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91377发布日期:2023-01-03 21:0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


背景技术:

2.涤沦丝的特性是可以抵受化学物质及经常洗涤,减少衣物退色及脱色现象,韧度高的涤纶线也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传统的涤纶丝由于韧性较高导致整体的弹性较弱,导致制作衣物或面料时,使得面料和衣物整体的弹性较弱,衣物穿着时对于关节处的束缚力较大,不方便人员移动和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限位层和随动层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弹力丝和限位层的外壁,使得弹力丝在拉伸过程中,限位层随着弹力丝的拉伸而逐渐绷直,随动层跟随限位层和弹力丝的拉升而进行拉伸,限位层的螺距大于随动层的螺距,避免弹力丝过度拉升,随动层保持自身不会过度拉伸,使得涤纶丝具有弹力的同时不会过度拉升导致弹力下降问题;
4.随动层中的纤维丝使得原本的涤纶丝更加的耐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包括弹力内层,所述弹力内层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限位层,且限位层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随动层;
7.弹力内层包括弹力丝;
8.限位层包括第一涤纶纤维丝、莫代尔纤维丝、竹纤维丝和纯棉纤维丝;
9.随动层包括尼龙纤维丝、第二涤纶纤维丝和涤棉纤维丝。
10.优选的,所述弹力内层、限位层和随动层的两端熔接,且随动层滑动在限位层的外壁,所述限位层滑动在弹力内层的外壁;
11.根据上述方案:限位层和随动层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弹力丝和限位层的外壁,使得弹力丝在拉伸过程中,限位层随着弹力丝的拉伸而逐渐绷直,随动层跟随限位层和弹力丝的拉升而进行拉伸,限位层的螺距大于随动层的螺距,避免弹力丝过度拉升,随动层保持自身不会过度拉伸,使得传统的涤纶丝具有弹力,且能够保持涤纶丝的弹力。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涤纶纤维丝、莫代尔纤维丝、竹纤维丝和纯棉纤维丝的两端相互合捻形成限位层,且随动层中的尼龙纤维丝、第二涤纶纤维丝和涤棉纤维丝的两端合捻形成随动层;
13.根据上述方案:随动层中的尼龙纤维丝、第二涤纶限位丝使得整体的耐磨性提高,第二涤纶纤维丝、涤棉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使得整体的抗紫外线能力提升。
14.优选的,同等长度下的所述限位层与随动层之间的螺距不同。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限位层和随动层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弹力丝和限位层的外壁,使得弹力丝在拉伸
过程中,限位层随着弹力丝的拉伸而逐渐绷直,随动层跟随限位层和弹力丝的拉升而进行拉伸,限位层的螺距大于随动层的螺距,避免弹力丝过度拉升,随动层保持自身不会过度拉伸,使得传统的涤纶丝具有弹力,且能够保持涤纶丝的弹力,提高弹力的寿命;
17.2、随动层中的尼龙纤维丝、第二涤纶限位丝使得整体的耐磨性提高,第二涤纶纤维丝、涤棉纤维丝和尼龙纤维丝使得整体的抗紫外线能力提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的限位层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的随动层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弹力内层、2限位层、3随动层、4弹力丝、5第一涤纶纤维丝、6莫代尔纤维丝、7竹纤维丝、8纯棉纤维丝、9尼龙纤维丝、 10第二涤纶纤维丝、11涤棉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实施例1:
25.参照图1-4,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包括弹力内层1,弹力内层1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限位层2,且限位层2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随动层3;弹力内层1、限位层2和随动层3的两端熔接,且随动层3滑动在限位层2的外壁,限位层2滑动在弹力内层1的外壁,弹力丝4在拉伸过程中,限位层2随着弹力丝4的拉伸而逐渐绷直,绷直后的限位层2对弹力丝4进行限位,弹力丝4和限位层2拉伸时,随动层3 跟随限位层2和弹力丝4的拉升而进行拉伸,限位层2的螺距大于随动层3的螺距,使得随动层3跟随拉伸的同时保持自身不会过度拉伸;
