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51749发布日期:2023-08-18 06:5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精梳机和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精梳机和一种用于运行精梳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在传统的精梳工艺、例如海尔曼式精梳工艺中,将棉从棉卷拉下来并且借助给棉罗拉输送给钳板。在钳板的回缩位置中,钳板是关闭的并且固定住棉的从钳板伸出的在前的端部部段,该端部部段呈纤维须丛的形式。从钳板伸出的纤维须丛由设置在钳板下方的圆梳梳出。接着,钳板运动到向前的、打开的位置中,其中,分离罗拉通过向后旋转,将先前梳出的纤维须丛以其在后的端部部段朝向借助钳板夹住的棉的在前的端部部段输送。从圆梳梳出的纤维须丛放到所述在后的端部部段上并且与该在后的端部部段一起被拉入分离罗拉的夹紧位置,因为分离罗拉又改变了旋转方向。在这样旋转时旋转角度大约是先前向后旋转时的两倍大,这时纤维须丛从处于钳板机构中的棉分离。在这种情况下,被分离的纤维须丛的后端部被拉过顶梳。

2、在这种情况下,分离罗拉执行皮尔格式运动(pilgerschrittbewegung),其中,这些分离罗拉在反向旋转时使在前一个精梳周期中拉走的纤维须丛的末端返回。将纤维须丛的始端放到该末端上并且在旋转方向反转后通过两个分离罗拉的压力将它们接合。在每个精梳周期中,分离罗拉不仅必须两次改变它们的运动方向,而且在返回时旋转的路径比前进时短。针对分离罗拉的这种运动,经常使用偏心盘、凸轮盘或凸轮槽,它们通过传动机构与钳板运动有力地连接。在并排的精梳头以传动技术连接且精梳周期超过每分钟400次的情况下,分离罗拉的这种来回的皮尔格式运动对轴的负荷非常大,导致精梳机大程度振动并且需要大量能量。分离罗拉的驱动马达必须性能相当好并且同样需要性能强劲的伺服变频器为马达供电。由于持续的加速和减速,产生很高的功率损耗,这反映在精梳机的能量消耗上并且在精梳周期超过每分钟500次的情况下必须对电动马达进行水冷。因此,马达相当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1、从这种已知的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精梳机和一种用于梳出短纤维的方法,利用所述方法减少前述缺点。

2、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和10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

3、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精梳头的精梳机,其中,在每个精梳头上从棉卷退绕至少一个棉条并且将棉条输送给给棉罗拉和钳板机构,借助顶梳和圆梳从棉条梳出并吸出精梳落棉,并且产生的纤维层借助喇叭口变形成纤维条,该纤维条与其他精梳头的其他纤维条一起牵伸为唯一的纤维条。

4、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教导:在钳板机构之后设置有第一对分离罗拉和第二对分离罗拉,其中,第一对分离罗拉构造成,为了纤维须丛到纤维层的接合和分离过程执行来回的旋转运动,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构造成执行不变的旋转运动,从而在成对的分离罗拉之间形成纤维层的悬垂部,该悬垂部的长度在一个精梳循环内变化。利用该悬垂部形成纤维层的材料缓冲部,该材料缓冲部补偿分离罗拉对的不同的旋转运动和旋转速度,不会破坏在纤维层上接合的纤维须丛。悬垂部必须这样长,使得在接合的纤维层上不发生牵拉应力或牵伸。这取决于给棉量并且还取决于分离罗拉的直径。因此,第一对分离罗拉可以保持皮尔格式运动,由此保持包括钳板运动和传动装置在内的传统的精梳过程。仅改变第二对分离罗拉的运动和驱动方式,其中这对分离罗拉具有不变的旋转方向。用于第二对分离罗拉的马达可以变小并且不设有水冷,这使精梳机变得更廉价且更节能。

