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95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包括:透明的薄膜基材;设置在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表面的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内含有蓝光吸收剂和防眩粒子。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防蓝光涂层中含有防眩粒子,在不影响蓝光波长吸收率的条件下,还能抑制外部光线所带来的眩光;使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同时具有较好的防眩和防蓝光效果,能够保证使用者在观看电子屏幕时眼睛舒适的同时减少蓝光和眩光对眼睛的损害。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透明度好、硬度高、附着力强、加工性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通信设备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随 着这些电子产品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人们每天面对这些电子产品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而 这些产品的LED、电脑背景光等光源中含有大量的短波长蓝光,在光源发光的同时还会产生 大量眩光;同时,室内外光线投射到显示器上后还会反射出眩光,长时间接受蓝光或眩光的 照射会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导致出现多种眼科疾病。因此,在电子产品显示屏上粘贴防眩 和防蓝光的保护膜能够有效地防止眩光和蓝光对眼睛的危害。
[0003] 目前市售的防眩保护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防眩粒子分散于涂层中,利用粒子 的堆叠效果来造成涂膜表面的粗糙度,以起到光线散射的作用从而减少眩光;另一种是利 用粒子的折射率与涂层的折射率差来达到光线扩散的效果,达到防眩的目的。
[0004] 目前市售的防蓝光保护膜有多种,如在透明基材上涂覆一层具有吸收蓝光波长功 能的涂液来达到防蓝光的效果;或者由具有抗蓝光效果的树脂粒子与热固性树脂或紫外光 固化树脂构成的防蓝光保护膜。
[0005] 现有技术虽然提供了多种防眩保护膜和防蓝光保护膜,但是这些保护膜都只能起 到单一的防眩或者防蓝光的作用。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同时具有防眩和防蓝光效果的 保护膜。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本发明提供的防眩 和防蓝光保护膜同时具有较好的防眩和防蓝光效果。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包括:
[0008] 透明的薄膜基材;
[0009] 设置在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表面的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内含有蓝光吸收 剂和防眩粒子。
[0010] 优选的,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1微米?10微米。
[0011] 优选的,所述防蓝光涂层的折射率为1. 5?1. 55。
[0012] 优选的,所述防眩粒子在所述防蓝光涂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 %?80 %。
[0013] 优选的,所述防眩粒子在所述防蓝光涂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 %?40 %。 [0014] 优选的,所述蓝光吸收剂选自偶氮类染料和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 优选的,所述蓝光吸收剂选自偶氮类永固黄染料、偶氮类永固橙染料、氧化锡、二 氧化钛、氧化铷和氧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 优选的,所述防眩粒子选自亚克力粒子和二氧化硅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 优选的,所述防眩粒子的折射率为1. 4?1. 6。
[0018] 优选的,所述防眩粒子的粒径选自0. 5微米?8微米。
[0019] 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防蓝光涂层中含有防眩粒子,在不影响蓝光 波长吸收率的条件下,还能抑制外部光线所带来的眩光;使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 护膜同时具有较好的防眩和防蓝光的效果,能够保证使用者在观看电子屏幕时眼睛舒适的 同时减少蓝光和眩光对眼睛的损害。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 全光线透过率为90 %?93 %,在400nm?450nm波段处的蓝光透光率为24 %?83 %。
[0020]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透明度好、硬度高、附着力强、加工性 好。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雾度为3%?18%,铅笔硬度为 2H,附着力为5B,偏黄程度为4. 3?5. 4。
[0021]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 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002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包括:
[0026] 透明的薄膜基材;
[0027] 设置在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表面的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内含有蓝光吸收 剂和防眩粒子。
[0028]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在本 发明中,所述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包括透明的薄膜基材。在本发明中,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 用于附着防蓝光涂层,形成保护膜。本发明对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的材质没有特殊的限制, 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可作为保护膜的高分子透明材料即可。
[0029]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的材质可以选自聚丙烯酸酯、聚碳酸 酯或热塑性聚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的材质可以选自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PET)、芳香族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 透明的薄膜基材的厚度可以选自20微米?250微米;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薄膜 基材的厚度可以选自50微米?200微米;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的厚度 可以选自100微米?150微米。
[003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的折射率可以为1. 6?1. 7 ;在其他的 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的折射率可以为1. 63?1. 65。本发明对所述透明的薄膜基 材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薄膜基材即可,可由市 场购买获得。
[0031] 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表面的防蓝 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内含有蓝光吸收剂和防眩粒子。在本发明中,所述防蓝光涂层内含 有防眩粒子,所述防蓝光涂层在不影响蓝光波长吸收率的条件下,还能抑制外部光线所带 来的眩光;使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同时具有较好的防眩和防蓝光的效果。
[0032]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可以为1微米?10微米;在其他的 实施例中,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可以为2微米?8微米;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蓝光 涂层的厚度可以为4微米?6微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蓝光涂层的折射率可以 为1. 5?1. 55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防蓝光涂层的折射率可以为1. 52?1. 53。
