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6249发布日期:2023-03-24 14:2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特别是涉及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属于转杯纺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转杯纺纱机在工作的时候,由于断纱或者纱筒到达规定大小时需要落筒,如果纱筒不能及时抬升,会使得纱筒与辊子发生摩擦导致纱筒外层的纱线磨毛损伤。
3.传统的转杯纺纱机上使用的托纱装置多为机械式托杆结构(凸轮顶起机构),或者钣金焊接件,零件加工工序多,一致性差。
4.传统的转杯纺纱机上的托纱装置零部件多装配繁琐,内部传动机构易磨损和积累短绒,转动轴附近会附着灰尘短绒,长时间积累缠绕容易造成零部件卡顿,清理维护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本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包括安装座结合件通过第二转动轴铰接于安装座的驱动托纱板、铰连于驱动托纱板的驱动托纱板动作的拾升气缸,所述驱动托纱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和拾升气缸上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轴通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将驱动托纱板和拾升气缸铰接,通过拾升气缸推动驱动托纱板进行升降,通过安装座结合件进行定位连接,本设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机械结构更紧凑,提高托纱杆动作时间,后期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方便,主要零件安装座和托纱板均为注塑成型,一致性好,成本降低,气缸传动反应时间快,零件一致性好,表现在整个设备中的差异变小。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7.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包括安装座结合件、驱动托纱板、连接轴、限位件、销轴、深沟球轴承、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接孔、活塞杆、拾升气缸、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沿着驱动托纱板一侧中间开设有转动槽,驱动托纱板转动槽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中间插入有第二连接轴,转动槽一角底端处贯穿有销轴,销轴左端套设有深沟球轴承,沿着转动槽内壁右侧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中间两侧开设第三连接孔,活塞杆安装在拾升气缸的输出端插入进连接槽内,第二连接孔开设在活塞杆顶部中间处,连接轴插入进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中间处推动连接。
8.优选的,驱动托纱板内等间距开设有不规则孔洞,安装座结合件与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
9.优选的,驱动托纱板为弧形结构。
10.优选的,安装座结合件设有3组安装孔。
11.优选的,驱动托纱板和拾升气缸由限位件定位。
12.优选的,安装座结合件上的限位孔与第一连接孔相互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本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包括安装座结合件通过第二转动轴铰接于安装座的驱动托纱板、铰连于驱动托纱板的驱动托纱板动作的拾升气缸,所述驱动托纱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和拾升气缸上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轴通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将驱动托纱板和拾升气缸铰接,通过拾升气缸推动驱动托纱板进行升降,通过安装座结合件进行定位连接,本设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机械结构更紧凑,提高托纱杆动作时间,后期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方便,主要零件安装座和托纱板均为注塑成型,一致性好,成本降低,气缸传动反应时间快,零件一致性好,表现在整个设备中的差异变小。
附图说明
15.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结构分解图;
16.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装置整体立体结构侧视图;
17.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侧视图。
18.图中:1-安装座结合件,2-驱动托纱板,3-连接轴,4-限位件,5-销轴,6-深沟球轴承,7-第二连接轴,8-第一连接孔,9-活塞杆,10-拾升气缸,21-第二连接孔,22-第三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0.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包括安装座结合件1、驱动托纱板2、连接轴3、限位件4、销轴5、深沟球轴承6、第二连接轴7、第一连接孔8、活塞杆9、拾升气缸10、第二连接孔21和第三连接孔22,沿着驱动托纱板2一侧中间开设有转动槽,驱动托纱板2转动槽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8,第一连接孔8中间插入有第二连接轴7,转动槽一角底端处贯穿有销轴5,销轴5左端套设有深沟球轴承6,沿着转动槽内壁右侧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中间两侧开设第三连接孔22,活塞杆9安装在拾升气缸10的输出端插入进连接槽内,第二连接孔21开设在活塞杆9顶部中间处,连接轴3插入进第二连接孔21和第三连接孔22中间处推动连接。
21.总工作原理:本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包括安装座结合件1通过第二转动轴7铰接于安装座的驱动托纱板2、铰连于驱动托纱板2的驱动托纱板2动作的拾升气缸10,所述驱动托纱板2上设有第三连接孔22和拾升气缸10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1,连接轴3通过第二连接孔21和第三连接孔22将驱动托纱板2和拾升气缸10铰接,通过拾升气缸10推动驱动托纱板2进行升降,通过安装座结合件1进行定位连接,本设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机械结构更紧凑,提高托纱杆动作时间,后期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方便,主要零件安装座1和托纱板2均为注塑成型,一致性好,成本降低,气缸传动反应时间快,零件一致性好,表现在整个
设备中的差异变小。
2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托纱板2内等间距开设有不规则孔洞,安装座结合件1与第二连接轴7转动连接。
23.局部工作原理:通过驱动托纱板2上的不规则孔洞为驱动托纱板2减轻重量降低耗能。
24.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托纱板2为弧形结构。
25.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结合件1设有3组安装孔。
26.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托纱板2和拾升气缸10由限位件4定位。
27.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结合件1上的限位孔与第一连接孔8相互连通。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结合件(1)、驱动托纱板(2)、连接轴(3)、限位件(4)、销轴(5)、深沟球轴承(6)、第二连接轴(7)、第一连接孔(8)、活塞杆(9)、拾升气缸(10)、第二连接孔(21)和第三连接孔(22),沿着驱动托纱板(2)一侧中间开设有转动槽,驱动托纱板(2)转动槽的两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8),第一连接孔(8)中间插入有第二连接轴(7),转动槽一角底端处贯穿有销轴(5),销轴(5)左端套设有深沟球轴承(6),沿着转动槽内壁右侧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中间两侧开设第三连接孔(22),限位件(4)安装在连接槽底部处,拾升气缸(10)安装在限位件(4)外壁一侧的驱动托纱板(2)底部处,活塞杆(9)安装在拾升气缸(10)的输出端插入进连接槽内,第二连接孔(21)开设在活塞杆(9)顶部中间处,连接轴(3)插入进第二连接孔(21)和第三连接孔(22)中间处推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托纱板(2)内等间距开设有不规则孔洞,安装座结合件(1)与第二连接轴(7)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托纱板(2)为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座结合件(1)设有3组安装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托纱板(2)和拾升气缸(10)由限位件(4)定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座结合件(1)上的限位孔与第一连接孔(8)相互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杯纺纱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板结构,属于转杯纺纱技术领域,转动槽一角底端处贯穿有销轴,销轴左端套设有深沟球轴承,拾升气缸安装在限位件外壁一侧的驱动托纱板底部处,活塞杆安装在拾升气缸的输出端插入进连接槽内,驱动托纱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和拾升气缸上设有第二连接孔,连接轴通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将驱动托纱板和拾升气缸铰接,通过拾升气缸推动驱动托纱板进行升降,通过安装座结合件进行定位连接,本设备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机械结构更紧凑,提高托纱杆动作时间,后期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方便,主要零件安装座和托纱板均为注塑成型,一致性好,成本降低,气缸传动反应时间快,零件一致性好,表现在整个设备中的差异变小。中的差异变小。中的差异变小。


技术研发人员:龚安慧 凌江南 陈汝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银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3
技术公布日:2023/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