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76314发布日期:2021-06-29 23:37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芯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



背景技术:

再生涤纶是指利用涤纶布料,废旧聚酯瓶片,纺丝废丝,泡泡料,浆块做原料,废旧瓶片经过粉碎、清洗,各种料的混合物经过干燥,熔融挤出,纺丝,卷绕,集束,牵伸,卷曲,松弛热定型,根据需要可以再进行切断形成再生涤纶短纤,属于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它因其成本低,性能好而具有广大的市场。

但是作为细旦的再生涤纶长丝与氨纶制备成包芯纱,作为内衣的原料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使用细旦再生涤纶长丝与氨纶制备包芯纱,可以作为内衣的原料,提高了再生涤纶长丝的使用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纱和包覆丝,所述芯纱包括氨纶长丝,所述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所述再生涤纶长丝为细旦长丝。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再生涤纶长丝的规格为7d/8f。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再生涤纶长丝中至少一根单丝的截面为三叶异型,包括叶ⅰ、叶ⅱ和叶ⅲ;所述叶ⅰ、叶ⅱ和叶ⅲ的长度之比为1.0:1.1:2.5,宽度之比为1:1.8:1,所述叶ⅰ长度与宽度之比为3.5:1,相邻两叶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再生涤纶长丝中至少一根单丝的截面的外周上设置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功能区为抗菌涤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相邻的所述功能区之间距离是等距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区连续从纤维截面外周向纤维截面的中心延伸,且未到达中心;所述功能层在从纤维截面外周到中心的方向,其与该功能区在纤维截面外周露出边平行的距离逐渐减少。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区为抛物线形、梯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使用了细旦再生涤纶长丝与氨纶制成包芯纱,可以作为内衣的原料。并且还使用了作为抗菌涤纶作为功能区可以为再生涤纶长丝提供抗菌能力,提高了其作为内衣原料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所涉及的再生涤纶包芯纱;

图2是实施例二所涉及的再生涤纶长丝单丝的截面图;

图3是实施例三所涉及的再生涤纶长丝单丝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例四所涉及的再生涤纶包芯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1-氨纶长丝;12-锦纶长丝;2-再生涤纶长丝;21-周边;22-功能区;23-叶ⅰ;24-叶ⅱ;25-叶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包括芯纱和包覆丝,芯纱包括氨纶长丝11,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2;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为细旦长丝。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使用再生涤纶长丝2的规格为7d/8f,并且每根单丝的截面为圆形。所使用的氨纶长丝11的细度为10d,所使用的再生涤纶长丝2和氨纶长丝11均是细旦长丝,所制备的包芯纱的细度为15-20d,可作为制备内衣的原料,使得所制备的面料手感柔软。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包括芯纱和包覆丝,芯纱包括氨纶长丝11,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2;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为细旦长丝。

本实施例中的再生涤纶长丝2中至少一根单丝的截面为三叶异型,包括叶ⅰ23、叶ⅱ24和叶ⅲ25。叶ⅰ23、叶ⅱ24和叶ⅲ25的长度之比为1.0:1.1:2.5,宽度之比为1:1.8:1,叶ⅰ23长度与宽度之比为3.5:1,相邻两叶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三叶异型的截面结构,可以使得再生涤纶长丝2能够具有仿真丝的光泽效果。在本实施例,8根单丝的截面全部为三叶异型。

实施例三

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包括芯纱和包覆丝,芯纱包括氨纶长丝11,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2;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为细旦长丝。

在本实施例中,再生涤纶长丝2中至少一根单丝的截面的外周21上设置有功能区22,具体是8根单丝均具有功能区。并且功能区2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在本实施例中为5个。功能区22为抗菌涤纶,抗菌涤纶是指采用混入型的制法,具体是将含银、铜、锌离子的陶瓷粉等具有耐热性的无机抗菌剂,混入聚酯中进行纺丝而得。

进一步的,相邻的功能区22之间距离是等距离。功能区22连续从纤维截面外周向纤维截面的中心延伸,且未到达中心;所述功能层22在从纤维截面外周到中心的方向,其与该功能区22在纤维截面外周露出边平行的距离逐渐减少。

更进一步的,功能区22为抛物线形、梯形或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为抛物线形。

实施例四

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包括芯纱和包覆丝,芯纱包括氨纶长丝11,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2;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为细旦长丝。

在本实施例中芯丝还包括一根锦纶长丝12。锦纶长丝12是与氨纶长丝11是平行设置。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包括芯纱和包覆丝,芯纱包括氨纶长丝11,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2;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为细旦长丝。

再生涤纶长丝2中一半数量单丝的截面为三叶异型,另一半单丝的截面的外周21上设置有功能区2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纱和包覆丝,所述芯纱包括氨纶长丝(11),所述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2);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为细旦长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的规格为7d/8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中至少一根单丝的截面为三叶异型,包括叶ⅰ(23)、叶ⅱ(24)和叶ⅲ(25);所述叶ⅰ(23)、叶ⅱ(24)和叶ⅲ(25)的长度之比为1.0:1.1:2.5,宽度之比为1:1.8:1,所述叶ⅰ(23)长度与宽度之比为3.5:1,相邻两叶的中心线的夹角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涤纶长丝(2)中至少一根单丝的截面的外周(21)上设置有功能区(22),所述功能区(2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功能区(22)为抗菌涤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功能区(22)之间距离是等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22)连续从纤维截面外周向纤维截面的中心延伸,且未到达中心;所述功能区(22)在从纤维截面外周到中心的方向,其与该功能区(22)在纤维截面外周露出边平行的距离逐渐减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区(22)为抛物线形、梯形或三角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纱和包覆丝,所述芯纱包括氨纶长丝,所述包覆丝为再生涤纶长丝;所述再生涤纶长丝为细旦长丝。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再生涤纶包芯纱,使用了细旦再生涤纶长丝与氨纶制成包芯纱,可以作为内衣的原料。并且还使用了作为抗菌涤纶作为功能区可以为再生涤纶长丝提供抗菌能力,提高了其作为内衣原料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江柳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东昕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7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