[003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在所述防蓝光涂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可以 为10%?80%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在所述防蓝光涂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 可以为20%?40%。
[0034] 在本发明中,所述防蓝光涂层是由防眩粒子、蓝光吸收剂、溶剂和紫外光固化涂料 经过固化形成的。
[0035]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可以选自亚克力粒子和二氧化硅粒子中 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亚克力粒子可以选自丙烯酸粒子和丙烯酸衍生 物粒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亚克力粒子可以选自甲基丙烯酸粒子和甲基丙烯酸衍生 物粒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亚克力粒子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在本发明的优 选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娃粒子可以选自二氧化娃无定型粒子。
[0036]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的粒径可以选自0. 5微米?8微米;在 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的粒径可以选自1微米?5微米;在另外的优选实施 例中,所述防眩粒子的粒径可以选自1.5微米?3微米。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 眩粒子的折射率可以为1. 4?1. 6 ;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的折射率可以为 1. 45?1. 55。本发明对所述防眩粒子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 上述种类的防眩粒子即可,可由市场购买获得。
[0037]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吸收剂可以选自偶氮类染料和金属氧化物中的一 种或几种。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偶氮类染料可以选自偶氮类永固黄染料或偶氮类永 固橙染料。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氧化物可以选自氧化锡、二氧化钛、氧化铷和氧 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对所述蓝光吸收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 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蓝光吸收剂即可,可由市场购买获得。
[0038]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溶剂可以选自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 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醚类化合物可以选自二丁醚和丙二醇甲 醚中的一种或两种。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酮类化合物可以选自碳原子数为3? 5的酮类化合物;在其他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酮类化合物可以选自甲基异丁酮。在本发明 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酯类化合物可以选自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乙醚醋酸醋、乙酸乙 酯、乙酸丁酯、乳酸乙酯、乙酰乙酸甲酯和乙酰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对所述溶 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溶剂即可,可由市场购 买获得。
[0039] 本发明对所述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种类和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 员熟知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即可,可由市场购买获得。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固化 涂料包括紫外光固化树脂、光敏剂和助剂。
[004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可以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 树脂、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醚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或乙烯基醚树脂;在其 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可以选自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聚酯丙烯酸 树脂或环氧丙烯酸树脂。本发明对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 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上述种类的紫外光固化树脂即可,可由市场购买获得。
[0041] 在本发明中,所述光敏剂是一种可吸收紫外光光能而产生游离基的化合物。在本 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光敏剂可以选自羟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或卤化物,如安息香醚类化 合物、偶氮二异丁腈、氯化银。本发明对所述光敏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可由市场购买 获得。
[0042] 本发明对所述助剂的种类和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涂 料助剂即可,如抗氧剂或流平剂,可由市场购买获得。
[0043]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含有所述蓝光吸收剂的紫外光固化涂料。 在本发明中,所述蓝光吸收剂和紫外光固化涂料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蓝光吸收剂和紫外 光固化涂料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吸收剂和紫外光固化涂料 的质量比可以为(〇. 1?20) : (15?5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吸收剂和紫外光固 化涂料的质量比可以为(0. 5?15) : (20?4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蓝光吸收剂和紫 外光固化涂料的质量比可以为(1?10) : (25?30)。本发明对所述含有蓝光吸收剂的紫外 光固化涂料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可由市场购买获得,也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 方法制备得到;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含有蓝光吸收剂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可以为立 大化工提供的CB-33031型号的胶水。
[004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溶剂、蓝光吸收剂和紫外光固化涂料的质量比可以为 (30?70) : (0. 1?20) : (15?5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溶剂、蓝光吸收剂和紫外光固 化涂料的质量比可以为(40?60) : (0. 5?15) : (20?4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溶剂、 蓝光吸收剂和紫外光固化涂料的质量比可以为(45?55) : (1?10) : (25?35)。
[0045] 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防蓝光涂层中含有防眩粒子,在不影响蓝光 波长吸收率的条件下,还能抑制外部光线所带来的眩光;使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 护膜同时具有较好的防眩和防蓝光的效果。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透 明度好、硬度高、附着力强、加工性好。另外,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结构简 单、成本低廉。
