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9174发布日期:2020-10-28 12:0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秸秆的利用率越来越高,不仅粉碎后秸秆还田,而且养殖场也需要大量秸秆。对于食用菌加工企业来说,那可是个宝,打成包的麦秸就是食用菌的培养基。秸秆还是工业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制造建材、酒精和一次性包装盒等。它还可作为新型能源,利用秸秆发酵制取沼气、生产新型燃料等。总之,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的潜力越来越大,途径也非常广泛。

加工纤维板材大多对秸秆粉碎后进行直接压缩胶合得到,这样板材的纤维颗粒度大,还含有大量的杂质,板材的质量差,性能不同,尤其是在小麦秸秆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用水量极大,污水处理困难,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包括输入管道和分离罐,所述输入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的下部,分离罐的内直壁上设置螺旋向上的旋转沟槽,旋转沟槽内一体设置若干拧搓用凸块,所述输入管道的出口端在其远离旋转沟槽底部一侧设置挡板。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入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的下部,且与分离罐的罐底平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入管道按分离罐的切线方向贯穿其侧壁,并与旋转沟槽连通,其出口端的端部外侧设置与输入管道形状匹配的弧形挡板。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凸块由短柱和球头组成,所述短柱一端固接于旋转沟槽的曲面上,短柱的另一端固接球头的弦平面上,所述的凸块交叉分布于旋转沟槽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球头为一个圆球体沿小于直径一个平面切除,得到一个大于球体一半的实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经高温高压蒸煮后的小麦秸秆颗粒通过输入管道输送到分离罐内,小麦秸秆颗粒在高压喷放的过程中,顺沿旋转沟槽及其内的凸块沿旋转沟槽向上快速位移,同时处于沟槽内的小麦秸秆颗粒受到凸块的摩擦及拧搓,和处于沟槽的小麦秸秆颗粒都会螺旋向上位移,实现小麦秸秆的初步三素分离。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经高温高压蒸煮后的小麦秸秆颗粒通过输入管道输送到分离罐内,小麦秸秆颗粒在高压喷放的过程中,顺沿旋转沟槽及其内的凸块沿旋转沟槽向上快速位移,同时处于沟槽内的小麦秸秆颗粒受到凸块的摩擦及拧搓,和处于沟槽的小麦秸秆颗粒都会螺旋向上位移,实现小麦秸秆的初步三素分离;具有分离速度快,效果好的优势,纤维颗粒度均匀,加工板材质量好,性能佳等优点,与常规三素分离相比,

本技术:
具有用水量少,以及污水处理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沟槽内分布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离罐连接输入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中所示。

实施例1

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包括输入管道1和分离罐2,所述输入管道1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2的下部,分离罐2的内直壁上设置螺旋向上的旋转沟槽3,旋转沟槽3内一体设置若干拧搓用凸块4,所述输入管道1的出口端在其远离旋转沟槽3底部一侧设置挡板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入管道1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2的下部,且与分离罐2的罐底平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入管道1按分离罐2的切线方向贯穿其侧壁,并与旋转沟槽3连通,其出口端的端部外侧设置与输入管道1形状匹配的弧形挡板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凸块4由短柱8和球头9组成,所述短柱8一端固接于旋转沟槽3的曲面上,短柱8的另一端固接球头9的弦平面上,所述的凸块4交叉分布于旋转沟槽3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球头9为一个圆球体沿小于直径一个平面切除,得到一个大于球体一半的实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经高温高压蒸煮后的小麦秸秆颗粒通过输入管道1输送到分离罐2内,小麦秸秆颗粒在高压喷放的过程中,顺沿旋转沟槽3及其内的凸块4沿旋转沟槽3向上快速位移,同时处于沟槽内的小麦秸秆颗粒受到凸块4的摩擦及拧搓,和处于沟槽的小麦秸秆颗粒按螺旋方向7都会螺旋向上位移,实现小麦秸秆的初步三素分离。

实施例2

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包括输入管道1和分离罐2,所述输入管道1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2的下部,分离罐2的内直壁上设置螺旋向上的旋转沟槽3,旋转沟槽3内一体设置若干拧搓用凸块4,所述输入管道1的出口端在其远离旋转沟槽3底部一侧设置挡板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入管道1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2的下部,且与分离罐2的罐底平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入管道1按分离罐2的切线方向贯穿其侧壁,并与旋转沟槽3连通,其出口端的端部外侧设置与输入管道1形状匹配的弧形挡板1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凸块4由短柱8和球头9组成,所述短柱8一端固接于旋转沟槽3的曲面上,短柱8的另一端固接球头9的弦平面上,所述的凸块4交叉分布于旋转沟槽3内。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球头9为一个圆球体沿小于直径一个平面切除,得到一个大于球体一半的实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经高温高压蒸煮后的小麦秸秆颗粒通过输入管道1输送到分离罐2内,小麦秸秆颗粒在高压喷放的过程中,顺沿旋转沟槽3及其内的凸块4沿旋转沟槽3向上快速位移,同时处于沟槽内的小麦秸秆颗粒受到凸块4的摩擦及拧搓,和处于沟槽的小麦秸秆颗粒按螺旋方向7都会螺旋向上位移,实现小麦秸秆的初步三素分离,并从分离罐的顶部出口6喷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包括输入管道和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的下部,分离罐的内直壁上设置螺旋向上的旋转沟槽,旋转沟槽内一体设置若干拧搓用凸块,所述输入管道的出口端在其远离旋转沟槽底部一侧设置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的下部,且与分离罐的罐底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管道按分离罐的切线方向贯穿其侧壁,并与旋转沟槽连通,其出口端的端部外侧设置与输入管道形状匹配的弧形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块由短柱和球头组成,所述短柱一端固接于旋转沟槽的曲面上,短柱的另一端固接球头的弦平面上,所述的凸块交叉分布于旋转沟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头为一个圆球体沿小于直径一个平面切除,得到一个大于球体一半的实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秸秆三素分离装置,涉及到小麦秸秆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输入管道和分离罐,所述输入管道的出口端连接至分离罐的下部,分离罐的内直壁上设置螺旋向上的旋转沟槽,旋转沟槽内一体设置若干拧搓用凸块,所述输入管道的出口端在其远离旋转沟槽底部一侧设置挡板;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结构新颖独特,经高温高压蒸煮后的小麦秸秆颗粒通过输入管道输送到分离罐内,小麦秸秆颗粒在高压喷放的过程中,顺沿旋转沟槽及其内的凸块沿旋转沟槽向上快速位移,同时处于沟槽内的小麦秸秆颗粒受到凸块的摩擦及拧搓,和处于沟槽的小麦秸秆颗粒都会螺旋向上位移,实现小麦秸秆的初步三素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朱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禾吉循环经济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