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取纸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苯丙胺类毒品检测中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76791发布日期:2023-04-18 23:1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萃取纸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苯丙胺类毒品检测中的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及环境检测,特别涉及一种萃取纸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苯丙胺类毒品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苯丙胺类毒品又称为安非他明类毒品是一类被广泛滥用的中枢神经兴奋剂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拟交感类药物,在我国被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范围。苯丙胺类毒品可导致滥用者出现明显的人格缺陷,造成机体损害尤其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损害。苯丙胺类毒品可被添加于不同的基质类型中,如不法分子将苯丙胺、摇头丸和k粉等毒品混合在一起加入酒精和非酒精饮料。市面上也出现过“可乐”、“咖啡”、“开心水”等包装的伪装毒品。复杂的基质给禁毒研究和毒品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

2、在苯丙胺类毒品的分析检验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准确性与较低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气质联用、液质联用检测苯丙胺类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净化浓缩后才能准确测量。简单高效的前处理方法对于苯丙胺类毒品样品的检测是极为重要的。

3、固相萃取法作为一种高效前处理方法,在对苯丙胺类毒品的检测上起到极大作用。在固相萃取中萃取材料是提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常用的萃取材料有弱阳离子交换柱(wcx柱)和亲水亲脂平衡柱(hlb柱)。但这些萃取柱单根就需要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且为一次性耗材。因此寻找一种廉价且有效的毒品检测萃取材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4、纤维素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大比表面积的高分子聚合物。在纤维素分子链中,每个葡萄糖基含有3个活泼羟基,对这些羟基改性可得到含有不同功能基团的纤维素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廉价的化学改性纤维素萃取纸,将其制成侵入式萃取剂或过滤膜,可用来提取和净化样品中苯丙胺类毒品,以便准确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萃取纸的制备方法。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萃取纸。

3、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萃取纸在苯丙胺类毒品检测中的应用。

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萃取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6、(1)新鲜制备质量百分数为5-15%的氢氧化钠溶液,将纸基材料置入其中浸泡4-48h,取出用无水乙醇清洗后,保存于无水乙醇中备用;

7、(2)向乙腈中加入摩尔比为1:1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3-巯基丙酸,磁力搅拌0.5-3小时,加入经过步骤(1)处理后备用的纸基材料,置于翻转混匀仪上12-48h;取出纸基材料用乙腈和去离子水先后清洗,再于30-80℃下真空干燥;向纯水中加入对苯乙烯磺酸钠、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引发剂、干燥后的纸基材料,对苯乙烯磺酸钠的用量为干燥后的纸基材料质量的0.03-0.06%,引发剂的用量为对苯乙烯磺酸钠与干燥后的纸基材料质量总和的2-10%;用波长为365nm的紫外光照10-90min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0-80℃下真空干燥,得到萃取纸。

8、步骤(1)中所述纸基材料包括植物纤维素和/或棉纤维为主的塑形材料,其形式为平面纸型、立体杯或其他形状;所述新鲜制备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百分数优选为10%;所述浸泡的时间优选为24h。

9、步骤(2)中所述的置于翻转混匀仪上的时间为4-48h,优选为24h。

10、步骤(2)中所述磁力搅拌的时间优选为1小时;所述紫外光照的时间优选为30min,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优选为50℃,所述翻转混匀仪的转数优选25rpm。

11、步骤(2)中通过酯化反应、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对纸基材料进行两步接枝得到萃取纸。

12、上述的萃取纸在苯丙胺类毒品检测中的应用。

13、所述的苯丙胺类毒品的母体为苯丙胺结构,包括苯丙胺(amp)、甲基苯丙胺(met)、摇头丸(mdma)、对羟基甲基苯丙胺(pho)、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对甲氧基甲基苯丙胺(pmma)、4-甲基硫代苯丙胺(4-mta)和3,4-亚甲基二氧乙基苯丙胺(mdea)中的至少一种。