[0046]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可以为:
[0047] 将防眩粒子、蓝光吸收剂、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溶剂混合,得到混合物;
[0048] 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透明的薄膜基材表面,得到中间结构保护膜;
[0049] 将所述中间结构保护膜依次进行干燥和紫外光照射,形成防蓝光涂层,得到防眩 和防蓝光保护膜。
[0050]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防眩粒子、蓝光吸收剂、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溶剂混合,得 到混合物。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蓝光吸收剂、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溶剂的质 量比可以为(10?80) : (0. 1?20) : (15?50) : (30?7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 粒子、蓝光吸收剂、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溶剂的质量比可以为(20?40) : (0. 5?15) : (20? 40) : (40?6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蓝光吸收剂、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溶剂的 质量比可以为(25?35) : (1?10) : (25?35) : (45?55)。在本发明中,所述防眩粒子、蓝 光吸收剂、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溶剂的种类和来源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眩粒子、蓝光吸 收剂、紫外光固化涂料和溶剂的种类和来源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51]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防眩粒子溶解于溶剂中,向所述溶剂中加入蓝 光吸收剂和紫外光固化涂料,得到混合物。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在所述混合 物中的质量浓度可以为10 %?80 %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眩粒子在所述混合物中的 质量浓度可以为20 %?40 %。
[0052]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防眩粒子溶解于溶剂中,向所述溶剂中加 入含有蓝光吸收剂的紫外光固化涂料,得到混合物。在本发明中,所述含有蓝光吸收剂的紫 外光固化涂料的种类和来源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含有蓝光吸收剂的紫外光固化涂料一致, 在此不再赘述。
[0053]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混合物后,可以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透明的薄膜基材 的表面,得到中间结构保护膜。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涂覆的厚度可以为1微米?10 微米;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涂覆的厚度可以为2微米?8微米;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 述涂覆的厚度可以为3微米?6微米。在本发明中,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的种类和来源与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透明的薄膜基材的种类和来源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54]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中间结构保护膜后,可以将所述中间结构保护膜依次 进行干燥和紫外光照射,形成防蓝光涂层,得到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在本发明的实施 例中,所述干燥的温度可以为70°C?90°C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温度可以为 75°C?85°C。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时间可以为1. 5分钟?4分钟;在另外的 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的时间可以为2分钟?3分钟。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照射 的强度可以为450mJ/cm 2?550mJ/cm 2;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紫外光照射的强度可以为 480mJ/cm2?520mJ/cm 2。在本发明中,所述防蓝光涂层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防蓝光涂层 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005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同时具有较好的防眩 和防蓝光效果。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透明度 好、硬度高、附着力强、加工性好。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防眩和防蓝光 保护膜的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
[0056] 将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按照JIS K7105-1981《塑料光学性能的测试 方法》的标准,测试其全光线透过率和雾度,采用lambda 95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 试其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和450nm的透光率。测试结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眩 和防蓝光的全光线透过率为90%?93%,40011111的透光率为24%?28%,43011111的透光率 为76%?79%,450nm的透光率为80%?83%,雾度为3%?18%。按照JIS K5400-1990 《粉末涂料涂膜附着性能的测定》的标准,测试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铅笔 硬度,测试结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铅笔硬度为2H。按照ASTM D3359 《用胶带测量附着力的检测标准》的方法,采用德国BYK百格刀测试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 蓝光保护膜的附着力,测试结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附着力为5B,完全 不脱膜。按照JIS Z 8722-2009《颜色测量方法》的标准,采用美国Hunterlab公司提供的 UltraScan PRO全光谱分光光度计测试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偏黄程度〇/ 值),测试结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的偏黄程度为4. 3?5. 4。b#为国际照 明委员会(CIE)规定的一种颜色标定模式,表示物体由蓝到黄的色彩变化,范围在-128? + 128,纯蓝为-128,纯黄为+128,之间分为256级。
[0057]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所用到的原料均为市售商品。
[0058] 实施例1
[0059] 将2. 5g的Degussa提供的粒度为1. 5微米的无机二氧化娃无定型粒子用丙二醇 甲醚(PM)溶解,向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50g的立大化工提供的CB-33031型号的胶水,得到 无机二氧化娃无定型粒子的质量浓度为30%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厚度100微米 的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得到防蓝光涂层;将所述防蓝 光涂层置于80°C的循环烘箱中干燥2分钟后,经由强度为500mJ/cm 2的紫外光照射,得到防 眩和防蓝光保护膜。
