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齿形金属针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0320发布日期:2021-06-25 16:48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针齿形金属针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业纺纱工程梳理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齿部采用针齿形设计的金属针布。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针布是指用于梳理装备的主要梳理元件,包括梳理机锡林、刺辊、固定盖板、开松等用金属针布,以及开清棉设备用、气流纺分梳辊用金属针布等。这些金属针布的主要作用是对梳理对象即纤维起抓取、握持、分梳及转移作用。随着梳理装备的高产趋势,需要对梳理元件作某种改进以适应新的变化,并改善梳理效果。

金属针布(亦称齿条)是由相同的基部、连续排列、朝向一致的齿部组成,相邻齿部形状、大小相同。每个齿部由齿顶面、齿前面(工作面)、齿背面、齿底面组成。迄今为止,金属针布单个齿形均采用不对称形式,即齿顶面、齿前面、齿后面组成的齿部呈不对称形式,齿尖夹角较大,齿部朝齿前面方向倾斜;最新的齿形设计出现了齿前面双齿(专利201110165025.3和201620392170.3)、齿顶面双齿(专利201520300651.2)、齿顶面大平面(专利201580015551.8)、齿顶面双顶峰(专利201880055849.8)、相邻齿错位(专利201710105883.6和201810044501.8)等方案,各有特点,但齿形都呈非对称形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齿形设计的金属针布,有利于梳理纤维中针齿穿刺、抓取、分梳、释放纤维,也有利于齿条的加工处理,以获得更好的表面状态和使用寿命,从而有效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梳理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是:金属针布包括基部和齿部,其中基部分普通基部和自锁基部两类。本方案金属针布(齿条)基于现有基部形式,在齿部采用针齿形设计。

1为齿顶尖,即齿顶面为尖顶形式;2、3为两侧斜直线,上端交汇于1,构成齿尖部,2、3夹角为齿尖角β,取值8°-25°,体现针齿形的锐度。

6、7为齿两侧直线构成齿下部,两线平行或近似平行;齿深h6,间距w,h6和w比值范围为3.5-6.5。

4、5构成齿尖部2、3和齿下部6、7两侧的圆弧连接部分;4、5圆弧半径值须确保2、6和3、7的光滑连接。

8、9分别为齿下部两侧面6、7与齿底面10的连接圆弧;8、9的圆弧半径值须确保6、10和7、10光滑连接,并取接近最大值,以获取齿部足够的强度。

p为相邻齿距;α1为齿前角,取值范围为-15°到35°;α2为针齿角,取值范围为0°-40°;α2=α1+β/2。

11、12为对称齿部截面的两侧斜线,或是非对称齿部截面的两侧线;h6为齿深,b2为齿部(底)宽;b3为齿顶宽,取值范围为0.04-0.15mm;b3与11与12间夹角θ决定齿部截面方向的锐度,θ取值范围6-12°;对称齿部截面更合理,并有更好的梳理效果,e为对称齿部截面中心线与11的偏移值。