5、相应地,按照本发明的精梳工艺设计成:借助设置在钳板机构之后的第一对分离罗拉通过来回的旋转运动从棉条分离纤维须丛并且将纤维须丛接合到纤维层上,其中,在纤维运输方向上在后的第二对分离罗拉执行在纤维运输方向上不变的旋转运动,其中,纤维层的在成对的分离罗拉之间形成的悬垂部的长度在一个精梳循环内变化。由于分离罗拉对的旋转方向和速度不同,通过形成悬垂部产生材料缓冲部,利用该材料缓冲部使得第二对分离罗拉的旋转方向不变成为可能,尽管第一对分离罗拉继续执行皮尔格式运动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的运动因此是反向的。

6、第二对分离罗拉的旋转运动优选在所有精梳循环内都是恒定的。因此,可以为第二对分离罗拉使用更简单的驱动马达,其构造为具有明显更低的驱动功率的伺服马达。因为分离罗拉对的最终的前进运动必须绝对相同,以便不会用尽悬垂部的尺寸,所以第一对分离罗拉的驱动马达与第二对分离罗拉的驱动马达必须同步运行。然而,用于第二对分离罗拉的驱动马达可以更简单地构造,具有更低的功率并且不带有主动冷却。

7、备选地,第二对分离罗拉在一个精梳循环期间的旋转运动在旋转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是不均匀的。第二对分离罗拉在旋转方向相同的情况下改变旋转速度,从而以此使成对的分离罗拉之间的悬垂部的长度保持恒定。因此,减少了悬垂部的长度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脉动形成。

8、优选地,在第一对分离罗拉的第一个反转点时形成最大长度的悬垂部,这对分离罗拉从该反转点起使纤维层逆着纤维运输方向再次朝向钳板机构运动。

9、优选地,在第一对分离罗拉的第二个反转点时形成最小长度的悬垂部,这对分离罗拉从该反转点起使纤维层再次沿纤维运输方向远离钳板机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在两对分离罗拉之间的旋转角度差仍然这样大,使得没有牵拉负荷或牵伸作用于两对分离罗拉之间的纤维层。

1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方式在精梳过程开始时形成悬垂部:第一对分离罗拉静止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逆着纤维运输方向执行旋转运动。未被精梳的棉条通过钳板机构首先被引导至第二对分离罗拉下游并且通过喇叭口被引导至出条罗拉。接着才能通过控制精梳机开始形成悬垂部。接着,在起动精梳机之后必须根据未被精梳的长度去除当时未被精梳的纤维条。

11、备选地,第二对分离罗拉可以静止或者仅缓慢地沿纤维运输方向旋转,并且第一对分离罗拉仅沿纤维运输方向输送未被精梳的棉条,直到第二对分离罗拉接收该棉条并且形成悬垂部。在这种情况下,在旋转方向不变时,在第一对分离罗拉与第二对分离罗拉之间的转速差是十分重要的。

12、在悬垂部的形成结束之后,第一对分离罗拉将纤维层沿纤维运输方向输送,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旋转方向反转,同样将纤维层沿纤维运输方向输送。

13、优选地,悬垂部的形成和位置可以通过一装置改善,其方式为,借助气流使悬垂部在上方的分离罗拉之间或在下方的分离罗拉之间形成。在精梳周期超过每分钟500次的情况下,悬垂部的形成是高度动态的过程,其中,小的干扰(例如由于纤维粘附在分离辊上)可能中断该过程,或者产生的纤维层可能不均匀或者被损坏。



技术特征:

