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纱及保温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6923发布日期:2023-07-07 16:4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隔热纱及保温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热纱及保温面料。


背景技术:

1、纺织机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纺纱原就属于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自史前时代以起,人类便懂得将一些较短的纤维纺成长纱,然后再将其织成布。所谓的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2、在冬天,为了保证手部的温暖,一般会带手套进行保暖,手套分为编织手套和皮制手套,不管是编织手套还是皮制手套,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手指头不断的活动和触摸各种生活物件,手指头部分的面料会一直与各种物品进行摩擦,时间长了就会造成面料表面的编织结构被损坏,从而使得手指部分面料厚度降低,进而影响手套的保暖效果,因此存在手套表面面料编织结构强度较低,影响手套隔热保温的问题。

3、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纱及保温面料,通过结构的设置达到使得手套手指部分结构强度加大并不会因为摩擦导致结构损坏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隔热纱,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包括三条互相加捻而成的稳定纱,三个所述稳定纱的截面的圆心的直连线形成三角形,所述稳定纱包括芯纱和覆盖纱,所述覆盖纱由若干涤纶超细纤维加捻而成。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纱为涤纶异形截面纤维,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三角形。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弹性层和耐磨层,所述弹性层表面粘接有若干隔温布,所述耐磨层和所述弹性层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层和所述弹性层之间一体成型有与所述隔温布相配的若干隔温腔,所述耐磨层远离所述隔温腔的一面一体成型有与所述隔温腔相配的若干突出部,所述隔温布通过若干纱线本体经纬编织形成高密平纹组织。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密平纹组织为6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高密平纹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沉浮沉沉、浮沉浮沉浮沉、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沉沉浮、浮沉沉浮浮浮、沉沉沉浮浮沉。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经纬编织形成密纹双层组织,所述密纹双层组织分为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为4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表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浮沉浮沉、沉浮沉浮,所述里组织为4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里组织自左向右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浮沉、浮沉浮沉、浮浮浮浮、沉浮浮沉。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组织由表经纱和表纬纱经纬编织,所述表经纱通过涤纶纤维和缠绕所述涤纶纤维的若干锦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表纬纱通过涤纶纤维和若干维纶纤维相捻而成,所述里组织通过若干耐磨纱经纬编织形成,所述耐磨纱通过若干涤纶纤维和若干锦纶异形截面纤维相捻而成,所述锦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扁平型。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通过若干弹性纱经纬编织形成斜纹组织,所述斜纹组织为5页综且经浮点为浮,纬浮点为沉,所述斜纹组织自左向与自下向上的组织循环为: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沉、沉沉沉浮沉、沉沉沉沉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纱通过氨纶纤维和缠绕所述氨纶纤维的若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构成,所述氨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三条互相加捻而成的稳定纱,三个所述稳定纱的截面的圆心形成三角形,使得三个稳定纱之间具备稳定性,强化了纱线相捻的抱合度和结构稳定性,稳定纱包括芯纱和覆盖纱,覆盖纱由若干涤纶超细纤维加捻而成,超细纤维之间的结构紧密度最大,超细纤维之间形成的包覆隔温效果最好,强化了面料本身的隔温效果。芯纱为涤纶异形截面纤维,涤纶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为三角形,涤纶纤维具备强韧性,强化了纱线的强度,三角形涤纶异形截面纤维进一步强化了纤维的抱合力和稳定性,使得涤纶异形截面纤维与外侧包覆的覆盖纱之间的抱合度增大,进一步强化了纤维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强化了纤维的隔热能力,从而达到了隔热保温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纱,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本体(1),所述纱线本体(1)包括三条互相加捻而成的稳定纱,三个所述稳定纱的截面的圆心直连线形成三角形,所述稳定纱包括芯纱(5)和覆盖纱(2),所述覆盖纱(2)由若干涤纶超细纤维(3)加捻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纱,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5)为涤纶异形截面纤维(4),所述涤纶异形截面纤维(4)的截面为三角形。

3.一种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层(8)和耐磨层(6),所述弹性层(8)表面粘接有若干隔温布(7),所述耐磨层(6)和所述弹性层(8)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层(6)和所述弹性层(8)之间一体成型有与所述隔温布(7)相配的若干隔温腔,所述耐磨层(6)远离所述隔温腔的一面一体成型有与所述隔温腔相配的若干突出部,所述隔温布(7)通过任意若干纱线本体(1)经纬编织形成高密平纹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6)经纬编织形成密纹双层组织,所述密纹双层组织分为表组织和里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组织由表经纱(11)和表纬纱(13)经纬编织,所述表经纱(11)通过涤纶纤维(9)和缠绕所述涤纶纤维(9)的若干锦纶纤维(10)相捻而成,所述表纬纱(13)通过涤纶纤维(9)和若干维纶纤维(12)相捻而成,所述里组织通过若干耐磨纱(15)经纬编织形成,所述耐磨纱(15)通过若干涤纶纤维(9)和若干锦纶异形截面纤维(14)相捻而成,所述锦纶异形截面纤维(14)的截面为扁平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8)通过若干弹性纱(18)经纬编织形成斜纹组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温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纱(18)通过氨纶纤维(16)和缠绕所述氨纶纤维(16)的若干氨纶异形截面纤维(17)构成,所述氨纶异形截面纤维(17)的截面为圆形中空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纱及保温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手套手指部分面料纤维结构易损坏影响手套保暖效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三条互相加捻而成的稳定纱,三个稳定纱的截面的圆心的直连线形成三角形,稳定纱包括芯纱和覆盖纱,覆盖纱由若干涤纶超细纤维加捻而成。本技术的隔热纱及保温面料通过使用涤纶纤维和涤纶超细纤维等复合材料达到了保温隔热耐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义乌市一线天线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