2、4、6和3、5、7对称或近似对称,组成近似针形齿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梳理纤维或须条过程中,相对于锯齿形齿条,针齿形齿条具有更锐利的齿尖和瘦细的齿身,可以获得更优秀的穿刺、握持、分梳和释放纤维的性能;针齿形齿条具有更好的淬透性;易于被充分抛光处理获得更优秀的光滑表面粗糙度,有利于减少齿部棱边棱角对纤维的切割损伤。因此,针齿形齿条具有更好的梳理质量和效率,体现在纤维伸直度更好,成纱棉结、毛羽、短绒更少、条干均匀度更好。在气流纺纱中,分梳辊采用针齿形齿条,具有更好的穿刺、分梳(分离)和转移纤维的性能,改善了锯齿形齿条分梳过程摩擦打击纤维的缺点。另外,由于针齿形齿条具有独特的形状、良好的热处理和抛光工艺性,有利于应用过程保持针齿尖锐度和减缓表面磨损,从而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案例1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及其案例1的结构示意图(侧视),为普通基部、对称齿部截面形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及其案例1的结构示意图(侧视),为普通基部、非对称齿部截面形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案例2的结构示意图(主视);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及其案例2的结构示意图(侧视),为自锁基部、对称齿部截面形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及其案例1的结构示意图(侧视),为自锁基部、非对称齿部截面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设定的是某固定盖板用金属针布结构,图2是图1的侧视图,包括:1为齿顶尖,2、3构成齿尖部,齿尖夹角β取20°;6、7构成两侧平行的齿下部,其宽度w取0.20mm;4、5构成齿尖部2、3和齿下部6、7的两侧连接圆弧,其对称圆弧半径r3取1.50mm;齿条总高h1取2.50mm,齿距p取2.20mm,齿深h6取1.00mm,h6和w比值取5;8、9分别为齿下部6、7与齿底10的两侧连接圆弧,其圆弧半径分别为r1取0.20mm、r2取0.50mm;α1为齿前角,α2为针齿角,α2=α1+β/2,本例α1取15°,故α2为25°;11、12构成齿部对称截面,齿部宽b2取0.25mm,齿顶宽b3取0.06mm,齿部对称截面夹角θ为9.05°,齿部截面对称中心到左侧偏移量e取值0.125mm;本例采用普通基部形式,基部宽b1取0.50mm,基部高h2取1.30mm。

实施例2:图4设定的是某刺辊用金属针布结构,图5是图4的侧视图,包括:1为齿顶尖,2、3构成齿尖部,齿尖夹角β取20°;6、7构成两侧平行的齿下部,其宽度w取0.50mm;4、5构成齿尖部2、3和齿下部6、7的两侧连接圆弧,其对称圆弧半径r3取2.00mm;齿条总高h1取5.00mm,齿距p取2.00mm,齿深h6取2.50mm,h6和w比值取5;8、9分别为齿下部6、7与齿底10的两侧连接圆弧,其圆弧半径分别为r1取0.40mm、r2取1.00mm;α1为齿前角,α2为针齿角,α2=α1+β/2,本例α1取20°,故α2为30°;11、12构成齿部对称截面,齿部宽b2取0.25mm,齿顶宽b3取0.06mm,齿部对称截面夹角θ为8.17°,齿部截面对称中心到左侧偏移量e取值0.30mm;本例采用自锁基部形式,基部节距b6取1.59mm,基部高h2取1.50mm,v型基部的内角k取90°。



技术特征:

1.针齿形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和齿部,所述齿部在同根上连续排列、朝向及形状相同的齿,所述齿部采用针齿形设计,即所述齿部包括齿顶尖、齿尖部、齿下部,交汇于齿顶尖的两直线构成齿尖角,齿尖部与齿下部两侧圆弧光滑连接,齿下部与齿底面两侧弧光滑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齿形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尖角范围为8°-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齿形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下部的两侧直线平行,齿深h6和该平行线间距w之比范围为3.5-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齿形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齿前角α1范围为-15°到35°,针齿角α2范围为0°-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针齿形金属针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截面形式包括对称截面和非对称截面,齿顶宽b3取值范围为0.04mm-0.15mm,齿部截面夹角θ范围为6-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业梳理装备、起分梳作用的金属针布。金属针布包括基部和齿部,本方案金属针布(齿条)在同根连续的齿部采用针齿形设计。1为齿顶尖;2、3为齿两侧斜直线构成齿尖部;6、7为齿两侧直线构成齿下部,两线平行或近似平行;4、5构成齿尖部和齿下部的圆弧连接部分;8、9分别为齿下部两侧面与齿底的连接圆弧;10为齿底;P为相邻齿距;11、12为对称齿部截面的两侧斜线,或是非对称齿部截面的两侧线;2、4、6和3、5、7对称或近似对称,组成针形齿部。本方案有利于金属针布梳理纤维中针齿穿刺、抓取、分梳、释放纤维,并有利于齿条的加工处理,以获得更好的表面状态和使用寿命,有效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梳理质量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海涛
技术研发日:2020.09.30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