1.具有多个精梳头(20)的精梳机,其中,在每个精梳头(20)上从棉卷(1)退绕至少一个棉条(4)并且将棉条输送给给棉罗拉(7)和钳板机构(5),借助顶梳和圆梳(9、8)从棉条(4)梳出并吸出精梳落棉,并且产生的纤维层借助喇叭口(15)变形成纤维条,该纤维条与其他精梳头的其他纤维条一起牵伸为唯一的纤维条,其特征在于,在钳板机构(5)之后设置有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和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其中,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构造成,为了纤维须丛到纤维层(14)的接合和分离过程执行来回的旋转运动,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构造成执行不变的旋转运动,从而在成对的分离罗拉(10、12和11、13)之间形成纤维层(14)的悬垂部(32),所述悬垂部的长度在一个精梳循环内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构造成,以恒定的不变的旋转运动输送纤维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对分离罗拉(10、11)构造成,在一反转点(u1)时形成最大长度的悬垂部(32),这对分离罗拉(10、12)从该反转点起使纤维层(14)逆着纤维运输方向再次朝向钳板机构(5)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对分离罗拉(10、11)构造成,在一反转点(u2)时形成最小长度的悬垂部(32),这对分离罗拉(10、12)从该反转点起使纤维层(14)再次沿纤维运输方向远离钳板机构(5)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在精梳过程开始时,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静止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逆着纤维运输方向执行旋转运动,从而在成对的分离罗拉(10、12和11、13)之间形成悬垂部(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随着悬垂部的形成结束,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构造成,将纤维层(14)沿纤维运输方向输送,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构造成,旋转方向反转并且将纤维层(14)沿纤维运输方向输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构造成,以不变的旋转方向以不同的转速或者速度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每对分离罗拉(10、12;11、13)借助单独的伺服马达驱动,其中,这些伺服马达为了产生相同的最终的前进运动而是同步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精梳机,其特征在于,借助用于将空气输送到成对的分离罗拉(10、12和11、13)之间的装置在分离罗拉(10、11)之间或在分离罗拉(12、13)之间形成悬垂部(32)。

10.用于利用具有多个精梳头(20)的精梳机精梳棉条(4)的方法,其中,在每个精梳头(20)上从棉卷(1)退绕棉条(4)并且将棉条输送给给棉罗拉(7)和钳板机构(5),借助顶梳和圆梳(9、8)从棉条(4)梳出并吸出精梳落棉,并且产生的纤维层(14)借助喇叭口(15)变形成纤维条(21),其特征在于,在钳板机构(5)之后设置有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和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其中,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借助来回的旋转运动将纤维须丛从棉条(4)分离并且接合到纤维层(14)上,其中,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执行沿纤维运输方向不变的旋转运动,其中,在成对的分离罗拉(10、12和11、13)之间形成的纤维层(14)的悬垂部(32)的长度在一个精梳循环内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精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的旋转运动在所有精梳循环(30)内都是恒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精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的旋转运动在一个精梳循环(30)内是不均匀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精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对分离罗拉(10、11)的一个反转点(u1)时形成最大长度的悬垂部(32),这对分离罗拉(10、12)从该反转点起使纤维层(14)逆着纤维运输方向再次朝向钳板机构(5)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精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对分离罗拉(10、11)的一个反转点(u2)时形成最小长度的悬垂部(32),这对分离罗拉(10、12)从该反转点起使纤维层(14)再次沿纤维运输方向远离钳板机构(5)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精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梳过程开始时形成悬垂部(32),其方式为,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静止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逆着纤维运输方向执行旋转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精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随着悬垂部的形成结束,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将纤维层(14)沿纤维运输方向输送,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反转旋转方向并且将纤维层(14)沿纤维运输方向输送。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用于精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气流在分离罗拉(10、11)之间或者在分离罗拉(12、13)之间形成悬垂部(3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梳机和一种用于精梳纤维的方法,包括具有多个精梳头(20)的精梳机,其中,在每个精梳头(20)上从棉卷(1)退绕至少一个棉条(4)并且将棉条输送给给棉罗拉(7)和钳板机构(5),借助顶梳和圆梳(9、8)从棉条(4)梳出并吸出精梳落棉,并且产生的纤维层借助喇叭口(15)变形成纤维条,该纤维条与其他精梳头的其他纤维条一起牵伸为唯一的纤维条。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钳板机构(5)之后设置有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和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其中,第一对分离罗拉(10、12)构造成,为了纤维须丛到纤维层(14)的接合和分离过程执行来回的旋转运动,并且第二对分离罗拉(11、13)构造成执行不变的旋转运动,从而在成对的分离罗拉(10、12和11、13)之间形成纤维层(14)的悬垂部(32),所述悬垂部的长度在一个精梳循环内变化。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舒尔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吕茨施勒集团欧洲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