26.弹力内层1包括弹力丝4;
27.限位层2包括第一涤纶纤维丝5、莫代尔纤维丝6、竹纤维丝7 和纯棉纤维丝8,同等长度下的限位层2与随动层3之间的螺距不同,限位层2中的第一涤纶纤维丝5保持限位层2的整体强度,莫代尔纤维丝6和竹纤维7使得限位层具有抗菌的能力,纯棉纤维丝8使得限位层2具有吸水吸汗能力;
28.随动层3包括尼龙纤维丝9、第二涤纶纤维丝10和涤棉纤维丝 11;第一涤纶纤维丝5、莫代尔纤维丝6、竹纤维丝7和纯棉纤维丝8 的两端相互合捻形成限位层2,且随动层3中的尼龙纤维丝9、第二涤纶纤维丝10和涤棉纤维丝11的两端合捻形成随动层3,随动层3 中的尼龙纤维丝9、第二涤纶限位丝10使得整体的耐磨性提高,第二涤纶纤维丝10、涤棉纤维丝11和尼龙纤维丝9使得整体的抗紫外线能力提升。
29.工作原理:弹力丝4为底,第一涤纶纤维丝5、莫代尔纤维丝6、竹纤维丝7和纯棉纤维丝8合捻成的限位层2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弹力丝4的外壁,使得弹力丝4在拉伸过程中,限位层2随着弹力丝4的拉伸而逐渐绷直,绷直后的限位层2对弹力丝4进行限位,避免弹力丝4过度拉升;
30.弹力丝4和限位层2拉伸时,尼龙纤维丝9、第二涤纶纤维丝10 和涤棉纤维丝11合捻成的随动层3螺旋缠绕在限位层2外壁,随动层3跟随限位层2和弹力丝4的拉升而进行拉伸,限位层2的螺距大于随动层3的螺距,使得随动层3跟随拉伸的同时保持自身不会过度拉伸;
31.限位层2中的第一涤纶纤维丝5保持限位层2的整体强度,莫代尔纤维丝6和竹纤维7使得限位层具有抗菌的能力,纯棉纤维丝8使得限位层2具有吸水吸汗能力;随动层3中的尼龙纤维丝9、第二涤纶限位丝10使得整体的耐磨性提高,第二涤纶纤维丝10、涤棉纤维丝11和尼龙纤维丝9使得整体的抗紫外线能力提升。
32.文中参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包括弹力内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内层(1)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限位层(2),且限位层(2)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随动层(3);弹力内层(1)包括弹力丝(4);限位层(2)包括第一涤纶纤维丝(5)、莫代尔纤维丝(6)、竹纤维丝(7)和纯棉纤维丝(8);随动层(3)包括尼龙纤维丝(9)、第二涤纶纤维丝(10)和涤棉纤维丝(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内层(1)、限位层(2)和随动层(3)的两端熔接,且随动层(3)滑动在限位层(2)的外壁,所述限位层(2)滑动在弹力内层(1)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涤纶纤维丝(5)、莫代尔纤维丝(6)、竹纤维丝(7)和纯棉纤维丝(8)的两端相互合捻形成限位层(2),且随动层(3)中的尼龙纤维丝(9)、第二涤纶纤维丝(10)和涤棉纤维丝(11)的两端合捻形成随动层(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其特征在于,同等长度下的所述限位层(2)与随动层(3)之间的螺距不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弹力耐拉伸涤纶丝,包括弹力内层,所述弹力内层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限位层,且限位层的外壁螺旋缠绕有随动层;弹力内层包括弹力丝;限位层包括第一涤纶纤维丝、莫代尔纤维丝、竹纤维丝和纯棉纤维丝;随动层包括尼龙纤维丝、第二涤纶纤维丝和涤棉纤维丝。本实用新型限位层和随动层以螺旋方式缠绕在弹力丝和限位层的外壁,使得弹力丝在拉伸过程中,限位层随着弹力丝的拉伸而逐渐绷直,随动层跟随限位层和弹力丝的拉升而进行拉伸,限位层的螺距大于随动层的螺距,避免弹力丝过度拉升,随动层保持自身不会过度拉伸,使得传统的涤纶丝具有弹力,且能够保持涤纶丝的弹力,提高弹力的寿命。提高弹力的寿命。提高弹力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弘陆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