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8445发布日期:2020-10-30 21:34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芯纱加工过程中,纤维在纺纱后道加工中要经受反复梳理和牵伸,既要克服自身的摩擦还要承受其他机件施加的摩擦力,张力等。为了减少纤维损伤,纺纱前在混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和毛油乳化液,可减少摩擦,使得纤维有较好的柔韧性和抱合力,在受力时不易被拉断。

现有的操作过程一般人工向纱线上抹有和毛油乳化液,费事费力,烘干效果差;而且涂抹在纱线上后如果不干燥后,会对包芯纱加工过程造成影响,纱线相互之间粘合在一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有效防止纱线粘合在一起的现象的发生,可自动将乳化液涂抹在纱线上,提高操作效率,尤其适合用在包芯纱加工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包括沿着纱线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引导机构、涂抹机构和烘干机构,

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引导前板、引导后板和引导辊,所述的引导前板与引导后板下端设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引导前板、引导后板之间分别通过引导前轴、引导后轴设有引导辊,在引导辊上设有多个用于引导纱线穿过的环形凹槽,

所述的涂抹机构包括下引导箱、上引导箱,所述的下引导箱、上引导箱均为空心的,所述的下引导箱与上引导箱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相连,下引导箱的下表面固定在工作台上,在下引导箱上表面设有多个相连的下半圆形槽,所述的下半圆形槽朝向下引导箱内侧凹陷设置,在下半圆形槽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穿通孔,所述的上引导箱的顶壁、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孔、出液孔,所述的出液孔处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抽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的抽泵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出液通腔的顶壁相连通,所述的出液通腔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下半圆形槽相配合的上半圆形槽,所述的上半圆形槽朝向上引导箱内凹陷,在每个上半圆形槽的顶壁上均设有纱线液出孔,

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前板、烘干后板,所述的烘干前板、烘干后板的下端设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烘干前板、烘干后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烘干板、下烘干板,所述的上烘干板上设有上抽风机,在下烘干板上设有下抽风机。

进一步,所述的引导前轴、引导后轴分别与引导前板、引导后板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引导前板、引导后板之间设有多个引导辊。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开关阀。

进一步,所述的上烘干板上设有用于上抽风机穿过的上安装孔,在下烘干板上设有用于下抽风机穿过的下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引导机构,起到对纱线的引导的作用,使得纱线准确的进入到涂抹机构内的上、下半圆形槽之间;涂抹机构起到对纱线进行涂抹和毛油乳化液,而且经过上、下半圆形槽之间的纱线,更好的将纱线上粘有乳化液;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涂抹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

1、引导前板2、引导辊3、工作台

4、下引导箱5、上引导箱6、连接杆

7、下半圆形槽8、第一连接管9、抽泵

10、出液通腔11、上半圆形槽12、烘干后板

13、上烘干板14、下烘干板15、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包括沿着纱线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引导机构、涂抹机构和烘干机构;

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引导前板1、引导后板和引导辊2,所述的引导前板1与引导后板下端设在工作台3上,所述的引导前板1、引导后板之间分别通过引导前轴、引导后轴设有引导辊2,在引导辊2上设有多个用于引导纱线穿过的环形凹槽;

所述的涂抹机构包括下引导箱4、上引导箱5,所述的下引导箱4、上引导箱5均为空心的,所述的下引导箱4与上引导箱5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6相连,下引导箱4的下表面固定在工作台3上,在下引导箱4上表面设有多个相连的下半圆形槽7,所述的下半圆形槽7朝向下引导箱4内侧凹陷设置,在下半圆形槽7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穿通孔,用于将对于的和毛油乳化液收集,所述的上引导箱5的顶壁、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孔、出液孔,所述的出液孔处与第一连接管8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8另一端与抽泵9的进口相连,所述的抽泵9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15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5的另一端与出液通腔10的顶壁相连通,所述的出液通腔10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下半圆形槽7相配合的上半圆形槽11,所述的上半圆形槽11朝向上引导箱5内凹陷,在每个上半圆形槽11的顶壁上均设有纱线液出孔;

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前板、烘干后板12,所述的烘干前板、烘干后板12的下端设在工作台3上,所述的烘干前板、烘干后板1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烘干板13、下烘干板14,所述的上烘干板13上设有上抽风机,在下烘干板14上设有下抽风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导前轴、引导后轴分别与引导前板1、引导后板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引导前板1、引导后板之间设有多个上、下错位设置的引导辊2。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管15上设有开关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烘干板13上设有用于上抽风机穿过的上安装孔,在下烘干板14上设有用于下抽风机穿过的下安装孔。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每个纱线依次经过引导辊2上的每个环形凹槽,起到对纱线传送的引导作用;然后经过上半圆形槽11、下半圆形槽7之间,此时和毛油乳化液经过第一连接管8、第二连接管15、出液通腔10,沿着每个上半圆形槽11的纱线液出孔引出,最后进入到烘干机构的上烘干板13、下烘干板14之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纱线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引导机构、涂抹机构和烘干机构;

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引导前板、引导后板和引导辊,所述的引导前板与引导后板下端设在工作台上,所述的引导前板、引导后板之间分别通过引导前轴、引导后轴设有引导辊,在引导辊上设有多个用于引导纱线穿过的环形凹槽;

所述的涂抹机构包括下引导箱、上引导箱,所述的下引导箱、上引导箱均为空心的,所述的下引导箱与上引导箱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相连,下引导箱的下表面固定在工作台上,在下引导箱上表面设有多个相连的下半圆形槽,所述的下半圆形槽朝向下引导箱内侧凹陷设置,在下半圆形槽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穿通孔,所述的上引导箱的顶壁、底壁上分别设有进液孔、出液孔,所述的出液孔处与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抽泵的进口相连,所述的抽泵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出液通腔的顶壁相连通,所述的出液通腔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下半圆形槽相配合的上半圆形槽,所述的上半圆形槽朝向上引导箱内凹陷,在每个上半圆形槽的顶壁上均设有纱线液出孔;

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前板、烘干后板,所述的烘干前板、烘干后板的下端设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烘干前板、烘干后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烘干板、下烘干板,所述的上烘干板上设有上抽风机,在下烘干板上设有下抽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前轴、引导后轴分别与引导前板、引导后板连接处均设有第一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导前板、引导后板之间设有多个引导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管上设有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烘干板上设有用于上抽风机穿过的上安装孔,在下烘干板上设有用于下抽风机穿过的下安装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芯纱的和毛处理装置,包括沿着纱线传送方向依次设有的引导机构、涂抹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的引导机构包括引导前板、引导后板和引导辊,所述的涂抹机构包括下引导箱、上引导箱,所述的下引导箱与上引导箱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杆相连,在下引导箱上表面设有多个相连的下半圆形槽,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前板、烘干后板,所述的烘干前板、烘干后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烘干板、下烘干板,所述的上烘干板上设有上抽风机,在下烘干板上设有下抽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引导机构,起到对纱线的引导的作用;涂抹机构起到对纱线进行涂抹和毛油乳化液,而且经过上、下半圆形槽之间的纱线,更好的将纱线上粘有乳化液。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仕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