[0060]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 护膜的全光线透过率、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450nm的透光率、雾度、铅笔硬度、 附着力和偏黄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提供的保护膜的性 能测试结果。
[0061] 实施例2
[0062] 将5g的Degussa提供的粒度为1. 5微米的无机二氧化娃无定型粒子用丙二醇甲 醚(PM)溶解,向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50g的立大化工提供的CB-33031型号的胶水,得到无 机二氧化娃无定型粒子的质量浓度为30%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厚度100微米的 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得到防蓝光涂层;将所述防蓝光 涂层置于80°C的循环烘箱中干燥2分钟后,经由强度为500mJ/cm 2的紫外光照射,得到防眩 和防蓝光保护膜。
[0063]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 护膜的全光线透过率、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450nm的透光率、雾度、铅笔硬度、 附着力和偏黄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64] 实施例3
[0065] 将2. 5g的Soken提供的粒度为2. 5微米的MX-180TA型号的亚克力粒子用丙二醇 甲醚(PM)溶解,向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50g的立大化工提供的CB-33031型号的胶水,得 到亚克力粒子的质量浓度为30%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厚度100微米的日本三菱 公司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得到防蓝光涂层;将所述防蓝光涂层置于 80°C的循环烘箱中干燥2分钟后,经由强度为500mJ/cm 2的紫外光照射,得到防眩和防蓝光 保护膜。
[0066]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 护膜的全光线透过率、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450nm的透光率、雾度、铅笔硬度、 附着力和偏黄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67] 实施例4
[0068] 将5g的Soken提供的粒度为2. 5微米的MX-180TA型号的亚克力粒子用丙二醇甲 醚(PM)溶解,向得到的混合液中加入50g的立大化工提供的CB-33031型号的胶水,得到亚 克力粒子的质量浓度为30%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厚度100微米的日本三菱公司 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得到防蓝光涂层;将所述防蓝光涂层置于80°C 的循环烘箱中干燥2分钟后,经由强度为500mJ/cm2的紫外光照射,得到防眩和防蓝光保护 膜。
[0069]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得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 护膜的全光线透过率、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450nm的透光率、雾度、铅笔硬度、 附着力和偏黄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70] 比较例1
[0071] 将IOOg的立大化工提供的CB-33031型号的胶水用丙二醇甲醚(PM)溶解,得到胶 水的质量浓度为30%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厚度100微米的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得到防蓝光涂层;将所述防蓝光涂层置于80°C的循环 烘箱中干燥2分钟后,经由强度为500mJ/cm 2的紫外光照射,得到防蓝光保护膜。
[0072]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发明比较例1制备得到的防蓝光保护膜的 全光线透过率、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450nm的透光率、雾度、铅笔硬度、附着力 和偏黄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73] 比较例2
[0074] 将IOOg的立大化工提供的CB-33007型号的胶水用丙二醇甲醚(PM)溶解,向得 到的混合液中加入2. 5g的Soken提供的粒度为2. 5微米的型号的MX-180TA亚克力粒子, 得到亚克力粒子的质量浓度为30%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厚度100微米的日本三 菱公司提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得到防眩光涂层;将所述防眩光涂层置 于80°C的循环烘箱中干燥2分钟后,经由强度为500mJ/cm 2的紫外光照射,得到防眩光保护 膜。
[0075]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发明比较例2制备得到的防眩光保护膜的 全光线透过率、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450nm的透光率、雾度、铅笔硬度、附着力 和偏黄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76] 比较例3
[0077] 将IOOg的立大化工提供的CB-33007型号的胶水用丙二醇甲醚(PM)溶解,得到胶 水的质量浓度为30%的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涂覆在厚度100微米的日本三菱公司提供的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表面,得到硬化涂层;将所述硬化涂层置于80°C的循环烘箱 中干燥2分钟后,经由强度为500mJ/cm 2的紫外光照射,得到硬化保护膜。
[0078]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方法,测试本发明比较例3制备得到的硬化保护膜的全 光线透过率、400nm的透光率、430nm的透光率、450nm的透光率、雾度、铅笔硬度、附着力和 偏黄程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079] 表1本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备得到的保护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0080]

【权利要求】
1. 一种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包括: 透明的薄膜基材; 设置在所述透明的薄膜基材表面的防蓝光涂层,所述防蓝光涂层内含有蓝光吸收剂和 防眩粒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 选自1微米?10微米;优选的,所述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2微米?8微米;更优选的,所述 防蓝光涂层的厚度为4微米?6微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涂层的折射 率为1. 5?1. 55 ;优选的,所述防蓝光涂层的折射率为1. 52?1. 53。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粒子在所 述防蓝光涂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 %?80%。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粒子在所述防 蓝光涂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 %?4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吸收剂选自偶 氮类染料和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吸收剂选自偶 氮类永固黄染料、偶氮类永固橙染料、氧化锡、二氧化钛、氧化铷和氧化铬中的一种或几种。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粒子选自亚克 力粒子和二氧化硅粒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粒子的折射率 为1. 4?1. 6 ;优选的,所述防眩粒子的折射率为1. 45?1. 55。
10. 根据权利要求1、8或9所述的防眩和防蓝光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粒子的 粒径选自0. 5微米?8微米;优选的,所述防眩粒子的粒径选自1微米?5微米;更优选的, 所述防眩粒子的粒径选自1. 5微米?3微米。
【文档编号】B32B33/00GK104476874SQ201410851913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1日
【发明者】何禄美, 刘楷楷, 翁畅健, 陈庆松 申请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