018]实施例二:
[0019]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是由皮革层4、设在皮革层4底面的网眼布层
6、及设在皮革层4与网眼布层6之间的可熔海绵层5组成,其制作过程是依次堆放皮革层
4、可熔海绵层5及网眼布层6,高温加热使可熔海绵进行自动熔化后,网眼布层6与皮革层4自动被粘贴起来,制作工序简单,使用材料环保。
[0020]网眼布可织出繁简不同的图案,衬托于皮革之下,可使皮革表面花形更为突出,增强外观效应。
[002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是由皮革层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粘附于皮革层底面的网眼布层构成;所述网眼布用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交错编织,或者网眼布用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交错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棉纱或化纤混纺纱为14.6?13号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其特征在于:棉线或化纤混纺线为13?9.7号双股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其特征在于:皮革层与网眼布层之间采用架桥剂进行粘贴。
5.一种新型耐寒暗花面料,是由皮革层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括设在皮革层底面的网眼布层及皮革层与网眼布层之间的可熔海绵层。
【文档编号】B32B5/22GK203567268SQ201320785280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王冬星 申请人:利郎(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