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6319发布日期:2023-01-04 08:4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


背景技术:

2.缝纫线即为针织衣物制品所需的线,缝纫线按原料可分为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缝纫线及混合缝纫线三大类。随着涤纶工业的发展,缝纫线用纯涤纶纤维作为其原料的越来越多,现有的尼龙制的缝纫线抗水洗,抗磨损等褪色性能尚可,但进行磨损及水洗后在进行日光暴晒将使得缝纫线的褪色现象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其解决了上述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包括芯纤和包芯纤,所述包芯纤至少设有六根,所述芯纤设有一根,所述包芯纤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芯纤的外部。
6.优选的,所述包芯纤包括纯棉短纤和羊毛短纤,所述羊毛短纤至少设有六根,所述纯棉短纤设有一根,所述羊毛短纤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纯棉短纤的外部。
7.优选的,所述包芯纤还包括尼龙长纤,所述尼龙长纤至少设有十二根,所述尼龙长纤采用“z”向加捻捻合于所述羊毛短纤的外部并且相邻的所述尼龙长纤之间相抵。
8.优选的,所述芯纤包括锦纶长丝和氨纶包芯纱,所述氨纶包芯纱至少设有六根,所述氨纶包芯纱采用“z”向加捻捻合于所述锦纶长丝的外部且相邻的所述氨纶包芯纱之间相抵。
9.优选的,所述芯纤还包括粘胶纤维,所述粘胶纤维至少设有十二根,所述粘胶纤维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氨纶包芯纱的外部且相邻的所述粘胶纤维之间相抵。
10.优选的,所述包芯纤与所述芯纤相抵且相邻两根所述包芯纤相抵。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以芯纤为芯线将若干根包芯纤捻合于芯纤的外部,其中包芯纤采用纯棉短纤和羊毛短纤加捻成型并在羊毛短纤的外部进行反向捻合尼龙长纤,而芯纤通过锦纶长丝和氨纶包芯纱加捻成型并在氨纶包芯纱的外部添加粘胶纤维进行反向捻合,提高了缝纫线的着色梯度,提高了缝纫线的抗日晒褪色性能。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芯纤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1中包芯纤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0、包芯纤;11、芯纤;12、锦纶长丝;13、氨纶包芯纱;14、粘
胶纤维;15、纯棉短纤;16、羊毛短纤;17、尼龙长纤。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包括芯纤11和包芯纤10,所述包芯纤10至少设有六根,所述芯纤11设有一根,所述包芯纤10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芯纤11的外部。
20.优选的,所述包芯纤10包括纯棉短纤15和羊毛短纤16,所述羊毛短纤16至少设有六根,所述纯棉短纤15设有一根,所述羊毛短纤16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纯棉短纤15的外部。
21.优选的,所述包芯纤10还包括尼龙长纤17,所述尼龙长纤17至少设有十二根,所述尼龙长纤17采用“z”向加捻捻合于所述羊毛短纤16的外部并且相邻的所述尼龙长纤17之间相抵。
22.优选的,所述芯纤11包括锦纶长丝12和氨纶包芯纱13,所述氨纶包芯纱13至少设有六根,所述氨纶包芯纱13采用“z”向加捻捻合于所述锦纶长丝12的外部且相邻的所述氨纶包芯纱13之间相抵。
23.优选的,所述芯纤11还包括粘胶纤维14,所述粘胶纤维14至少设有十二根,所述粘胶纤维14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氨纶包芯纱13的外部且相邻的所述粘胶纤维14之间相抵。
24.优选的,所述包芯纤10与所述芯纤11相抵且相邻两根所述包芯纤10相抵。
25.具体实施时,通过以芯纤11为芯线将若干根包芯纤10捻合于芯纤11的外部,其中包芯纤10采用纯棉短纤15和羊毛短纤16加捻成型并在羊毛短纤16的外部进行反向捻合尼龙长纤17,而芯纤11通过锦纶长丝12和氨纶包芯纱13加捻成型并在氨纶包芯纱13的外部添加粘胶纤维14进行反向捻合,提高了缝纫线的着色梯度,提高了缝纫线的抗日晒褪色性能。
26.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纤(11)和包芯纤(10),所述包芯纤(10)至少设有六根,所述芯纤(11)设有一根,所述包芯纤(10)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芯纤(11)的外部,所述包芯纤(10)包括纯棉短纤(15)和羊毛短纤(16),所述羊毛短纤(16)至少设有六根,所述纯棉短纤(15)设有一根,所述羊毛短纤(16)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纯棉短纤(15)的外部,所述包芯纤(10)还包括尼龙长纤(17),所述尼龙长纤(17)至少设有十二根,所述尼龙长纤(17)采用“z”向加捻捻合于所述羊毛短纤(16)的外部并且相邻的所述尼龙长纤(17)之间相抵,所述芯纤(11)包括锦纶长丝(12)和氨纶包芯纱(13),所述氨纶包芯纱(13)至少设有六根,所述氨纶包芯纱(13)采用“z”向加捻捻合于所述锦纶长丝(12)的外部且相邻的所述氨纶包芯纱(13)之间相抵,所述芯纤(11)还包括粘胶纤维(14),所述粘胶纤维(14)至少设有十二根,所述粘胶纤维(14)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氨纶包芯纱(13)的外部且相邻的所述粘胶纤维(14)之间相抵,所述包芯纤(10)与所述芯纤(11)相抵且相邻两根所述包芯纤(10)相抵。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脱色尼龙66长丝缝纫线,本实用新型包括芯纤和包芯纤,所述包芯纤至少设有六根,所述芯纤设有一根,所述包芯纤采用“S”向加捻捻合于所述芯纤的外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以芯纤为芯线将若干根包芯纤捻合于芯纤的外部,其中包芯纤采用纯棉短纤和羊毛短纤加捻成型并在羊毛短纤的外部进行反向捻合尼龙长纤,而芯纤通过锦纶长丝和氨纶包芯纱加捻成型并在氨纶包芯纱的外部添加粘胶纤维进行反向捻合,提高了缝纫线的着色梯度,提高了缝纫线的抗日晒褪色性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蔡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东一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9
技术公布日:2023/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