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955阅读:8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



背景技术:

所谓面料,当然是指能够在纺织业为提供工人透气、舒适和美观的产品所需要的原料,常见的是面料有涤纶面料、棉质面料、化学纤维面料、腈纶面料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面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圈圈纱面料的种类也较多,给人们的衣服、家居设计带来了功能性的作用,不仅能够带来美观的效果,而且穿戴更透气和舒适。

但现有的圈圈纱面料的颜色种类较少,面料的质量比较沉重,导致衣物的穿戴不舒适,而且面料的缩水性较强,透气性不是很好,给人们带来的帮助较少。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包括纱体,所述纱体的顶部设有圈圈纱,所述圈圈纱的侧面设有波浪纱,所述圈圈纱的一侧设有饰线,所述饰线的一侧设有芯线,所述芯线的一侧设有压线,所述圈圈纱的顶部设有羊毛,所述羊毛的内部设有梯子纱、涤棉纱、项链纱和聚酰胺纤维,所述羊毛的底部设有白条纺,所述白条纺的底部设有棉纱,所述棉纱的底部设有羽毛纱。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弹力布和蜡光纱。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纱的一侧设有羊绒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圈圈纱的侧面设有圈圈球。

进一步的,所述梯子纱、涤棉纱、项链纱、聚酰胺纤维之间均通过轧花天鹅绒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结合了多种纱纺布的优点合制而成,使棉纱即拥有鲜艳的颜色,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实现了该种复合多异圈圈面料的艳丽性,棉纱的设有使得面料的吸水性和透汗性更加容易,实现了该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的良好透气性,梯子纱、涤棉纱、项链纱和聚酰胺纤维将羊毛牢牢固定,使面料更具有舒适性,饰线能够在圈圈纱上面勾勒出精美的图案,芯线能够将各种纱纺布压织在一起,压线能够加固各种纱纺布,实现了该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的稳定性,圈圈球能够自带同性电荷,有效的防止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纱体;2-波浪纱;3-圈圈纱;4-饰线;5-压线;6-芯线;7-羊毛;8-白条纺;9-棉纱;10-羽毛纱;11-弹力布;12-蜡光砂;13-羊绒纤维;14-梯子纱;15-涤棉纱;16-项链纱;17-轧花天鹅绒;18-聚酰胺纤维;19-圈圈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多异圈圈纱面料,包括纱体1,所述纱体1的顶部设有圈圈纱3,所述圈圈纱3的侧面设有波浪纱2,所述圈圈纱3的一侧设有饰线4,所述饰线4的一侧设有芯线6,所述芯线6的一侧设有压线5,所述圈圈纱3的顶部设有羊毛7,所述羊毛7的内部设有梯子纱14、涤棉纱15、项链纱16和聚酰胺纤维18,所述羊毛7的底部设有白条纺8,所述白条纺8的底部设有棉纱9,所述棉纱9的底部设有羽毛纱10。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9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弹力布11和蜡光纱12,防止棉纱9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波浪纱2的一侧设有羊绒纤维13,增加了面料的优良手感。

进一步的,所述圈圈纱3的侧面设有圈圈球19,所述圈圈球19带有相同的静电荷,防止灰尘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梯子纱14、涤棉纱15、项链纱16、聚酰胺纤维18之间均通过轧花天鹅绒17固定连接,很好的起到了固定羊毛7的作用。

工作原理:首先,将纱体1摊平放置在工作台面,然后波浪纱2屡平不要使其打结或者缠绕,波浪纱2周围的羊绒纤维13起到了一定的美观作用和保暖的作用,圈圈纱3能够增强面料的透气性,外表的圈圈球19带有相同的静电荷,有效的防止了灰尘的吸附,饰线4能够在圈圈纱3上面勾勒出精美的图案,芯线6能够将各种纱纺布压织在一起,压线5能够加固各种纱纺布,防止裁剪过程中各种纺布的脱落,弹力布11能够维持面料的弹性程度,羽毛纱10能够增强面料的舒适性,蜡光纱12能够加强面料的色泽,羊毛7能够增强保暖性,梯子纱14、涤棉纱15、项链纱16和聚酰胺纤维18能够将羊毛7紧紧固定在面料内部,白纺条8和棉纱9能够使加大面料的透气性,工人即可根据需要随意裁剪面料。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