14、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需要裁剪萃取纸,将待测样品调节ph值至4-7,萃取纸与待测样品进行接触和吸附;用含质量百分数5%的氨水的甲醇溶液与吸附后的萃取纸接触洗脱,然后洗脱液用0.22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进行检测,再根据相应苯丙胺类毒品标准品的浓度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的检测结果绘制出的标准工作曲线,换算得到待测样品中苯丙胺类毒品的浓度和/或含量。

15、所述待测样品为地表水、地下水、废水、尿液、血液、含酒精饮品和不含酒精饮品。

16、所述接触是按照需求将萃取纸裁剪为不同规格的纸条侵入待测样品与其接触,或通过多功能打孔机将萃取纸裁剪为圆形纸片填入可换膜滤头中过滤或通过漏斗过滤待测样品。

17、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的条件如下:

18、色谱条件:色谱柱为2.1×150mm、粒径1.8μm的c18-aq柱,流动相a相为含体积百分比0.1%的甲酸的水溶液,b相为乙腈,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

19、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方式为正离子模式,检测方式为多反应检测mrm;其中雾化气流量、加热气流量和干燥气流量分别为3l/min、10l/min和10l/min;接口温度、脱溶剂温度、dl温度、加热块温度依次为300℃、526℃、250℃和400℃。

2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2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萃取纸,该萃取纸将市售纸基材料如纤维素纸通过酯化反应,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接枝改性以获得提取苯丙胺类毒品的能力。

22、(2)本发明中的萃取纸可用于液态样品中的苯丙胺类毒品的检测。

23、(3)本发明萃取纸的制备方法简单,价格低廉,易于操作。

24、(4)本发明将萃取纸通过侵入或过滤的吸附流程将目标化合物富集,用解吸液将目标化合物洗脱,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进行检测分析。

25、(5)本发明中选用柔性纸基材料作为固体基质,且具有可卷曲的特性可随意改变面积和形状可以弥补现有固相萃取材料均为刚性不可变形及操作相对复杂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萃取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纸基材料包括植物纤维素和/或棉纤维为主的塑形材料,其形式为平面纸型、立体杯或其他形状;所述新鲜制备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百分数为5-15%;所述浸泡的时间为4-48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置于翻转混匀仪上的时间为4-48h。步骤(2)中所述磁力搅拌的时间为0.5-3小时;所述对苯乙烯磺酸钠的用量为干燥后的纸基材料质量的0.03-0.06%,引发剂的用量为对苯乙烯磺酸钠与干燥后的纸基材料质量总和的2-10%;所述紫外光照的时间为10-90min;所述真空干燥的时间为30-80℃;所述翻转混匀仪的转数为20-60rpm。

4.一种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萃取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萃取纸在苯丙胺类毒品检测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丙胺类毒品的母体为苯丙胺结构,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对羟基甲基苯丙胺、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对甲氧基甲基苯丙胺、4-甲基硫代苯丙胺和3,4-亚甲基二氧乙基苯丙胺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需要裁剪萃取纸,将待测样品调节ph值至4-7,萃取纸与待测样品进行接触和吸附;用含质量百分数5%的氨水的甲醇溶液与吸附后的萃取纸接触洗脱,然后洗脱液用0.22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过滤,得到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再根据相应苯丙胺类毒品标准品的浓度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的检测结果绘制出的标准工作曲线,换算得到待测样品中苯丙胺类毒品的浓度和/或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地表水、地下水、废水、尿液、血液、含酒精饮品和不含酒精饮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是按照需求将萃取纸裁剪为不同规格的纸条侵入待测样品与其接触,或通过多功能打孔机将萃取纸裁剪为圆形纸片填入可换膜滤头中过滤或通过漏斗过滤待测样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的条件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环境功能材料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萃取纸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苯丙胺类毒品检测中的应用。该萃取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纸基材料加入一定浓度的新鲜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再以3‑巯基丙酸、对苯乙烯磺酸钠对纸基材料进行两步接枝改性,干燥后待用。本发明萃取纸可用于萃取液态样品中的苯丙胺类毒品,通过侵入或过滤的吸附流程将目标化合物富集,用解吸液将目标化合物洗脱,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分析,操作步骤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赖华杰,肖甯兰,刘博,李培英,赵嘉辉,王浩东,张淼,李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检测技术服务(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